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kkooo4374

    棉紅鈴蟲〔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又名紅鈴麥蛾,俗名棉花蟲。屬鱗翅目,麥蛾科。中國東部棉區均有發生,以長江流域發生重,北部棉區發生輕。幼蟲蛀食蕾、花、鈴和棉籽,造成蕾鈴脫落和僵瓣,降低棉花品質和種籽質量。為害狀幼蟲為害蕾、鈴、花和棉籽,形成落蕾、落花、落鈴和空籽、僵瓣。受害青鈴又受紅腐、黑果、軟腐等病菌的侵入,引起爛鈴,降低籽棉品質。被害花的花瓣頂端被絲纏連成風車狀或杯狀;被害蕾和幼鈴有針尖大小黑褐色蛀孔;稍大的青鈴被害,在鈴殼上形成不規則的突起或水青色蟲道。形態特徵成蟲長6.5毫米,翅展12毫米,體灰白色,觸角棕色,基節有5~6根櫛毛。前翅尖葉形,暗褐色,有4條不規則黑紋;後翅菜刀形,銀灰色。下唇須棕紅色。卵大米粒形,長0.4~0.6毫米,表面如花生殼狀。初產乳白色,孵化前帶紅色,有閃光。幼蟲初孵乳白色,略帶淡紅色,3齡後出現紅斑,4齡老熟幼蟲,長11~13毫米,各節背面有淡黑色斑4個,兩側各有1黑斑,斑周圍紅色。蛹長6~8毫米,淡紅色,尾端尖,臀棘上彎,四周生暗褐鉤狀剛毛8根。發生特點河北省每年發生2~3代。以老熟幼蟲在棉倉、枯鈴、棉籽、屋頂的縫隙中和曬、收、貯、軋花工具的縫隙中越冬。第二年5~6月間化蛹變蛾。第一代在現蕾早的棉田,產卵早,為害重,第二、三代在結鈴早的棉田產卵多,為害重。防治方法(1)加強檢疫。嚴格控制帶紅鈴蟲的棉籽的傳播。(2)消滅越冬蟲源。如棉倉、棉籽、收花站、加工廠房、運輸工具等進行藥劑消毒滅蟲,堆放的棉柴、枯鈴等在化蛹羽化前燒完。庫房在裝棉花、棉籽前後,可用溴甲烷以每37立方米容積用1.33千克藥,在5℃下,經96小時密閉燻蒸。(3)誘殺。在成蟲羽化盛期利用燈火和性誘劑誘殺成蟲。(4)田間防治。蕾、鈴、絮期,產卵盛期可用20%殺滅菊酯35毫升或20%氯氰辛乳油25毫升等加水50千克噴霧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改之前一定要做資產評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