回覆列表
  • 1 # 暉光日新

    黃梅戲發源於黃梅,形成、發展於安徽,這是戲曲史家們的共同認知。

    黃梅是黃梅戲的孃家,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湖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湖北是黃梅戲的故鄉,要採取得力措施,把黃梅戲請回來!”,成立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和湖北省地方戲藝術劇院黃梅戲劇團;興辦了黃岡市藝術學校,培養黃梅戲藝術人才;拍攝了三部黃梅戲電影,《血淚恩仇錄》、《妹娃要過河》、《傳燈》,拍攝了多部集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其中,《貂蟬》獲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填補了我省黃梅戲藝術的空白;舉辦了八屆湖北省黃梅戲藝術節,湧現了一大批精品劇目,《未了情》、《妹娃要過河》獲文華新劇目獎;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黃梅戲藝術人才!楊俊、張輝獲全國“戲劇梅花獎”,楊俊兩度獲全國“文華表演獎”;湖北黃梅戲不僅走向了全國,還走出了國門,參加了國際藝術節,被視為“鄉村歌劇”,“東方的神奇藝術”!黃岡市委、市政府投資近三億元,興建了黃梅戲大戲院。真正實現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請回孃家,打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宏偉目標!

  • 2 # 馬號街柏青哥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特定的文化土壤養成專屬的文化產品。豫劇、黃梅戲等地方戲劇種,根植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並已經浸潤於那方水土,成為那裡的人們日常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所以,雖時代變遷,物質生活顯得日新月異,但與五穀雜糧的不可或缺一樣,這些地方戲曲也就能夠經久不衰了!

    雖然以當下的欣賞視角看各類地方戲是傳統的,但是,這些地方戲在它們誕生之初,都往往是標新立異、領風氣之先的。山東的柳琴戲的誕生,有史料證明,是有富裕人家傾家蕩產‘追戲’一如今天的‘星痴’追星,養成了最初的戲班,才形成了後來‘’拉魂腔一來,跑掉了繡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萬眾追戲的神奇壯觀景像。它已經與飲食習慣一樣,成為當地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方戲的養成,說是彙總了一個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諸方面歷史積澱之大成,也不為過。與國劇京劇相似,各類地方戲有共通的地方,經歷漫長時期的發展,大都形成了‘生、旦、淨、末、醜’的角色行當分類和‘’吹、拉、彈、唱、翻、打、念‘’等舞臺分工和表演功夫。同時,各地方戲劇種也都積累下了豐富的保留劇目,這些文人創作或則是民間藝人創作的劇目,更多的吸收了當地傳說故事等傳統文化精髓,因此也更具有生命力。尤其是地方戲的區域性特點,也就是它做為一個地方特有劇種,有著其它劇種不同的基因特徵,代表了一個地區傳統文化的厚度和獨特魅力,也成為了人們家鄉文化自信的源頭。這正是那一地區的人民喜愛它的根本。

    歷史經驗證明,時代發展、科技進步,可以給予包括地方戲在內的傳統文化更多展示的舞臺。比如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為豫劇的傳播,居功至偉!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特別是國家又推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舉國之策,地方戲曲迎來了又一個興盛發展的春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和女朋友沒多久就沒話聊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