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唐朝的格律詩,格律中的平仄,是以什麼話為標準的語言?

    前言

    格律詩在唐朝成為科舉的考試專案,對於押韻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不是以長安的語言為標準呢?

    這就要從格律詩的發展以及押韻標準的出現來考慮了。

    一、齊梁時期的四聲理論

    作格律詩必須明白什麼是四聲平仄,四聲即:平上去入,其中上去入為仄聲。

    沈約謝眺等人在齊永明時期開始研究聲韻,他們作詩注意四聲的協調,這些詩被稱為永明體:

    “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

    分江而治的北朝也受到影響。北魏文學家常景(?~550)說:南齊的沈約是當世文匠,他的四聲理論影響巨大,詩人們多以此為準則。並且稱讚到:

    “辭溢流徵,氣靡輕商,四聲發彩,八體含章”。

    可見四聲的研究起源於南朝,六朝古都金陵的語言自然佔據了主要的地位。

    二、隋朝切韻的出現

    陳後主一曲《玉樹後庭花》成了南北朝最後的輓歌,隋朝評定大江南北以後,重新實現了國家統一,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

    隋文帝開皇(公元581—600年)年間, 陸法言的父親陸爽等八個人匯聚一堂,有陸法言執筆,編寫了《切韻》,為大江南北不同地區不同方言的人提供了押韻的標準。這八個人來自南北各方:

    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

    其中陸爽,魏郡臨漳(今河北臨漳縣)人;劉臻,沛國相(今安徽濉溪)人;顏之推,江陵(今湖北江陵)人;盧思道,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蕭該,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辛德源,隴西狄道(甘肅省臨洮縣)人;薛道衡,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縣)人。

    陸法言《切韻序》說:

    我們研究齊梁以前的詩歌,會發現有很多詩的押韻也符合後來的韻書。可見,陸法言他們編撰韻書時,一定參考了大量的古人作品與各地的生活語音。

    例如這首曹操的換韻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三、唐朝的格律詩,格律中的平仄,是以什麼話為標準的語言?

    《切韻》體系從隋唐至近代一直被沿用下來,唐朝的《唐韻》、宋朝的《廣韻》、《集韻》、《平聲韻》等等一脈相承,一直是官方承認的正統。

    切韻在今天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唐朝的官韻、宋朝的官韻可以看出是一脈相承。官方之所以要規定四聲韻部的標準,是因為格律詩和律賦常常稱為科舉制度中的必考科目。

    所以可以說,唐朝的格律詩中的平仄,都是以隋朝的《切韻》為基礎,自然是平衡了很多地區的方言為基礎的一種體系。 切韻的制定,為隋唐以後的詩文樹立了一個標準。

    例如唐朝舉子錢起的試貼詩《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根據唐朝韻書的標準,如果冬、東混押,青、庚混餚都屬於落韻。錢起這首詩通篇押青韻,不雜庚韻。

    四、格律詩的平仄、押韻和生活中的語言

    清初經學家、文學家在《唐人試貼·序》中說:

    “夫詩有由始,今之詩,非風雅頌也,非漢魏六朝所謂樂府與古詩也。律則專為試而設,唐以前詩,幾有所謂四韻、六韻、八韻者,而試始有之。唐以前詩,又何曾限以三聲四聲三十部一百七部之官韻,而試始限之。是今之所為詩,律也,試詩也。

    作為一種考試工具,格律詩必須嚴格依照韻書來定平仄和韻部。即使後來的韻書發音與生活發音漸漸不同,詩人們作詩,官府取士,依然按照官韻而不是生活語音。

    例如詩韻的發音與生活發音有很多不同的清朝,考試依然要按照平水韻(清朝改編為佩文詩韻),下面是嘉慶丁丑翰林李惺高考的試卷, 《陰陰夏木囀黃鸝》:

    長夏千章木,濃陰百囀鸝; 雙襟黃似繡,一帶綠成帷;

    葉暗佇蹤久,枝高送響遲; 舌尖風剪剪,身外雨絲絲;

    坐宛遮雲母,歌能鬥雪兒; 好音難自閟,炎景不曾知;

    楊柳三義路,櫻桃四月時; 幽情煩鼓吹,寫出畫中詩。

    其中第十句,歌能鬥雪兒,“兒”普通話發er並不押韻,但是依據官韻是押韻的。今天還有不少地方的方言“兒”發ni、yi,這就是近似於古音的發音。

    倒數第二句,幽情煩鼓吹,吹, 名詞發仄聲,與今天的一聲也不同,這也是古韻書的發音。這首詩其他的字我們讀起來都比較符合今天的普通話了。

    結束語

    隋唐人編撰的韻書,是我們語言研究的寶貴財富,因為千百年來詩人們嚴格依照韻書作詩,所以今天的我們讀起齊梁以後的詩文都比較容易理解。

    今天大部分的詩詞,幾天讀起來依然押韻。即使不押韻,我們也能有據可查,就是因為有官修的韻書 ,為中華語言的傳承立起了一把標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的足球前鋒是天生的麼?為什麼我們訓練乒乓球有好的手段,訓練足球前鋒卻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