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賽先生科普
-
2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這種試驗是接著“生物圈2號”做的。
所謂的生物圈2號,就是美華人主持建造的一個人造封閉系統。而之所以叫生物圈2號,是因為地球的整個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就是生物圈1號。這個試驗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建造一個足夠的複雜、發達的生態系統,可以做到在只有能量輸入條件下內部的物質迴圈,讓裡面的生物存活下去。
那麼為什麼要發展這樣的東西呢?很簡單,現在的人類到外太空去,都是要攜帶大量的食物的,這就給飛船增加了很多沒有必要的負載,而且以後如果想要在外太空生活,那麼帶上一大堆的吃喝拉撒的東西,實在是太浪費了。但事實上,人類在太空裡缺的不是能量,而是可以迴圈的物質,讓吃下去的物質消化、排出體外之後,可以重新迴圈一圈又變成食物,讓吸進去的氧氣變成二氧化碳撥出來之後迴圈一圈又變成氧氣。於是人類就需要這麼一個簡單但是又足夠的小型生物圈,來實現物質的迴圈。
月宮365就是一個簡單的生物圈系統。這個月宮365——或者說叫月宮一號,就在我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每次去拿快遞的時候都會看到這個實驗室。下面這張圖就是月宮一號的模型。
月宮一號佔地160平方米,為可以完全模擬月球環境的封閉設施。它以封閉設施模擬人員在沒有外部輸入(電力/能源除外)的情況下執行長期任務時的狀況。該設施包括1個居住艙和2個植物艙,總有效空間約142平方米。一期工程於2014年竣工,二期則建成於2017年。月宮一號一共進行了兩次試驗,第一次試驗參與人數為三人,進行了105天;第二次實驗分為三個階段,總共實現8名志願者為期365天的試驗。即便相對於“生物圈2號”,月宮一號的面積很小,但是依然不能否認,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人工封閉生態系統。
這個月宮一號(月宮365)有什麼意義?根據月宮一號的統計資料,整個生物圈的自給率為98%,也就是說,所有的志願者在生活在月宮一號裡面所需要的所有的食物、空氣、水分,只要2%需要外界提供。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如果一群人在外太空呆兩年需要一千噸的食物、水和空氣,那麼顯然現在的火箭運載能力要花費特別大的代價。但是如果我們在外太空建起來這樣一個微型的生物圈,那麼我們就可以用20噸的食物、水和空氣就可以讓這群人在外太空生活兩年——這樣的話基本上一艘火箭就夠了。
所以說,只要月宮一號可以在外太空建立起來——比如說在地球軌道上的空間站裡,或者建立起來月球基地,那麼我們就可以以很小的代價在外太空生活了。這對於未來的太空探索和月球/火星之類的地方的科學研究有著非常大的價值。下面這張圖就是志願者在月宮一號裡面拍攝的。從他們後面的架子上就可以看到,物質在其中充分的迴圈利用。
下面這張圖是月宮365計劃完成後,志願者帶出來的食物——可見在月宮一號中他們不僅沒有消耗太多的東西,甚至於還收穫頗豐。而再下面一張圖就是前兩年非常火的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主角在火星透過高超的農業技巧,建立起來了自己的大棚,從而讓自己可以種植土豆、防止被餓死。
顯然,這只是第一步,這樣的試驗會越做越完善、越做越具體,最終如同下圖一樣的太空基地也許會真正建立起來,實現我們的太空夢。 -
3 # 地震博士
“月宮365”實驗成功,我覺得可以低成本的研究登月以後實際問題的解決。對中國的載人登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載人登月畢竟目前只有美國在1969年7月21日,利用“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將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其他國家再也沒有實現這一壯舉。中國為了成為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國家。當然應該利用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登月發回的資料。在地球建立月宮365模擬月球的情況。從而可以低成本、安全的制定出載人登月的方案。同時也可以提供登月時航天員身體變化的一些列模擬資料。以為後續航天員的選拔提供依據!
總之,月宮365實驗的成功實施是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最堅實的一步。走完這一步,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就指日可待!
-
4 # 消業人
月供365的試驗,具體瞭解不太詳細。但是,除了在依靠能量之後的內部的氧氣、水等的自給自足之外,還有很多路要走。
我想到的:
1、如何防止微流行、隕石的撞擊。月亮上沒有空氣,有隕石啥的,直接就撞了,這個可能會對設施造成很大傷害,比如破壞密封的殼,造成內部空氣洩漏,或破壞各種設施。
2、如何防止附著天體的地質異常,比如可能的地震、火山什麼的。
3、防止太空的各種輻射。這個問題倒是不一定大。
-
5 # 自然科學理論研究者
這表示中國登月的成功率又提高了!降低了這一過程中“意外事故”的機率。
……
說實話,使用不完整科學理論推演出來的相關預演故障、問題解決方案及相關準備工作。很難保證某些事故的發生!因為我們缺少很多相關實驗資料!
而中國又固執的不採用“民間”經驗的理論推演出來的可能出現的事故原因,不對其採取相應的措施……;就是在美國很多事情上專家都需要中合考慮民間研究者的問題建議!從而進一步減少降低意外事故的機率。
……
所以在沒有幾次實驗資料採集後的所謂成功,本人不是很看好!除非其採用密集的組合來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問題,而非採用,完整的《大統一理論思維》採取合理的機率事故,來推演相關行程將要面對的最大問題依次機率設計。從而提高對應的應急機制,降低危險性!
……
2018、5、16
-
6 # 自然風57778401306
“月宮365”模擬太空倉,封閉式保障生命迴圈系統的實驗成功,為未來的航天人走向太空典定了基礎。然而這僅僅是在地球上的模擬式驗,尚未真正擺脫地球的重力,模擬空間相對狹小,只能種植少量的蔬菜和水果,植物還有一個成熟生長期,維持生命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飛向太空,植物在失重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正常生長,還要尋找下一個答案。如果單純是為了迴圈複製能量以滿足對生命的需求,採用大玻璃罩在月球有爭議的冰源區建立生態環境,太空人的生存空間會大幅度提升,太陽不分晝夜傳送能量,透過太陽能電池板儲蓄電能,將原始冰塊加工成淡水,Sunny和水將為生命的迴圈系統提供有力的保障。而且,月球還有些重力,比在地月空間環境要好些,能有效地發揮植物的生長率。
回覆列表
也就是昨天,5月15號,“月宮365”實驗圓滿完成,8名志願者分批在“月宮一號”內部生活了370天,相當於一個小型的生物圈,自給自足。
實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測試今後人類在地外環境長期生存的生命循壞保障技術。
至於對中國的載人登月,關係並不直接,或者說如果今後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這個實驗相當於在地面測試下生命長期迴圈系統。
此次實驗時長為世界第一(370天),並且也是閉合度最高的一次(98%)。
其中8名志願者是分了三班次交替實驗,每班次是4人,其中第二班次一共待了200天,打破了之前由俄國保持的180天的最長記錄。
實驗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為了今後在地外星球長期生存或者宇宙間長期航行做實驗。我們知道宇宙環境以及其他星球的環境(無論是行星還是衛星),人類是無法在沒有保障系統的環境下進行長期生活工作的。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