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我正在看的書,琳達·西格寫的《如何創造難忘的人物》。
琳達·西格是一名好萊塢的資深編輯。她為2000多部劇本和100多部電影擔任策劃諮詢工作。有著豐富的創作經驗,《創造難忘的人物》就是她對她編輯生涯裡對人物描寫的一個總結。在這本書中,她從背景收錄、輪廓描寫到深入刻畫情感層次三個方面,總結了把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的方法。
下面簡單說說描寫人物的方法。
找背景。
人物要存在,則需要尋找到屬於他的背景。
研究人物的背景分兩種模式:總體研究和特殊研究。
其實人每天都在做整體研究。你在健身房健身時接觸的健身教練,一起工作的同事,在你們這一片區送快遞的快遞員...這些素材都又可能對你的創作有影響。通常情況下,對人物所處的大環境越熟悉,創作出來的人物就會越真實。這也就是創作者更傾向於在自己熟悉領域的內容進行創作的原因。
當然除了總體研究,特殊研究同樣也很重要。比如說你要寫一本關於健身話題的書籍時,光靠你勤去健身房鍛鍊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去閱讀相關的書籍,或是與你的健身教練進行多次深度交流。這樣你寫出來的書的細節才會足夠精準。
在我們瞭解到作總體和特殊研究的必要性之後,我們就要對需要了解的背景進行細分。哪些背景使人物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呢?
他的種族背景。比如說第三代華裔美華人,他的種族背景對他而言,影響已經很小了,但對於第一代華裔美華人而言,他的種族背景可能決定了他的行為、情感、價值觀等各個方面。
他的社會背景。同樣一個公司同一個級別的員工,一個來自貧困家庭,一個來自中產家庭,他們的生活各方面也是不一樣的。
他的信仰。是基督教還是猶太教,又或是佛教,或不可知論者?
他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時長以及修的專業都會讓他不一樣。
除了這些文化背景的影響,故事設定的歷史時期和地點也會使人物發生變化。
舉一個例子,你要是10年前的故事,你去觀察現在的人肯定是不行的,人們的行為方式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可能10年前你的主人公是一個喜歡用火星文的少年,而現在,已經很少會有人用火星文了。地點也是如此,生活在成都的主人公可能比起在北京、上海的主人公,他的生活方式會更加悠閒。
當然主人公的職業也對他有很深遠的影響。在醫院上班的醫生和在花園修剪樹木的園丁就會因為其職業形成不同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尋到了人物的背景,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多方位描述人物。
要想描述得好,作者必須與人物融合。這讓角色富有真實性,只有你產生了某種感受,讀者或者觀眾才可能和你有相同的感受,而編造的東西,很難產生共鳴。不過,創作者不必與角色完全相同。這不是自傳,只需要有一些共同特點就可以了。大家在創作時,要學會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接著就是對角色的外貌的描寫。外貌只需寥寥幾筆,給讀者留下想象的餘地即可。不過切記要給人物一個特徵,比如在阿加莎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比利時大偵探赫克爾·波洛就是一個矮胖、富有幽默感又睿智的男人。
有了外貌人物算是有了形,那麼他的肉體就是他的品質。
在描寫品質的時候,大家要記得保持品質的連貫性。比如說一個農場長大的孩子,他可能會看天氣,會修汽車;一個對繪畫很有造詣的人,也很有可能對音樂很在行。切記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一個本該有精確記憶的人,卻對眾所周知的節日或是廣為流傳的英語一無所知。
為了增加人物的特點,大家可以在讓品質保持連貫性的同時,製造一些小矛盾。比如一個很害羞很謙虛的人,在遇到涉及信仰的問題時,他的態度卻很鮮明,完全不掩飾,大大方方的表明自己的立場。這會給人物增加很多的特色!
