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我是越關
很多人認為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死是因為反對武則天上位,最終被武則天迫害,但實際上武則天當時的權力根本無法和長孫無忌抗衡。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被殺是因為他們影響到了大唐的統治。而程咬金和徐茂公卻過得非常本分,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長孫無忌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一直兢兢業業的輔佐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中位列第一功臣。而且其妹妹長孫氏還嫁給了李世民做皇后,在唐初的大臣中長孫無忌可以說是大權在握。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費盡心思培養的太子李承乾謀反,無奈之下李世民廢黜太子。這時候太子職位空虛,李世民為了爭取這些權臣的齊心協力甚至以自刎相逼,最終在長孫無忌的授意下,眾臣答應擁立了李治為太子。
李世民當然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了長孫無忌隨著權力的增加,權臣的一面也逐漸顯露了出來。臨死的時候,告訴了李治自己把徐茂公(正史名稱李勣)下貶,等李治繼位之後便給他升官,以此來爭取徐茂公的支援。
李治上位後,有人告發長孫無忌謀反,按理論上說,無論這件事有沒有,都需要查證。但是李治卻耍無賴,並沒有審查,而是立刻把告發之人斬首,並且通知了長孫無忌。由此可見李治當時對長孫無忌怕到了什麼地步,作為臣子混到了這個地步也就距離死亡不遠了,
果然,即便李治對如此對待長孫無忌,他也不知收斂。公元653年,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等人密謀反叛,擁立荊州王李元景為帝,不過事情敗露。而長孫無忌卻利用這件事大肆迫害異己,牽連到了諸多無辜之人,這件事徹底的激怒了李治,而長孫無忌也徹底的把自己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廢王立武事件長孫無忌掌握朝廷大權之後,李治也開始著手準備消滅這位囂張跋扈的舅舅。
公元654年,李治繼位已經5年,提拔了很多自己的親信,具有了一定的權威和力量,終於準備還擊。於是提出了廢黜關隴貴族出身的王皇后,立庶族出身的武則天為皇后,以此來打擊長孫無忌一黨。
當李治宣詔長孫無忌、褚遂良、徐茂公、 于志寧等重臣商議此事時,徐茂公以病重為由不肯前來,于志寧畏懼長孫無忌不敢說話。而褚遂良在長孫無忌的授意下言辭激烈的爭辯,於是這次議事不歡而散。
最終李治登門拜訪徐茂公,徐茂公說此事乃陛下家事,臣子不敢參與意見。李治也因次得到了徐茂公的支援。於是李治宣佈廢黜王皇后,改立出身低微的武則天。並且極力打擊以長孫無忌等人代表的關隴貴族,提拔庶族出身的官員。
公元659年,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員已經佔據了朝堂大半,於是李治對長孫無忌等人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利用秀才出身的許敬宗指使他人告發長孫無忌謀反,並且李治再次耍無賴,沒有任何審查就給長孫無忌定罪,將長孫無忌直接流放嶺南。最後許敬宗派人將長孫無忌殺害。
回覆列表
她能上位做皇后,是因為李治需要政治盟友,目的就是扳倒長孫無忌和褚遂良。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歷史形象還是比較好的,但實際上,長孫無忌絕對是權臣了,褚遂良維他馬首是瞻,
李治能做皇帝,一方面是李世民的選擇,另一方面就是長孫無忌的作用了。
長孫皇后三個兒子,太子李承乾、晉王李泰、再就是高宗李治了。李承乾被廢,李泰太強勢,李治最弱,所以,長孫無忌選擇李治,就是因為他夠弱,因為一個弱勢皇帝,權臣的利益才最大化,選李治就是為了專權做準備的。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長孫無忌的官職是“檢校中書令,猶知門下、尚書二省”。中書令是中書省長官,已經是宰相,同時兼門下省、尚書省,這樣就一人獨大了,群相製成了獨相,“三省六部制”的三省,都是他說了算。
長孫無忌上臺後,馬上羅織罪名,處死了宗室裡最有實力的兩個王,吳王李恪和李道宗。
殺了諸侯王,就是為了專權做準備的,因為諸侯王就是為了拱衛皇權的,這等於剪除了李治的羽翼。
在永徽五年,李治召見五品以上官員時,發了一次脾氣,“頃在先帝左右,見五品以上論事,或仗下面陳,或退上封事,終日不絕。豈今日獨無事邪?何公等皆不言也!”官員沒有上書言事,是因為長孫無忌控制著朝堂。
之後又發生了廢王立武的廢后事件,這實際上是皇帝跟權臣的一次較量,這本是皇帝家事,但一直通不過,就是長孫無忌等人不同意,後來李績的支援下才透過的,(所以為什麼要殺李績呢???)
武則天上臺後,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幫助皇帝奪權了,也就是收拾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了。
武則天又不是神經病,喜歡殺人,她沒殺的人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