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馳野嚴選
-
2 # YYT個人小站
你這個邏輯就不對勁
職業球員正常規律不都是早期出手多命中率低
後面越來越好嘛
而且就因為是出手數多 所以才命中率低
這很正常
比如剛開始受不了對抗,不熟悉規則,流程啥的
都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過程
有什麼規律嘛
規律就是變得越來越來好
大部分球員職業生涯大致都是一個正態分佈,剛開始慢慢提升,到達一個巔峰再跌落
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勒布朗詹姆斯
所以他的最高點很高又持續了很久。
-
3 # 阿煜指導
早期的詹姆斯,相對於現在的坦克式進攻來說,打法還是相當飄逸的,各種急停跳投,翻身跳投,大變向之後的突破上籃,都是做得有模有樣。讓人不會與現在壯如牛,打法強硬,身體如鋼鐵一般的詹姆斯聯想到一起。
在騎士隊早期,詹姆斯還沒有進行增重,所以他的打法並不像現在那樣如此靠近籃筐去得分。而越靠近籃筐命中率越高這個道理是被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所以詹姆斯早期命中率並不高。
第二點原因,詹姆斯日漸成熟的進攻技巧。在生涯的前幾年,那時候的他進攻還非常粗糙,主要是靠身體素質欺負防守者,再加上空切和反擊,也能拿到20加的得分。但是碰到好的防守隊伍和防守者,還是容易吃癟。2011年總決賽小牛對詹姆斯的防守就可見一斑。自此之後,詹姆斯便苦練自己的進攻技巧,甚至花高價請奧拉朱旺為自己訓練背身單打和腳步。雖然並不像科比哪般運用的如此熟練,但是配合上自己的身體優勢,也能吃掉大部分的防守球員。再加上在熱火經常充當四號位,內線進攻增多,所以命中率上升並不讓人感到奇怪。
騎士1.0時期,那個時候球隊只有詹姆斯一個核心,所以老詹需要承擔起大部分的進攻重任,再加上進攻防守需要一把抓,每場比賽出手很多,命中率不高實屬正常,請參考2017年的維斯布魯克。而在熱火和重返騎士的階段,隊內有熱火,波什,歐文,樂福等其他得分手,詹姆斯自然不需要那麼多的出手,並且聯盟近年來小球時代的發展和特別提倡進攻的前提下,得分變得更加容易,自然而然,命中率肯定會有所提高。
-
4 # 隨心詠歌
這是每個巨星打球進化的過程。
年輕的時候主要靠身體、速度打球,體力充盈而經驗不足,命中率低很正常;隨著年齡增大,體力減弱,但經驗豐富,靠節奏和空間感抓機會打球,所以穩定性就好,命中率自然就高。
-
5 # 體娛嘚吧嘚
在很多球迷的印象中,詹姆斯一直都是像如今這樣依靠強壯的身體打球,但其實這是一種有著誤解的“刻板印象”。
確實在2003年還未選秀進入NBA之前,詹姆斯的比賽就給大家一種身體素質非常變態的感覺。實然相比較於同齡人,詹姆斯的身體狀況確實太過於出色,但是當他進入NBA聯盟後,他當時的身體素質和強壯程度只能說為中等水平,所以在生涯早期詹姆斯其實內線殺傷力沒有那麼足,而本來高中時期就不是很出色的跳投,在NBA級別的防守命中率就更不足了。
後來在騎士1.0時期,2005後詹姆斯的身體素質有了一個質的提升,衝擊內線的命中率上升了一些,但是在當時的騎士詹姆斯為絕對核心,進攻基本靠他,出手次數、合理程度以及好的出手機會都不是很好,所以命中率上升並不明顯。同時,這時在單核的騎士詹姆斯也容易遭遇包夾。
再接著到“熱火三巨頭”時期,從三巨頭磨合較為成熟的2012-13賽季開始,詹姆斯的命中率就有了大幅的提升,他和韋德的很多配合可以讓他很輕鬆的進球,同時熱火時期的詹姆斯大量增重,運動能力也是巔峰,內線的衝擊能力算是生涯最巔峰的時期。
最後是騎士2.0時期和如今的湖人時期,此階段詹姆斯在多年的練習下,外線的威懾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防守者往往不太敢直接像原來那樣放詹姆斯一步,再加之騎士2.0時期有非常出色的射手,所以對於詹姆斯衝擊內線的進攻常常跟不住並且不太敢包夾。
以上就是關於此問題我的個人見解,一個頂級巨星,隨著生涯技術和能力穩步提升才是正確的發展趨勢,不然他可能就算不上真正的巨星。
回覆列表
大學很厲害,一進去nba就牛逼的不行的,我就見過喬丹。 滑翔機也過兩賽季才牛逼。
詹姆斯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