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迷攝影
-
2 # 人在風上走
現在的人真親戚的確減少了。
在以前,沒有電話的年代,人們想要相互聯絡,必須走親戚。尤其是過年時,那每一家每一戶都是那麼熱鬧。
有了電話後,是可以經常打電話,可是電話費也挺貴,也不能抱著電話一直噴。
再往後的幾年,擁有汽車的家庭越來越多,走親戚成了很平常的事情,一腳油門就跑到了。
這五、六年間,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智慧手機普級千家萬戶,微信聊天、影片聊天,都可隨時進行,就是你抱著電視影片聊天24小時也是不收費的(有路由器、有WiFi的情況下,現在基本上家家都有,有些人的手機卡還是“流量免費”)。只有過年、過節的走親戚看長輩,都在平常做好了,即使家裡卻少什麼物品了,一個“網購+快遞”都解決了。
這幾年,很多人過年過節都選擇“出門旅遊”,平常天天上班,沒有時間出門旅遊,好不容易放假了,帶老婆孩子一起“全家旅遊”,放鬆心情,陶冶情操,開闊視野,增漲知識等等。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人們不是不走親戚了,是把走親戚放在了平常,有汽車,有智慧手機,有網購等,走親戚什麼時間都可以做到!
這些年來確實感覺親戚之間的走動越來也少,從前小的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和仲秋兩個重要的節日,各家門口都會停滿親戚的腳踏車,到中午飯點的時候在大街上都能聞到人家炒菜的香味還有白酒的味道。這兩年感覺明顯的少了很多。大家確實不愛走親戚了。
首先,親戚之間交流方式發生了變化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親戚之間的溝通可以透過日益豐富的通訊工具,比如說電話、微信,不用見面就可以很順暢的溝通,親戚之間如果有事情可以第一時間通知對方,不需要見面;即使需要見面也不一定必須到對方的家裡,很多時候時間長了約在酒店裡聚聚吃飯,所以減少了到彼此家裡的走訪。
第二,社會發展加速,人與人階層之間的差別越來越明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親戚之間的家庭經濟情況可能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可能很有錢,有的可能還不那麼富裕,在人情往來上標準就不一樣了,人情來往的分量不一樣,生活標準帶來的孩子的教育、生活的圈子都產生了很大的隔閡,很多時候親戚關係因此中斷。
第三,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人生活節奏都很快,工作之外除了陪伴自己的家人,時間非常有限,走親戚是很花費時間的事情,從準備禮物、往返交通還有在親戚聊天聚餐都很耗時間,很多人根本抽出不這麼多時間來,別說走親戚了,紅白喜事這種人要到場活動都疲於應付,再和以前一樣走親戚,基本不可能了。
第四,人情的淡薄現在講究是市場經濟,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薄,人和人主要依靠經濟關係維繫,陪伴時間最長的自己的同事、客戶和老闆,親戚之間的感情就沒有以前那麼濃了,我們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朋友,然後才是自己的親戚,感情淡薄了,自然走動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