當角色已經有血有肉時,我們這時候就可以給人物加入情感、態度、價值觀,使人物更加立體。而這些東西就依賴於前面所說的他們的背景。
比如一個總是無法拒絕別人要求的人。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每個週末都在家照著影片學芭蕾舞。
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每次都會在包裡放入一束花之後再出門。
……
這些細節讓他們變得獨一無二。
以上,透過對人物背景的探索,外貌的描寫以及品質、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深層次的刻畫,一個吸引眼球的人物就勾勒出來啦。
推薦一本我正在看的書,琳達·西格寫的《如何創造難忘的人物》。
琳達·西格是一名好萊塢的資深編輯。她為2000多部劇本和100多部電影擔任策劃諮詢工作。有著豐富的創作經驗,《創造難忘的人物》就是她對她編輯生涯裡對人物描寫的一個總結。在這本書中,她從背景收錄、輪廓描寫到深入刻畫情感層次三個方面,總結了把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的方法。
下面簡單說說描寫人物的方法。
找背景。
人物要存在,則需要尋找到屬於他的背景。
研究人物的背景分兩種模式:總體研究和特殊研究。
其實人每天都在做整體研究。你在健身房健身時接觸的健身教練,一起工作的同事,在你們這一片區送快遞的快遞員...這些素材都又可能對你的創作有影響。通常情況下,對人物所處的大環境越熟悉,創作出來的人物就會越真實。這也就是創作者更傾向於在自己熟悉領域的內容進行創作的原因。
當然除了總體研究,特殊研究同樣也很重要。比如說你要寫一本關於健身話題的書籍時,光靠你勤去健身房鍛鍊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去閱讀相關的書籍,或是與你的健身教練進行多次深度交流。這樣你寫出來的書的細節才會足夠精準。
在我們瞭解到作總體和特殊研究的必要性之後,我們就要對需要了解的背景進行細分。哪些背景使人物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呢?
他的種族背景。比如說第三代華裔美華人,他的種族背景對他而言,影響已經很小了,但對於第一代華裔美華人而言,他的種族背景可能決定了他的行為、情感、價值觀等各個方面。
他的社會背景。同樣一個公司同一個級別的員工,一個來自貧困家庭,一個來自中產家庭,他們的生活各方面也是不一樣的。
他的信仰。是基督教還是猶太教,又或是佛教,或不可知論者?
他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時長以及修的專業都會讓他不一樣。
除了這些文化背景的影響,故事設定的歷史時期和地點也會使人物發生變化。
舉一個例子,你要是10年前的故事,你去觀察現在的人肯定是不行的,人們的行為方式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可能10年前你的主人公是一個喜歡用火星文的少年,而現在,已經很少會有人用火星文了。地點也是如此,生活在成都的主人公可能比起在北京、上海的主人公,他的生活方式會更加悠閒。
當然主人公的職業也對他有很深遠的影響。在醫院上班的醫生和在花園修剪樹木的園丁就會因為其職業形成不同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尋到了人物的背景,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多方位描述人物。
要想描述得好,作者必須與人物融合。這讓角色富有真實性,只有你產生了某種感受,讀者或者觀眾才可能和你有相同的感受,而編造的東西,很難產生共鳴。不過,創作者不必與角色完全相同。這不是自傳,只需要有一些共同特點就可以了。大家在創作時,要學會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接著就是對角色的外貌的描寫。外貌只需寥寥幾筆,給讀者留下想象的餘地即可。不過切記要給人物一個特徵,比如在阿加莎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比利時大偵探赫克爾·波洛就是一個矮胖、富有幽默感又睿智的男人。
有了外貌人物算是有了形,那麼他的肉體就是他的品質。
在描寫品質的時候,大家要記得保持品質的連貫性。比如說一個農場長大的孩子,他可能會看天氣,會修汽車;一個對繪畫很有造詣的人,也很有可能對音樂很在行。切記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一個本該有精確記憶的人,卻對眾所周知的節日或是廣為流傳的英語一無所知。
為了增加人物的特點,大家可以在讓品質保持連貫性的同時,製造一些小矛盾。比如一個很害羞很謙虛的人,在遇到涉及信仰的問題時,他的態度卻很鮮明,完全不掩飾,大大方方的表明自己的立場。這會給人物增加很多的特色!
當角色已經有血有肉時,我們這時候就可以給人物加入情感、態度、價值觀,使人物更加立體。而這些東西就依賴於前面所說的他們的背景。
比如一個總是無法拒絕別人要求的人。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每個週末都在家照著影片學芭蕾舞。
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每次都會在包裡放入一束花之後再出門。
……
這些細節讓他們變得獨一無二。
以上,透過對人物背景的探索,外貌的描寫以及品質、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深層次的刻畫,一個吸引眼球的人物就勾勒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