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土木裝修早知道
-
2 # 一切皆為因果
業主大會有權更換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業主委員會自身未經業主大會授權是不能擅自更換物業公司的。
北京地區正在推廣有北京市住建委開發的“北京業主”APP,已經覆蓋數百個小區,業主可以在軟體上進行投票,共同決策是否更換物業公司,也可以給物業公司打分、好評或者差評。克服了投票難,被物業公司阻撓的情形,可以召開網上業主大會,北京的業主可以下載“北京業主”APP
-
3 # 老段康寧
完全可以,這是小區業主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誰都無法憾動和剝脫,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門必須支援小區業主的自主選擇,業主與物業是僱傭關係,也就聘用關係,雙方合同期滿,任何一方可選擇續約或不續約,這是法律允許和保護的。如果前期合同到期,業委會提出不續聘,物業不得刁難耍橫,賴著不走,屬違法舉動。
-
4 # 鶴城老張
業委會無權直接換物業。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如果要更換物業公司,必須召開業主大會,經三分之二以上業主投票決定才能更換。
-
5 # 使用者3867269919064
完全可以,這些事情沒有什麼了不起,小區的日常維護不是物業的專利,更不是物業公司的獨門技術。只要業主委員會有一個好班子,再有社群的積極配合和支援,沒有做不好的。把小區離退休黨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由業主委員會牽頭,每棟樓一位樓長,每單元兩位正付組長,從物業費之中安排一定的活動費用。再由社群多組織一些宣傳活動,建立起廣大業主愛小區,維護小區的團隊意識,讓大家認識到小區就是我的家,致於細則由大家商定,沒有搞不好的。
廣大業主趕快行動起來,愛護自己的小區,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把自己當成真正的主人翁,不要讓邪惡勢力鑽了空子,拿我們的房子和小區讓他們大把斂財,有這個道理嗎?回答是肯定的、沒有。原因就是我們不團結,給了他們可乘之機。所以業主們大家一定要團結起來以業主委員會為主導,以社群為核心❤把我們自己的家園建設好、管理好,使它真正成為由我們自己說了算的好小區。
-
6 # Tony魚
理論上都是可以的,而且不復雜。
但實際上要填一萬張表格、跑一萬趟來回,找一萬個部門蓋一萬個章。比登天還難。
-
7 # 楓葉zhouze
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沒有業主大會授權,在物業服務合同未到期時,是不能更換物業的。如果物業服務合同到期前三個月,業主委員會可以組織召開業主大會,由業主投票選聘物業服務公司或自主管理。(業主大會可以用召開會議或登門發放表格簽字兩種方式進行)這是法律規定程式。也就是業主委員會沒有權直接換物業。因為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執行機構。與物業公司訂合同要業主大會授權。授權的條件是雙過半。看看物業管理條例吧。我們縣城沒這多麻煩,我上過班的物業公司能直接進小區服務。
-
8 # 費騰正一
我們中國人怎麼了????????難到得了被奴役症嗎?所為物業!就是一個被聘用人員,不滿意,尊照我國勞動法,有關規定,解聘就是了。
回覆列表
1、是否能更換其他物業管理公司?
可以更換!
根據中國《物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業主大會有權決定選聘、解聘物業管理企業。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管理企業之前,建設單位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的,應當簽訂書面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可以約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滿、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應予終止。
2、更換物業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1)小區先成立業主委員會。
(2)如果與物業管理公司的物業管理委託合同已到期,那麼,由業主委員會通知物業管理公司撤出,由業主委員會聘請新的物業管理公司。
(3)如果與物業管理公司的物業管理委託合同尚未到期,那麼,由業主委員會通知物業管理公司解除合同,協商解除合同。如果協商不成,到當地法院起訴,要求解除物業管理合同。判決生效後,再聘請新的物業管理公司。
3、業主在物業管理中的權利及義務概述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1)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服務;
(2)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3)提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4)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5)選舉業主委員會委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6)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7)監督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8)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裝置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9)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裝置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10)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應履行下列義務:
(1)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2)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裝置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3)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4)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6)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