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5282038821
-
2 # 健身creed
原因很多,這個不如從曹操發展經歷起說:
一、宗族起家,雖然他老父曹嵩沒資助自己跑去徐州。但曹操早年仕宦結交之輩,加上曹騰留下點人脈,以及其個人能力,還是能得到好友衛茲等相助,以及諸夏侯、曹起家。
二、奉天子,雖然是一把雙刃劍,後期就有漢臣謀反,但早期還是能吸引大批人才。荀彧從袁紹投曹,兩人能力對比是原因之一,但曹操在擁漢帝的名聲一事上,當時比謀迎劉虞的袁紹好,至少曹操西向討董,也有王族劉邈在劉協面前美言。得到漢帝名義下可以全國性徵用賢士,華歆和王朗就是從江東迴歸。
三、人事官員的任命得宜,從早期荀彧薦賢,至崔琰和毛玠把關,大體稱善,日後梁武帝在詔書上也引用曹操舊事為例。
四、對漢末崩壞的察舉制力求變革,綜名核實。戰亂下百姓流散,靠鄉議的察舉制未必能執行,何況早已是時人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考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九品官人法的創置一事上,史界主流意見就是曹操草創、陳群成制。早期九品官人法是能力、品行和家世都考慮,不是魏末開始那變質只看家世的。中央任命官員評核,若任命得宜可以限制地方豪強的壟斷。曹操得知薛夏蒙冤陷獄,遠在一方也下令營救:天水舊有姜、閻、任、趙四姓,常推於郡中,而夏為單家,不為降屈。四姓欲共治之,夏乃遊逸,東詣京師。太祖宿聞其名,甚禮遇之。後四姓又使囚遙引夏,關移潁川,收捕繫獄。時太祖已在冀州,聞夏為本郡所質,撫掌曰:“夏無罪也。漢陽兒輩直欲殺之耳!”乃告潁川使理出之,召署軍謀掾。
五、唯才是用,才德兼備的人才,誰都會提拔,但德行有虧、有譏名的如郭嘉、程昱、陳矯、桓範等,不是人人能起用,例子可參考楊沛。出身寒微者如王象也被起用。
六、敢於起用處士,據鄒水傑先生在《兩漢縣行政研究》第三章第二節總做了一個統計:“東漢獻帝以前,小吏向朝廷命官的遷升儘管不一定存在二百石之關,但還是要透過一定的程式,經歷或察舉或徵辟,或為郎或經功次等方式才能遷為縣令長等地方治民職吏。但在漢末獻帝時期,由當權的割據者直接任命處士為縣令長的現象並不鮮見,達27例,佔可知總數的四分之一強。其中以父任為長1例,曹操任命14例,劉表任3例,孫策任2例,袁術任2例,劉璋任1例,孫權任1例,州郡表薦而任者2例,其他1例。”
七、賞罰分明,賞很容易,但不要過濫,東晉名相曾上箋,稱達政之主曹操對功臣之最荀彧、愛子之寵曹衝,也不過是封為亭侯、贈別部司馬,以魏武授官爵之嚴正,欲糾正永嘉末年那“不問賢愚豪賤,皆加重號”的歪風。
罰也是一樣,不宜過重,相對敗軍問斬、罪及家屬,曹操的仍是相對的寬厚,故蕭梁任昉在《奏彈曹景宗》(見《文選》卷40)稱:“魏主著令,抵罪已輕。是知敗軍之將,身死家戮,爰自古昔,明罰斯在。”《敗軍令》在執行上,于禁應該是例子:直接把其官爵剝奪;呂虔在曹丕即魏王位時所遷的益壽亭侯,證明於禁那時已被奪爵;呂虔在曹睿時徙封萬年亭侯,於圭能襲回父爵,並無矛盾;子嗣根本不用交代所襲何爵,因為就是乃父的,偏偏於圭多此一舉,列出益壽亭侯之名。陳壽行文簡潔,卻偏偏發生在於圭身上,豈不是在本傳禕敗的情況下,委婉說出被奪爵一事?曹操迎劉協前襲回祖爵費亭侯,陳壽也只言封,但曹操本人上表謝襲爵,不能以用上一個“封”字為由,認為無功勞可言的於圭,只是碰巧封的就是父親之爵。同樣,于禁回來後只能為安遠將軍,因為張郃已為左將軍。
荀彧曾評:“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願為用。”(賈詡、郭嘉、楊阜也有類似評價)
八、相對大氣度,這個其實很難做到,如果要拿一個汙點,恐怕只有庸主對名相全權交予才有可能,魏徵的墓最後也不是被拆了嗎?官渡燒信、可暫時不念殺子之仇,接受張繡的投降(沒有證據顯示曹丕受曹操指使而迫死他;李振還以這典故安撫歸降朱溫的王師範)、及不殺把自己與祖宗臭罵一頓的陳琳。
九、管好吏治,東漢中葉起多少智者不願起仕,就是政治環境黑暗。用晉人劉頌的話作總結:漢末陵遲,閹豎用事,小人專朝,君子在野,政荒眾散,遂以亂亡。魏武帝以經略之才,撥煩理亂,兼肅文教,積數十年,至於延康之初,然後吏清下順,法始大行。
回覆列表
曹操在三國時期出了名的愛才惜才。大家所熟知他的詩短歌行裡面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另外他在求賢令裡面也提出:“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兩者都表明曹操有求賢之心,一舉破除當年東漢以道德為依據的舉孝廉制度,提出不論貴賤,唯才是舉。
而行動上,曹操求賢之舉則不勝列舉,赤足迎許攸,義釋關羽。千里走單騎與其說是關羽義薄雲天,不如說是曹操求賢若渴。面對殺子仇人張繡和賈詡,也體現容人之量,在其二次歸降後也能知人善用。更不提當年官渡之戰後,所獲下屬與袁紹的暗中通訊,能付之一炬,毫不追究。此外曹操的青州兵,其實就是當年平定黃巾之亂,收編兗州三十萬黃巾軍。
在這三國亂世,曹操可謂是真雄主。難怪毛主席都不吝惜讚美之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