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
2 # 超級阿鄭
免疫系統不會下降吧!氣溫過低的話會。
氣溫太高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是產生中暑以及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人體在過高環境溫度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內熱蓄積,導致中暑。 中暑按發病症狀與程度,可分為:熱虛脫,是中暑最輕度表現,也最常見;熱輻射,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導致下肢血管擴張,血液淤積,而發生昏倒;日射病是由於長時間暴曬,導致排汗功能障礙所致。 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在高溫潮溼無風低氣壓的環境裡,人體排汗受到抑制,體內蓄熱量不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處於緊張狀態,悶熱還可導致人體血管擴張,血液粘稠度增加,易發生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30℃是最舒服的,這樣的溫度人體會感到涼熱適中。
如果在33℃這樣的溫度下連續工作兩三個小時,作為人體“空調”的汗腺就會開始啟動,並透過微微涔汗散發所蓄積的體溫。
到了35℃時,淺靜脈就會出現擴張現象,面板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迴圈加速。這時對於個別年老體弱散熱不良者來說,需要進行區域性降溫,以免出現不良症狀。
身體開始報警的溫度是36℃。這個時候,人體會透過蒸發汗水,散發熱量進行“自我冷卻”,此時身體已拉響報警。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大約排出5升汗液,可帶走15克鈉,50毫克維生素C及其他礦物質,血容量也隨之減少。因此人體需要及時補充含鹽、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飲料,以防電解質出現紊亂現象。
38℃時,人體的多個臟器將參與降溫活動。當氣溫升至這個溫度時,人體透過汗腺排汗已難以保持正常體溫,肺部會急促“喘氣”撥出熱量,心跳速度隨之加快,輸出比平時多60%的血液至體表,參與散熱。此時,各種降溫措施、心臟藥物保健及治療等措施務必要到位。
39℃是個危險的數字。這時人體的汗腺瀕臨衰竭。儘管汗腺疲於奔命地工作,但可能會無能為力,很容易出現心臟病猝發的危險。
當氣溫達到40℃時,人體此時的大腦將會顧此失彼。這樣的高溫已經直逼生命中樞,以致出現人頭暈眼花、站立不穩等現象。這時,必須要立即轉至陰涼地方或藉助較好的降溫措施進行降溫。
41℃已經到了嚴重危及生命的高溫。此時,排汗、呼吸、血液迴圈等一切能參與降溫的器官,在開足馬力後已經處於強弩之末的狀態。特別是對於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來說,更要高度注意。
-
3 # 傑森剪輯影視
人體免疫力是預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線,免疫力強了,做到百病不侵也不在話下。可是現在人人都是工作學習繁忙、生活壓力大,導致免疫力下降。怎樣提高免疫力呢? 1、高質量的睡眠 高質量的睡眠可促進人體產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進白血球增多,同時加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可以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因此,高質量的睡眠可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秋季養生。 2、樂觀的情緒 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很大,這種壓力會使人體產生一種抑制因子,這種抑制因子會直接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工作,所以人們要學會調節情緒,在輕鬆快樂中工作和學習,利用這種樂觀情緒提高免疫力。 3、限制酒量 過量的飲用酒會直接危害到肝臟和脾臟,當血液中的酒精度過高時,定會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建議大家少喝酒,即便是葡萄酒,每天1杯即可。 4、適量運動 研究表明,運動不僅可以使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而且還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從而增強免疫力,運動也不一定要做一些特別劇烈的活動,例如爬樓梯、餐後散步也是不錯的。 5、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影響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力,因此,建議大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6、學會利用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微生態製劑,對提高免疫力效果還不錯呢,例如常見的腸道雙歧桿菌可刺激身體內的淋巴細胞分裂增殖,產生多種抗體,加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還可消除各種外來的致病微生物。 7、維持體溫在36.5度以上 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特別秋冬,感冒的人很多,正式因為溫度下降,人體變冷,從而引起各種異常病症,所以,維持正常的體溫是秋季養生的重要前提。 8、保證營養均衡 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最重要的莫過於吃得健康,很多人吃東西,只考慮好不好吃、吃不吃的飽,卻很少人能靜下來想一想這種飲食搭配合不合理?因此每餐飯都要保證能吃一些蔬菜水果,保證飲食多樣化,不要固定的吃一些食物,造成營養偏廢。
回覆列表
這個命題好像有問題。
免疫力,恐怕是與氣溫的升高降低都有關係。或者說,與人適應的氣溫發生變化有關係。
氣溫升高,如果身體的調節力不適應,那就會導致身體整體熱量增加,人會出現“熱”的反應,多喝水,多出汗,而且一部分腸道細菌的活躍度上升,腸道菌群分佈發生變化,其產出物也會變化,身體也就隨之改變。
氣溫降低也會有這個過程。
身體不適應,就可能生病。
病沒有好徹底,就可能多次復發。我們說免疫力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