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鹹:字子良,後漢會稽曲阿人。少為諸生,師事博士右師細君,學習《魯詩》、《論語》。光武即位,舉為孝廉,封郎中,遷大鴻臚。明帝即位,以鹹有師傅恩,特加賜俸祿,鹹皆散於諸生之貧者。永平八年(65年)病逝,終年71歲。 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仁宗時任監察御史,主張"練兵選將,務實邊備",以御契。後任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執法嚴峻,不畏權勢。他在朝之時,貴戚官宦都不敢為非作歹,連童稚婦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他剛正不阿,為民申冤,懲治權貴,樹立了清正廉潔官員的榜樣。他的官升至禮部侍郎,嘉佑七年(1062年)逝世,終年63歲,諡孝肅,著有《包孝肅奏議》十卷。明人以他斷案的民間傳說寫成《包公案》一書,流傳甚廣。 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清朝涇縣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舉人。曾任江西新喻縣知縣,對農政、漕運、鹽政、貨幣、兵法、鴉片等問題都有論述,主張積極抗英。他還善於書法,肆力北魏,兼習二王,對咸豐、同治年間的書法很有影響。咸豐五年(1855年)逝世,終年80歲。著有《藝舟雙楫》、《管情三義》、《濁泉編》、《齊民四術》等。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孫,筆名天笑、拈花、春雲、釧影、冷笑、微妙、迦葉、釧影樓主等。著名報人,小說家。1876年2月26日生。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清秀才。幼進私塾,為富家開館。懂日語。曾任山東青州府學堂監督。
包鹹:字子良,後漢會稽曲阿人。少為諸生,師事博士右師細君,學習《魯詩》、《論語》。光武即位,舉為孝廉,封郎中,遷大鴻臚。明帝即位,以鹹有師傅恩,特加賜俸祿,鹹皆散於諸生之貧者。永平八年(65年)病逝,終年71歲。 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仁宗時任監察御史,主張"練兵選將,務實邊備",以御契。後任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執法嚴峻,不畏權勢。他在朝之時,貴戚官宦都不敢為非作歹,連童稚婦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他剛正不阿,為民申冤,懲治權貴,樹立了清正廉潔官員的榜樣。他的官升至禮部侍郎,嘉佑七年(1062年)逝世,終年63歲,諡孝肅,著有《包孝肅奏議》十卷。明人以他斷案的民間傳說寫成《包公案》一書,流傳甚廣。 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清朝涇縣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舉人。曾任江西新喻縣知縣,對農政、漕運、鹽政、貨幣、兵法、鴉片等問題都有論述,主張積極抗英。他還善於書法,肆力北魏,兼習二王,對咸豐、同治年間的書法很有影響。咸豐五年(1855年)逝世,終年80歲。著有《藝舟雙楫》、《管情三義》、《濁泉編》、《齊民四術》等。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孫,筆名天笑、拈花、春雲、釧影、冷笑、微妙、迦葉、釧影樓主等。著名報人,小說家。1876年2月26日生。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清秀才。幼進私塾,為富家開館。懂日語。曾任山東青州府學堂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