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540256312630

    噤若寒蟬原指像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後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噤若寒蟬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噤:閉口不作聲,像冬季的蟬那樣一聲不吭。

    成語出處:南朝宋時期范曄《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白話譯文:劉勝居大夫之位,受上賓的禮遇,但他知道有才能的不舉薦,聽聞惡行不加以批判,隱瞞真實情況,只為保全自身,如同秋天的蟬一般不出聲,這樣的人真是有罪的啊!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害怕而不敢說話。

    例句:他的話完了,臺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

    擴充套件資料:

    噤若寒蟬的反義詞是直言不諱。

    直言不諱,漢語成語,讀音zhí yán bù huì,意思是說話坦率,毫無顧忌。形容一個人說話毫無隱瞞。

    出處:唐房玄齡等人合著《晉書 劉波傳》:“臣鑑先徵,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白話譯文:我引以為鑑,我想今天的事情,是過於放肆,沒有認識到說話坦率,毫無顧忌。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句:這倒不必多心,我是個無黨無派的人,才敢這樣直言不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