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51840395

    千年來,伴隨崔顥《黃鶴樓》詩一起流傳的,有一則李白的見到崔顥《黃鶴樓》詩而不敢寫“黃鶴樓”詩的故事。崔顥在黃鶴樓樓壁上題寫下《黃鶴樓》詩後不久,李白也來到武昌黃鶴樓。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同樣詩興大發,提筆也打算題詩,抬頭看見牆上崔顥《黃鶴樓》詩,李白吟誦後,大為折服,連連稱妙,自愧自己的詩不如崔顥《黃鶴樓》,於是李白擱下筆不題詩了,遺憾地嘆氣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從此李白不再寫有關黃鶴樓的詩了,因為崔顥《黃鶴樓》詩難於超越。不少老師在講解崔顥《黃鶴樓》詩時,也常提及這個故事和“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兩句,以表明崔顥《黃鶴樓》詩的水準之高。甚至據此,在武漢黃鶴樓邊還建有“擱筆亭”,更強化了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出自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和清人王琦在《李太白全集》。元朝和清朝距唐久遠,沒有史料書籍記載這件事,他們不可能知道,更別說如此的細節。更為滑稽的是說這兩句來自李白的一首詩,詩云: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前兩句是篡改李白的詩,是從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詩中“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篡改而來,但改得沒有文采。後兩句完全是後人的杜撰。有人考證,此詩是宋朝一個詼諧好惡搞的和尚所為,他本來是開開玩笑,沒想到後人當真了。後世有人編李白詩集時,還誤以為是李白的詩而收入集子中。其實李白也不可能寫出如此的沒有藝術的詩句。我們查閱李白的詩,我們就發現李白根本就沒有在黃鶴樓“擱筆”。有人統計留存下來的李白詩,有15首寫到黃鶴樓。用事實說話,就列幾首給大家一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傳播甚廣,是著名的送別詩,是李白出蜀地遊歷期間的作品。反映李白與好友、著名詩人孟浩然的依依惜別的情感,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美。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首詩是李白被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遊黃鶴樓所作,抒發了謫放之感。武漢又被稱作“江城”,就是源於李白的這首詩。江夏送友人李白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鳳無琅玕實,何以贈遠遊?裴回相顧影,淚下漢江流。這首送別詩雖不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著名的,但無論在情感的渲染上,還是浪漫的寫法上,都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望黃鶴樓李白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閒逸。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這首詩是李白登臨黃鶴樓,飽覽周圍景物,即景而生情,而創作的弔古懷鄉之古詩。在這首詩裡,李白對黃鶴樓作了全景式的描繪。有人說:李白一生沒有一次直接以黃鶴樓為題作詩。這首詩表明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讀書學習時不要人云亦云,要多一些質疑。  若說李白很欣賞崔顥《黃鶴樓》詩,到是有證據。李白有兩首七律詩《鸚鵡洲》和《登金陵鳳凰臺》明顯帶有崔顥《黃鶴樓》詩的影子,表明李白很賞識崔顥《黃鶴樓》詩,甚至自己都模仿了他的寫法。鸚鵡洲李白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鸚鵡洲》相似之處太多,模仿痕跡很重。也是李白當時被貶流放夜郎,途經黃鶴樓時所作。反映了一個被貶文人的孤寂失落。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樓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首詩是李白受排擠被迫出長安後,遊歷吳越之地時,與朋友同上金陵(今南京)鳳凰臺,觸景生情,有感而發,而寫的七律詩。這首詩首聯的感想和崔顥一樣:曾經棲息過鳳凰的鳳凰臺,隨著鳳去而臺空,只有臺下的江水仍在滔滔東流。頷聯前一句寫遠望之景,後一句寫近處江中之景也與崔顥一樣。應該說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體是超過崔顥《黃鶴樓》,但由於崔顥《黃鶴樓》在前,開拓出一種新的七律詩意境,加上黃鶴樓較鳳凰臺有名氣,所以在名氣上崔顥《黃鶴樓》依舊千年以來一直佔先。應該承認李白在七律上學習過崔顥的詩。但其實許多故事傳說和名人名言一樣不是被後人曲解就是由後人杜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水產養殖池塘中的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