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子時】(讀音:zĭ shí):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點整至凌晨1點整;【丑時】(拼音:chǒu shí):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上午 1 時正至上午 3 時正。【寅時】(讀音:yín shí,同音字為銀):平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每天清晨的3~5時。【卯時】(讀音:măo shí,同音字為茅,第三聲):日,是指太陽昇出地平線之時。這個時段指每天清早的5~7時。正卯即上午6時整【辰時】(讀音:chén shí,同音字為陳):食時,又名早食,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飯)之時,即每天的7~9時。【巳時】(讀音:sì shí,同音字為四):隅中,臨近中午的時候,即上午的9~11時。【午時】(讀音:wŭ shí):日中,太陽已經執行到中天,即為正午的時辰。表示每天的11~13時。【未時】(讀音:wèi shí):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指每日的13~15時。【申時】(讀音:shēn shí,同音字為深):晡時,古人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指每天的15~17時。【酉時】(讀音:yǒu shí,同音字為有):日入,即為太陽落山,它指每日的17~19時。【戌時】(讀音:xū shí,同音字為需):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指太陽落去,天色慾黑而未黑之時,即19~21時。【亥時】(讀音:hài shí,同音字為害):人定,這是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它指當夜的21~23時。
十二時辰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子時】(讀音:zĭ shí):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點整至凌晨1點整;【丑時】(拼音:chǒu shí):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上午 1 時正至上午 3 時正。【寅時】(讀音:yín shí,同音字為銀):平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每天清晨的3~5時。【卯時】(讀音:măo shí,同音字為茅,第三聲):日,是指太陽昇出地平線之時。這個時段指每天清早的5~7時。正卯即上午6時整【辰時】(讀音:chén shí,同音字為陳):食時,又名早食,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飯)之時,即每天的7~9時。【巳時】(讀音:sì shí,同音字為四):隅中,臨近中午的時候,即上午的9~11時。【午時】(讀音:wŭ shí):日中,太陽已經執行到中天,即為正午的時辰。表示每天的11~13時。【未時】(讀音:wèi shí):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指每日的13~15時。【申時】(讀音:shēn shí,同音字為深):晡時,古人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指每天的15~17時。【酉時】(讀音:yǒu shí,同音字為有):日入,即為太陽落山,它指每日的17~19時。【戌時】(讀音:xū shí,同音字為需):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指太陽落去,天色慾黑而未黑之時,即19~21時。【亥時】(讀音:hài shí,同音字為害):人定,這是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它指當夜的21~23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