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屬於老老實實該幹嘛幹嘛,緊隨指數的一種基金。
而指數增強型基金屬於不甘平庸,力求透過努力超越指數的一種偏主動型指數基金。原理特別簡單,基金經理透過挖掘獲得市場超額收益的因子,從而達到增強效果,但是要長期獲得超額回報,並非易事。
從市場看,在一個有效市場裡,要想獲得超額收益非常困難,原因是:”都是鐮刀,沒有韭菜”。所以,在美股這樣的有效市場中,指數增強基金日子並不好過。
但在A股中恰恰相反,散戶為主,“韭菜多,鐮刀少”,也就是能力強的基金經理要想獲得市場超額收益相對容易,機會更大。
因此從市場整體角度分析,我認為A股未形成熟市場前,指數增強型基金更值得投資。
還是用資料說話,根據這一疑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做過詳細分析,請參考原文。
鑑於指數增強型基金屬於量化基金,我們先來捋捋他們之間的關係。
國內市場上的“量化基金”多指量化管理方式的公募股票型或混合型的股票多頭策略基金。
從投資型別來看,量化投資策略大致可以分為指數增強型、量化對沖型以及主動量化型三種。
量化對沖型基金主要依賴對沖工具,追求優於理財的穩定絕對收益。
主動量化型基金的特點是選股範圍廣、風格及倉位靈活,具有分散投資的優勢,考核絕對收益,注重風險控制。
指數增強型基金最主要的投資目標是獲得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通常情況下80%倉位被動跟蹤標的指數,20%倉位由基金經理支配,目標是獲得超額收益。
指數增強型基金
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一種“佔盡便宜”的基金。為什麼這麼講?
從風險-收益的數量關係評價基金,主動型基金透過選股能力、倉位擇時能力、量化選股能力等方面賺錢alpha收益,靠的是真本事;被動型基金目標是跟隨市場走勢,承擔市場風險獲得的beta收益。
指數增強型基金同時具備了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的優點,基金經理在跟蹤標的指數的同時,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鑑》資料顯示,自然人投資者的交易金額佔2017年交易總額的82.01%,機構佔比僅為14.76%,面對這樣的投資者結構,相信市場有足夠的寬度去尋找不合理定價的機會,具備專業能力的投資機構佔有絕對的優勢,在沒有形成機構對機構廝殺的格局下,獲得超越市場平均回報顯得相對容易。
那麼,真實情況如何?還是用資料說話吧。
指數增強型基金統計
主要跟蹤指數統計
從指數增強產品規模分佈來看,指數增強產品仍以寬基指數為主,滬深300指數(242.33億元)、中證500指數(91.16億元)、上證50指數(125.9億元)。
深圳100R、中證紅利、MSCI中證A股國際通指數進入第二梯隊,未來可期。
規模佔比圖
整體業績情況
113只基金產品中,剔除31只執行未滿1年樣本,選取最近1年資料(2018.01.30-2019.01.30),參考業績指標為:區間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率。基金總數82只,其中62只基金跑贏基準,獲得超額回報,佔比達75%。
資料非常不錯呀,四分之三產品跑贏業績基準,看來都是真增強,對得起觀眾,可喜可賀。
主流指數增強產品業績對比
業績對比規則:
1、剔除執行未滿一年基金;
2、同一基金優選執行時間長、資金規模大產品。
3、選擇基金規模5000千萬以上產品。
滬深300指數增強型基金
滬深300指數增強型基金總計40只產品,按標準剔除後,剩下13只基金參與業績對比, 資料如下圖所示:
表現最差的是景順長城滬深300增強,同時也是資金規模最大的;表現最好的是興全滬深300指數增強,超越基準回報7.86%,資訊比率1.04%;另外富國滬深300增強也是可圈可點,資金規模達58.8億的情況下,業績排名老二。
中證500指數增強型基金
中證500指數增強型基金總計27只產品,按標準剔除後,剩下8只基金參與業績對比, 資料如下圖所示:
入圍的基金中,除表現最差的南方中證500增強A,落後於基準-1.3%,其他基金幾乎跑贏基準;表現最好的是申萬菱信中證500優選增強,跑贏基準5.96%,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緊跟其後。
上證50指數增強型基金
上證50指數增強型基金總計3只,易方達管理的上證50指數A/C份額這兩隻產品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因此同時選入對比。
這三隻產品業績都非常優秀,跑贏基準6.27%-6.57%之間,單純看收益率中海上證50指數增強最優,但是我們從綜合方面考慮,易方達上證50指數A基金規模達107.76億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優秀業績,更值得推薦。
風險分析
1、 指數增強型基金對基金經理的依賴性不亞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持有過程得留意基金經理是否有更換情況;
2、 此類產品基金管理費用普遍高於被動型指數基金,同等業績情況下,選擇抽水少的產品;
3、 受制於基金樣本有限,基金運作時間普遍較短等因素,我們選擇最近一年業績對比,不夠嚴謹,如果經歷過牛熊週期再進行詳細對比,具有更高參考價值。
總結
參考美股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指數增強型基金具備主被動型基金的優點,未來表現整體優於被動型指數基金可能性大。滬深300、中證500、中證紅利等指數進入低估值區間,當下或許是同學們藉助配置型指數工具產品逐步參與權益市場的不錯時點,指數增強型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
