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郝小微1341

    我愛我家是國內首個室內情景喜劇,以當時的創作模式已經算是在行業裡首屈一指的了,劇中很多情節放到現在來看可能有些淡,但是咋個當時就是一部良心劇。特別貼合實際的一部電視劇,那時候的演員演技都是線上的,而且也沒有其他複雜的東西參雜在裡面,希望今後的情景喜劇可以越做越好!

  • 2 # 雨落電影週刊

    情景喜劇,在印象中最難忘的就是05年,由宋丹丹,文興宇,楊紫,張一山等主演的《家有兒女》,也是在這部劇中認識了宋丹丹,這部喜劇可以說是很多95後孩子們的童年回憶。

    其實早在93年,就有和《家有兒女》類似的喜劇,這就是《我愛我家》

    這也是國內第一部情景喜劇,同樣也是由宋丹丹,文興宇主演,這部電視劇透過北京巷子裡一家六口的快樂生活,再現了那個年代人們與周圍親朋好友,鄰里鄉親的社會斷橫面。

    提到這部電影,導演英達當初的靈感則來自於外國類似的電視劇,他就想把這“洋玩意兒”引進中國,於是就有了《我愛我家》。不負眾望,一經上映就受到媒體的注意,並且受到業內人士和觀眾的一致好評,顧中國版的情景喜劇的由此誕生。

    這部劇作為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至今都很難超越它的高度,光是劇本,就歷時10個月,稍有不合適就會被斃掉,前後刪改多次,至今這種敬業精神很難見了。

    本劇透過宋丹丹扮演的文藝工作者和平日常生活的磕磕絆絆,再現了90年代改革大潮中市井智慧和底層民眾生活的現狀。用幽默,搞笑,滑稽的對白,使人經久難忘,在當時儘管不是黃金時段播出也火爆一時,全國各電視臺瘋狂播出,也在觀眾心中留下了一段難忘的回憶。

    作為情景喜劇的歷程,這樣的經典不應該忘記。

  • 3 # 不羈的電影人

    大型長篇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是眾多人童年的回憶。那時的我們單純,懷著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對裡面的每一個笑點GET到就笑的前仰後合。

    當時我受條件限制,還不知道這個是在攝影棚之類的地方完成的。這部情景喜劇開創了中國情景喜劇之先河,是一個難以逾越之巔峰。從此以往,國內難有此類觸發觀眾情懷的電視喜劇出現。

    能博君(卿)一笑,已屬幸事一件。感謝劇中主創,為我等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能在豆瓣打上9.2分的高分,多少都會有情懷分在內。

  • 4 # 鄭捕頭

    一部喜劇電視劇,過了25年人們還記著它,甚至依然對其中的情節和臺詞津津樂道,這足以證明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持久的生命力。

    1994年的夏天,中國不同地域的電視觀眾先後都看到了《我愛我家》這部有些另類的電視劇。然而20多年過去,不管是導演英達本人還是電視觀眾,都沒能看到全面超越《我愛我家》的中國情景喜劇作品。一種事物出現伊始就到達歷史頂峰,自此20年的表現都在此峰值之下,這儘管有些匪夷所思,卻也有其根源。

    首先從劇本創作來看,常說劇本是一劇之本,放在情景喜劇的創作上更是如此。有機會接觸過《我愛我家》劇本的人都知道,它的劇本幾乎沒有場景介紹和舞臺提示,通篇基本都是一句接一句的臺詞。劇中扮演賈志新的梁天曾經說過,只要照著劇本演,臺詞說出來戲也就演出來了;扮演和平的宋丹丹也曾說,拿到這個劇本基本都不用改,直接演就行。這種幾乎無可挑剔的劇本背後,是本劇文學師梁左和英壯、張越等人的卓越貢獻。作為全劇的文學師,梁左不僅貢獻出很多自己用心創作的作品,還對其他人的作品進行加工潤色,使之語言風格統一。

    其次是演員的搭配和表演。先看主演,宋丹丹接演《我愛我家》時早已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喜劇女明星,梁天也因為多部影視劇喜劇角色的出演為觀眾認可,戲份最多的老傅的扮演者文興宇雖然不算熟臉,但憑藉多年的導演和表演經驗,很快也得到肯定。其他如楊立新和沈暢,也都是有著豐富表演經驗的演員。梁天自認為自己在這部劇中達到了自己表演生涯的巔峰,宋丹丹儘管後來不斷接演新的喜劇,但總會讓人多少看到和平的影子,文興宇其後多年更是操著老傅的招牌聲調飾演了不同的老年人。有時甚至難以想象,如果換作另外的演員來演這三個角色,《我愛我家》還會不會成為喜劇經典。

    再看參演本劇的客座明星,葛優、姜文、李雪健、王志文、江珊、濮存昕、何冰、蔡明、韓影……《我愛我家》不僅發掘出一些當時還默默無聞但其後聲名大噪的喜劇演員,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拉來不少當年已名聲大振的一線明星,而且不僅限於喜劇明星,讓觀眾看到演員的另一面。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演員都不是單純為了錢而參演《我愛我家》,因為連主演的酬金都不高,客串明星自不用說。用本劇副導演林叢的話說,《我愛我家》這部戲演員搭得特別紮實。紮實的意思,大概是最為合適的演員,演了最為合適的戲。

    再次,年輕的導演英達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儘管英達多年來在不同場合總是強調《我愛我家》中梁左最為重要,這部戲也是梁左的戲,包括他在內劇組的人都是幫忙的,但如果只有劇本上的白紙黑字,而沒有導演的精心編排,《我愛我家》呈現出來也可能是另外一種樣子。當年全劇組只有英達親眼見過美國情景喜劇的拍攝,他有多年的表演經驗和領悟,其本人又對幽默有深刻而獨到的體會,才將全劇各部門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得梁左等人創作的劇本能夠立體起來,呈現出來。

    另外20多年後人們依然對《我愛我家》念念不忘,大有懷舊和珍惜的意味在裡面。全劇展現的是一個大家庭的故事,這個家庭裡的成員像極了我們當年的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缺點,但這些缺點並不令人討厭,反而會讓人感覺真實而更願意接近他們。現在祖孫三代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情況,已經不再像當年那麼普遍,當代人獲得更多自我空間的同時,也失去了一些什麼,這些東西或許總可以在重溫《我愛我家》時找到。

    不耍貧嘴,不灑狗血,讓人自然而然地笑,笑後也許還能有所回味,遺憾的是,《我愛我家》之後我們再也難以找到這樣一部情景喜劇了。按常理來說這也是不太正常的。中國正進入一個都市化程序加快的階段,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而情景喜劇正是擅於收集這些故事並進行藝術化反映的絕佳形式,但時至今日,它幾乎缺席了。

    情景喜劇是一個大工程,完全依賴個人很難成功。我們憧憬著中國情景喜劇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孤膽槍手2:重灌上陣》遊戲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