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茅茅melody
-
2 # 行走在鄉間的風景
書本從尺碼上有大小之分,根據其頁數有厚薄之分。著書所用紙張用法上,開本不同,有全開、對開、長對開、三開、丁字三開、四開、長四開、五開、六開、八開、九開、十二開、十六開、十八開、二十開、二十四開、二十八開、三十二開、六十四開等等,開本大小決定了書籍的大小。通常,大的書籍選用的是16開紙張(185mm×260mm),小書籍選用的是32開紙張(184mm x 130mm)。紙張的長、寬尺寸決定了書籍的大小,且長、寬尺寸由國家主管部門依據印刷品的開法和印版的要求來規定。
據世界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世界上最厚的書有 33卷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其第三版共18卷,加上兩個補充卷,共16000多頁。;《中華佛教兩千年》安宅寶典,書厚23釐米,重達54公斤。最薄的書有很多,如法國提埃裡·拉瓦爾與揚·庫文據著的《長長的小百科:大城市,小城市》,也就12頁。在斯里蘭卡的古都阿努拉達的一座古廟裡,考古學家發掘出一部金書,其歷史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全書共七頁,每一頁都是用純金箔製成。正因為是純金製作而成為的,這本書也成年世界上最昂貴的一本書。
讀書年代,印象最為深刻,買到的好多書籍,比如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由於書本太厚和裝訂原因,加之不夠愛護,好端端的一本書,往往從中折裂,從一種意義上講,也正如題主所說的那樣,導致損壞,不能保管收藏,顯著影響閱讀。能重新購買的又重新購買,不需要兩次購買的,最終只能將其丟棄。
但我個人認為,從另外一種意義上,寬泛地講,一本上的厚度是沒有極限的。其厚度,不在於頁碼的多少,而是在於書本的深度。有時,思想的厚度與書的厚度成正比,有時,思想厚度卻與書的厚度成反比。閱讀書籍,不在於其厚薄,關鍵在於領會作者的主旨思想,篇章結構以及作者的立意和用心。透過閱讀不斷地掌握新知識,吸收新思想,在閱讀過程中,需要把書讀厚,把握書中每項內容,詳細瞭解、理解書本的所有內容,又要把書讀薄,對書掌握的極其透徹,不一味死摳書本內容,書讀起來不需要很費力,自然就薄了。以書為伴,透過積累書本的厚度,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中,在平淡的生活中,看得更深更遠,走得更穩更從容。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家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領悟。只有我們將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結合起來,深感其博大深廣,做到廣聞博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相容幷蓄,於無字處讀書,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走進書中,從書從出來,才能真感受到書的厚度和讀書的意義。
-
3 # 冬青裡的駱駝草
從寫作的長短度,字數的多少,裝訂成書以後,可以說是有厚度極限的。但是從書所表達的內容內涵上來講,它又是無極限的,哪怕它只有一句話,如“人是怎麼來的”,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回覆列表
書的厚度是有極限的
根據出版印刷來說,有分精裝書和平裝書:16K,大16K,32K,大32K,64K,大64K
這些都是根據紙張大小來定的,但不管怎樣,厚度都不會很離譜,畢竟越厚紙張越多,書也越重,不易翻閱檢視
像現在幾百MB的網路小說,有幾萬頁,幾十萬頁的,都不會合訂成一本,都會分割幾個部分分別印刷,做成成套書籍,對書籍定價,查閱,購買等各方面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