指數基金屬於老老實實該幹嘛幹嘛,緊隨指數的一種基金。
而指數增強型基金屬於不甘平庸,力求透過努力超越指數的一種偏主動型指數基金。原理特別簡單,基金經理透過挖掘獲得市場超額收益的因子,從而達到增強效果,但是要長期獲得超額回報,並非易事。
從市場看,在一個有效市場裡,要想獲得超額收益非常困難,原因是:”都是鐮刀,沒有韭菜”。所以,在美股這樣的有效市場中,指數增強基金日子並不好過。
但在A股中恰恰相反,散戶為主,“韭菜多,鐮刀少”,也就是能力強的基金經理要想獲得市場超額收益相對容易,機會更大。
因此從市場整體角度分析,我認為A股未形成熟市場前,指數增強型基金更值得投資。
還是用資料說話,根據這一疑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做過詳細分析,請參考原文。
鑑於指數增強型基金屬於量化基金,我們先來捋捋他們之間的關係。
國內市場上的“量化基金”多指量化管理方式的公募股票型或混合型的股票多頭策略基金。
從投資型別來看,量化投資策略大致可以分為指數增強型、量化對沖型以及主動量化型三種。
量化對沖型基金主要依賴對沖工具,追求優於理財的穩定絕對收益。
主動量化型基金的特點是選股範圍廣、風格及倉位靈活,具有分散投資的優勢,考核絕對收益,注重風險控制。
指數增強型基金最主要的投資目標是獲得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通常情況下80%倉位被動跟蹤標的指數,20%倉位由基金經理支配,目標是獲得超額收益。
指數增強型基金
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一種“佔盡便宜”的基金。為什麼這麼講?
從風險-收益的數量關係評價基金,主動型基金透過選股能力、倉位擇時能力、量化選股能力等方面賺錢alpha收益,靠的是真本事;被動型基金目標是跟隨市場走勢,承擔市場風險獲得的beta收益。
指數增強型基金同時具備了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的優點,基金經理在跟蹤標的指數的同時,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鑑》資料顯示,自然人投資者的交易金額佔2017年交易總額的82.01%,機構佔比僅為14.76%,面對這樣的投資者結構,相信市場有足夠的寬度去尋找不合理定價的機會,具備專業能力的投資機構佔有絕對的優勢,在沒有形成機構對機構廝殺的格局下,獲得超越市場平均回報顯得相對容易。
那麼,真實情況如何?還是用資料說話吧。
指數增強型基金統計
主要跟蹤指數統計
從指數增強產品規模分佈來看,指數增強產品仍以寬基指數為主,滬深300指數(242.33億元)、中證500指數(91.16億元)、上證50指數(125.9億元)。
深圳100R、中證紅利、MSCI中證A股國際通指數進入第二梯隊,未來可期。
規模佔比圖
整體業績情況
113只基金產品中,剔除31只執行未滿1年樣本,選取最近1年資料(2018.01.30-2019.01.30),參考業績指標為:區間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率。基金總數82只,其中62只基金跑贏基準,獲得超額回報,佔比達75%。
資料非常不錯呀,四分之三產品跑贏業績基準,看來都是真增強,對得起觀眾,可喜可賀。
主流指數增強產品業績對比
業績對比規則:
1、剔除執行未滿一年基金;
2、同一基金優選執行時間長、資金規模大產品。
3、選擇基金規模5000千萬以上產品。
滬深300指數增強型基金
滬深300指數增強型基金總計40只產品,按標準剔除後,剩下13只基金參與業績對比, 資料如下圖所示:
表現最差的是景順長城滬深300增強,同時也是資金規模最大的;表現最好的是興全滬深300指數增強,超越基準回報7.86%,資訊比率1.04%;另外富國滬深300增強也是可圈可點,資金規模達58.8億的情況下,業績排名老二。
中證500指數增強型基金
中證500指數增強型基金總計27只產品,按標準剔除後,剩下8只基金參與業績對比, 資料如下圖所示:
入圍的基金中,除表現最差的南方中證500增強A,落後於基準-1.3%,其他基金幾乎跑贏基準;表現最好的是申萬菱信中證500優選增強,跑贏基準5.96%,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緊跟其後。
上證50指數增強型基金
上證50指數增強型基金總計3只,易方達管理的上證50指數A/C份額這兩隻產品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因此同時選入對比。
這三隻產品業績都非常優秀,跑贏基準6.27%-6.57%之間,單純看收益率中海上證50指數增強最優,但是我們從綜合方面考慮,易方達上證50指數A基金規模達107.76億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優秀業績,更值得推薦。
風險分析
1、 指數增強型基金對基金經理的依賴性不亞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持有過程得留意基金經理是否有更換情況;
2、 此類產品基金管理費用普遍高於被動型指數基金,同等業績情況下,選擇抽水少的產品;
3、 受制於基金樣本有限,基金運作時間普遍較短等因素,我們選擇最近一年業績對比,不夠嚴謹,如果經歷過牛熊週期再進行詳細對比,具有更高參考價值。
總結
參考美股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指數增強型基金具備主被動型基金的優點,未來表現整體優於被動型指數基金可能性大。滬深300、中證500、中證紅利等指數進入低估值區間,當下或許是同學們藉助配置型指數工具產品逐步參與權益市場的不錯時點,指數增強型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