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遺傳病的5種遺傳方式及其特點人類遺傳病的遺傳方式主要有5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和伴Y染色體遺傳。這5種遺傳方式的遺傳特點見表8-3。表8-3遺傳病的遺傳方式遺傳特點例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隔代遺傳,患者為隱性純合體白化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代代相傳,正常人為隱性純合體軟骨發育不全症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隔代遺傳,交叉遺傳,患者男性多於女性色盲、血友病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代代相傳,交叉遺傳,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抗VD佝僂病伴Y染色體遺傳病傳男不傳女,只有男性患者沒有女性患者人類中的毛耳 遺傳方式除了上述5種外,還有兩種遺傳方式有必要在這裡介紹一下:細胞質遺傳和從性遺傳。 細胞質遺傳是由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控制的性狀遺傳方式。與核遺傳不同,不遵循遺傳的基本規律。細胞質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遺傳中,後代總是表現出母本相似的性狀。其原因是受精卵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都是來自卵細胞,即受精卵中的細胞質都是來自母方,父方不提供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只提供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雄配子對此性狀不發生影響。在研究細胞質遺傳時,正交和反交的結果是不同的。如果假定甲品種作父本和乙品種作母本相交定為正交,則以乙品種作父本和甲品種作母本相交則為反交,如果正反交結果不同,可判斷為細胞質遺傳。從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現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象。如綿羊的有角和無角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為顯性,無角基因h為隱性,在雜合體(Hh)中,公羊表現為有角,母羊則無角,這說明在雜合體中,有角基因H的表現是受性別影響的。見表8-4。這種影響是透過性激素起作用的。表8-4基因型公羊的表現型母羊的表現型HH有角有角Hh有角無角Hh無角無角從性遺傳和伴性遺傳的表現型都同性別有著密切的聯絡,但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遺傳方式,伴性遺傳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而從性遺傳的基因位於常染色體上。 2.關於遺傳方式的判斷四句口訣: 常隱:無中生有男女半; 常顯:有中生無男女同; 伴X隱:男多女少隔代現(或有男無女隔代現); 伴X顯:女多男少代代傳。 判斷程式是: 一看是否有女的患病。如有,看男女比例是否大致相等,如相等則為常染色體;如不等,可能為伴X顯。如果沒有女的患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 二看是否“無中生有”,如是則一般為隱性,否則可能是顯性。注意一定要把某一家庭單元作為分析物件,切不可籠統地看。 三看判斷是否正確;即檢驗。 3.關於兩病同在的患病機率計算總結口訣為:兩病同在單獨算,結果相加(減)去重複。
1.人類遺傳病的5種遺傳方式及其特點人類遺傳病的遺傳方式主要有5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和伴Y染色體遺傳。這5種遺傳方式的遺傳特點見表8-3。表8-3遺傳病的遺傳方式遺傳特點例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隔代遺傳,患者為隱性純合體白化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代代相傳,正常人為隱性純合體軟骨發育不全症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隔代遺傳,交叉遺傳,患者男性多於女性色盲、血友病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代代相傳,交叉遺傳,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抗VD佝僂病伴Y染色體遺傳病傳男不傳女,只有男性患者沒有女性患者人類中的毛耳 遺傳方式除了上述5種外,還有兩種遺傳方式有必要在這裡介紹一下:細胞質遺傳和從性遺傳。 細胞質遺傳是由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控制的性狀遺傳方式。與核遺傳不同,不遵循遺傳的基本規律。細胞質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遺傳中,後代總是表現出母本相似的性狀。其原因是受精卵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都是來自卵細胞,即受精卵中的細胞質都是來自母方,父方不提供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只提供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雄配子對此性狀不發生影響。在研究細胞質遺傳時,正交和反交的結果是不同的。如果假定甲品種作父本和乙品種作母本相交定為正交,則以乙品種作父本和甲品種作母本相交則為反交,如果正反交結果不同,可判斷為細胞質遺傳。從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現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象。如綿羊的有角和無角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為顯性,無角基因h為隱性,在雜合體(Hh)中,公羊表現為有角,母羊則無角,這說明在雜合體中,有角基因H的表現是受性別影響的。見表8-4。這種影響是透過性激素起作用的。表8-4基因型公羊的表現型母羊的表現型HH有角有角Hh有角無角Hh無角無角從性遺傳和伴性遺傳的表現型都同性別有著密切的聯絡,但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遺傳方式,伴性遺傳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而從性遺傳的基因位於常染色體上。 2.關於遺傳方式的判斷四句口訣: 常隱:無中生有男女半; 常顯:有中生無男女同; 伴X隱:男多女少隔代現(或有男無女隔代現); 伴X顯:女多男少代代傳。 判斷程式是: 一看是否有女的患病。如有,看男女比例是否大致相等,如相等則為常染色體;如不等,可能為伴X顯。如果沒有女的患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 二看是否“無中生有”,如是則一般為隱性,否則可能是顯性。注意一定要把某一家庭單元作為分析物件,切不可籠統地看。 三看判斷是否正確;即檢驗。 3.關於兩病同在的患病機率計算總結口訣為:兩病同在單獨算,結果相加(減)去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