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萌媽故事小課堂
-
2 # 囍囍囍888
我認為給不給孩子買名牌,主要是看家庭經濟條件。如果條件允許,孩子也喜歡,那就買唄!畢竟是名牌,質量肯定是好,穿上既舒服,又有面子。但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甚至是有點差,那就不要買了。
我們經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是,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孩子面對現實,而是不顧家庭實際情況,一味地去追求名牌,他怎麼會知道自己是窮人的孩子?又怎麼能夠早當家呢?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老電影《包氏父子》?這部電影講的是老包的兒子包國維,他自小就失去了母親,其父在大戶人家當差多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因此,就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老包省吃儉用也要讓兒子讀書。他好不容易把兒子送到省立志誠中學讀書。可誰知兒子卻不爭氣,整日與紈絝子弟廝混。他一味模仿闊少,追求虛榮,甚至連頭上抹的油也要和闊少的一樣。為此,一生沒做過虧心事的老包竟然為了兒子,去偷東家少爺的頭油。結果呢?兒子因幾門功課不及格而留級,在其父好不容易湊夠了學費時,他又在球賽中受闊少唆使打架傷人,被學校開除,還要罰交五十元醫療費。此時此刻,老包望子成龍的期望成了泡影。
我認為,當今的家長真應該把這部老電影找出來好好看看,領悟其中道理,不要把自己的孩子溺愛成“包國維”!家裡沒有那個條件,卻偏偏喜歡擺闊。其實,家長教育孩子奮發向上,努力學習比什麼都好。不是窮人不該穿名牌,其實我也是窮人,工薪族哪個是富人?我只是覺得,作為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不與他人比穿戴,應該比的是品德,是學習。等他們長大了,成才了,自己會掙錢時,喜歡名牌就使勁穿,沒有人會攔著他。
-
3 # rainbowzhong
這個問題,一方面看家庭情況,另一方面看當時的情形。
看家庭情況很好理解了,耐克阿迪之列的名牌服裝鞋帽,動輒上千,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隨時消費的,尤其是孩子,正值長身體的階段,幾乎每季都要換新,這樣的消費,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真真是承受不來的!
孩子不論在什麼環境下都免不了攀比,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之心很重要。首先要告訴孩子:這些好的物質,並不是孩子本身去賺取的,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努力工作,才換來的。我們將來也可以透過努力工作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於從父母那裡要來的東西,不值得炫耀,只有憑自己的本事換來的東西才更珍貴更有意義。其次,對於物質享受,父母做好表率,孩子也不會覺得那些名牌就有多麼值得追求。父母可以多和孩子探討名牌產生背後的故事,讓孩子們瞭解名牌的來歷,演化,這樣孩子對名牌就不會覺得有多麼神秘了,而會去關注一個品牌發展的歷程和他們經歷的過程,去學習價值的意義,而不是關注表面的光環。
至於看情形,是說可以在孩子有突出表現時獎勵給孩子。好穿的鞋子誰都想要,但是名牌鞋子確實消費不菲,所以,可以在孩子有了突出的表現時,比如成績比上學期有明顯提高,比如他們堅持幫父母做家務,比如他們這個學期一直堅持鍛鍊身體或者一直遵守和父母的約定,回家就先完成作業等等,父母可以作為孩子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繼續保持好的行為習慣(當然,這樣的獎勵除參加競賽類活動外,千萬不要事先許諾:你做好了xxx事就給你買,而是要給孩子意外的驚喜。否則孩子很有可能因為這個獎勵而去做一件事,達到目標後會希望要更好的東西。而且在孩子認為ta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時失去激勵的作用)。
-
4 # 艾悅之洲
給不給孩子買名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經濟原因。如果家裡經濟實力比較強,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給孩子買名牌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相反,家裡條件並不好,但為了滿足孩子的攀比心理,寧可在其他方面省錢也要給孩子買名牌,那就完全沒必要。
二是品質要求。從品牌商品與非品牌商品的品質來看,有品牌,尤其是名牌的產品,其質量、做工、品質上來看,相對更好些。而沒有品牌的商品其整價效比就要差很多。
孩子正處於成長期,所用物品應該在安全性、舒適度上有比較高的要求。品牌商品在這兩點上相對做得更好些。
三是心理需要。如果不想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講究吃穿的習慣,或者不想讓孩子過於追求物質生活,覺得所用物品差不多就行,不去選擇品牌商品也很正常。
是否選擇名牌商品,其實還是看自己的選擇了,選名牌無可厚非,不過度追求就好了。
回覆列表
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個家庭養育一個孩子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除了奶粉尿不溼這類必需品,衣服玩具等這類物品也是大的花銷,究竟應不應該給孩子買名牌物品,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看待。
1.根據經濟情況量力而行有些家庭經濟情況一般,家長自己省吃儉用,寧可自己吃幾個月醃菜,也要攢下錢為孩子買名牌,結果呢,孩子也沒多領父母的情,有的還開口向家長要名牌,這類家長真是太不值了。父母愛孩子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變成盲目的溺愛,同品質的東西不是名牌一樣能用,沒必要因為是名牌就一定滿足孩子,到頭來為了所謂的名牌弄得自己生活都亂套了,實在是不划算。
2.不要盲目囤積名牌孩子能不能穿名牌?能,但我不建議清一色全是名牌,就是說做家長的可以為孩子買個兩三件名牌物品,但不要從此生活中就非名牌不可了,特別是孩子的衣服,孩子生長速度快,衣服或是鞋子更換速度也快,要是每件衣服都要求名牌,不僅經濟上感到吃力,無形中放縱溺愛了孩子,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都不好。
3.禁止攀比心俗話說人靠衣裝,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希望自己衣著光鮮亮麗,這樣能感到自信和開心,但不要因此產生攀比心,認為只有名牌能打扮自己,事實上不是名牌的衣服只要適合自己一樣漂亮,再者除了外表,我們更應該注重心靈美,心靈強大了,氣場也變得強大,內心自信且強大的人穿什麼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