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胤媽育兒

    掌握正確使用金錢的辦法,直接關係到人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要想生活和事業成功,理財能力的確是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並且這種能力的培養越早越好,必須從少兒階段開始進行,這樣效果會更佳。

    正確認識金錢:

    1、教孩子認識金錢的真正價值。

    帶孩子買東西,向孩子示範明智的消費行為。我曾經帶著我6歲的兒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為了買一個物美價廉的文具盒。我把省下來的錢買了一個孩子嚮往已久的玩具。使孩子瞭解了什麼是價格差,什麼是明智消費。讓孩子計算多少錢可以買多少樣東西,從而認識錢的真正價值。這樣,孩子在自己支配錢的時候,也會貨比三家,注意節儉。

    2、教孩子存錢。

    孩子年齡小,做事還不具有計劃性,家長要助幫孩子學會儲蓄,並有計劃的使用儲蓄的錢。讓孩子把自己的錢存在三個罐子裡,第一個罐子裡的錢用於日常開銷。第二個罐子時在的錢用於短期儲蓄,買一些較貴的物品。第三個罐子裡的錢則長存,以備不時之需。

    3、讓孩子當一回家。

    家長可以把家庭日常收支算一算,每天的生活費是多少錢,然後把這筆錢交給孩子,讓孩子當幾天家。當家要精打細算,既要計劃還要節約。和孩子一起制訂出一個消費計劃,並對孩子進行監督、檢查。讓孩子體驗當家的不容易。

    金錢具有控制人心的能力。適當的對待金錢,就相當於合理在操縱自己的精神。儘早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並應從多方面加以引導。

  • 2 # Annie媽媽育兒

    現在有很多財商課程,幫助孩子認識金錢,懂得如何運用金錢,並且瞭解一些金錢的基本概念。

    現如今,孩子接觸金錢的年紀已經越來越早,有的孩子很小就擁有了零用錢。

    但是,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卻是有一個更大的面向,不僅僅是怎麼花錢的問題。

    那麼金錢觀中包含了什麼呢?除了最基本的花錢。還包括,錢是怎麼獲得的?什麼樣的花錢是有意義的?甚至還包含了一些品質,比如慷慨、慈善、舍與得。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最基本的要點。

    但是,金錢觀中最基本的要點就是:讓孩子體驗到擁有,而不是匱乏。

    有的家長,一定有這樣的感受,當孩子在兩歲多的時候,你想讓他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孩子是非常不願意的。

    這是因為,孩子正在體驗什麼東西是我自己的,他在體驗我擁有這件東西的感受。體驗“我的”、“我支配我的所有物”。

    這種體驗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自己是有能力去支配自己的東西的。只有當孩子很好的體驗了擁有的感受,孩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的去主動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這時候孩子才知道分享給他人,並不是自己就失去了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還會回來,分享給他人之後,這個東西還是我的。

    同樣的,金錢也是一樣,如果孩子沒有在最開始那個階段,體驗擁有的感受,孩子就不可能對金錢慷慨。

    現實生活中,我們能看到有的人家財萬貫,仍然慳吝,有的人物質貧乏卻慷慨瀟灑。相信大家都覺得後者,具有更好的、更樂觀的品質。

    體驗擁有,才能讓孩子更加慷慨,才能讓孩子不是斤斤計較。

    所以,家長可以嘗試定時定量的給孩子零花錢,過年的時候,孩子的紅包收入,也可以把它看成孩子的基金,讓孩子自己支配。

    其他的金錢觀。

    上面提到,孩子過年的紅包,讓孩子自己支配,但是家長會擔心孩子亂花,或者擔心孩子丟失錢財,家長可以代為保管,或者要求孩子寫出金錢的去向。

    當孩子把自己每一筆的金錢去向都寫清楚的時候,我們就稱之為記賬。

    如果家長代為保管的時候,孩子每次問家長要自己的錢,家長不要反覆問,還是願意回答,要幹什麼就回答,不願意回答也無所謂,給就是了。否則,孩子仍然沒有感受到支配的自由。

    但是,對於孩子記錄下來的賬單,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來分析,還在哪些方面花錢是最多的,哪些方面花錢是必要的。

    當家長和孩子對賬單進行整理的時候,這種回顧可以幫助孩子,甚至讓孩子有所反省。這樣的話,不需要家長額外的去說教,孩子有所發現後,自然會調整自己的行為。比如,孩子自己發現,他總是買了太多玩具,而很多玩具並不常用。這樣孩子自己在心裡就會進行評估,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以上讓家長不要多管的方式適用於較大的孩子。如果孩子仍然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甚至更小,家長必須重視引導,教育孩子如何使用金錢。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態度和方式,使用孩子反感的態度和方式必然無法得到更好的結果。

  • 3 # 輕鬆育兒學堂

    父母的財富觀念和理財方式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因此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對孩子來說是一門必修課,對父母也同樣是!

    在美國,對理財教育非常重視,理財教育被稱作“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

    理財專家建議,理財教育需循序漸進,一般分成三個階段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

    第一階段:

    3–7歲,學習有關金錢的概念,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讓孩子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第二階段:

    7歲到12歲,為孩子開設活期賬戶,可以幫孩子把壓歲錢存入賬戶 ,幫孩子理財,讓孩子開始認識銀行是什麼、學習自己制定消費計劃。

    第三階段:

    13歲到18歲,區分“需要”和“想要”,養成儲蓄習慣。

    需要是我們為了生存而必須擁有的,我們不能缺少的東西。

    想要是我們想要擁有的東西,想要是的東西是可以透過理性控制的,可以透過合理的途徑得到自己想要的,尤其是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品生產許可證馬上就要下來了,銷路還沒有找好,沒有接觸過食品行業,有什麼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