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反抗者——田小娥
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田小娥的形象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作為一個飽受封建男權摧殘的女性,作者賦予田小娥以複雜的人物內涵。她有著作為女性的美麗、多情、善良的一面;也有著大膽、性惡的一面。她敢於大膽地去反抗封建男權社會,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生活。但由於其自身思想的侷限性,她以“性”作為反抗男權社會的方式具有明顯的盲目性,最終淪為了男權社會里的一個犧牲品。
首先,田小娥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一位秀才。正是她的父親把自己的女兒推進了火堆——把田小娥嫁給了“六十多歲的快奔七十”的郭舉人做妾。田小娥名義上是郭舉人的小妾,但是實際上是郭舉人的性奴隸和隨意使喚的婢女。她像奴隸一樣在白天為全家洗衣做飯,到了晚上除了充當郭舉人發洩慾望的性奴隸還要為郭舉人充當“泡棗”延年益壽的工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田小娥的這段婚姻是所有女性的噩夢。
其次,田小娥是一位正常的女性,她有追求愛情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作為一個美麗的女人,作者寫道:“小女人正在窗前梳理頭髮,黑油油的頭髮從肩頭攏到胸前,像一條閃光的黑緞,小女人舉著木梳從頭頂攏梳的時候,寬寬的衣袖就倒撒到肩胛處,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青春年少的她自然無法忍受這種物化了的毫無生氣的生活模式。所以田小娥在遇到黑娃時,不顧一切地投進了黑娃的懷抱。馬斯洛告訴我們:“從人性的角度看,性愛是一個人作為個體生存的動物性本能,它是生命第一需要。”而田小娥與黑娃的偷情最初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生理需求中“性”這個最低層次的需要,而到了後來她的確是愛上了黑娃,想要和黑娃建立起一個幸福家庭。但是傳統的封建禮教絕不會讓這種奢望成為現實,一個普通婦女對愛的追求是當時的封建男權社會所不能容忍的。在偷情敗露後,田小娥成為一個千夫所指,萬人唾棄的淫婦。先是郭舉人把她休回了家,而後田小娥的父親田秀才也認為自己的女兒使自己的顏面盡失,託親告友“要早早地把這個丟臉喪德的女子打發出門,像用鐵鍬剷除拉在庭院裡的一泡狗屎一樣急切。”田小娥和黑娃回到所謂的“仁義白鹿村”中,她作為黑娃妻子的地位當然也是不會得到自己公公鹿三和族長白嘉軒等男權者承認的。可憐的田小娥被大家看成了一個“不守貞節的爛女人”。她不能祭祖,不能回家,只能另立門戶和黑娃一起在村外的小破窯洞裡生活。而如願與自己喜愛的黑娃結合的田小娥本應得到幸福,可這樣的愛情和婚姻是傳統封建禮教所不能容忍的,一個失去貞節有辱門風的女人等待她的只有人們的鄙夷和謾罵。黑娃參加農會失敗帶給小娥的是更殘酷的災難,田小娥先是做了政治的犧牲品,被吊在高芉上實施了墩刑,後來田小娥為了求鹿子霖放過黑娃,不惜以性為代價被鹿子霖佔有。此後她為了生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以自己的身體換取庇護和生存空間。為了生活下去這個女人不得不處於受辱的地位。她被鹿子霖利用當做報復白嘉軒的工具,讓她去勾引白孝文,從而田小娥自己把自己逼到了一個更加卑賤的境地,周圍的人更加堅信田小娥確實是一個“爛女人”,是“一個婊子”,是“惡”的代名詞。令人心酸的是,田小娥真正地意識到自己害了別人時,她的良心並沒有泯滅,反而產生了悔恨之意。就是這樣一位善良的女人,“後來,白孝文墮落成一個乞丐,她反而對白孝文更好,用善良和軟弱的方式喪失自我,不計道德底線地同情比自己更加不幸的人加深了她的悲劇感。”
再次,雖然田小娥衝破了傳統世俗的觀念,去追求自己的真愛,這種為愛犧牲的精神是同時期許多女性所不能夠做到的。田小娥的反抗,是在爭取自己的幸福,但在封建男權社會的重壓下田小娥被摒棄、被唾罵。這個原本善良的女人開始用自己的肉體作為武器一步步地走向墮落,用“性”這種原始的方式去宣洩自我對於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反抗。她陷害狗蛋,和鹿子霖設計勾引白孝文,最終這個原本美麗、善良、溫柔的女人走向了“惡”的一面。田小娥最後是被自己最愛的黑娃的父親鹿三給殺害了。小娥的鬼魂在極端的仇恨中走上了復仇的道路。她變身女鬼將整個世界放在了自己對立的位置上。她的鬼魂附身於鹿三,向人們訴說自己的不幸,控訴著這個男權社會。以至於田小娥走上極端在白鹿原發起瘟疫,希望用仇恨的力量去毀滅這個吃人的封建男權社會。但我們看到在強大的傳統勢力面前,一個弱女子即使是變成了厲鬼也還是那麼的勢單力薄,田小娥的反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小娥最終被以白嘉軒為首的封建男權勢力壓在了塔下永世不得翻身。這座塔象徵了封建宗法勢力的勝利,但這座高塔卻讓小娥以物體的形式重新聳立在白鹿原大地上,控訴著她的坎坷與不幸,指控著封建禮教的虛偽與暴行。
最後,小說中田小娥的悲劇命運根源是很值得我們探討的。她作為一箇舊時期女性,對待壓迫也有自己的反抗方式——用性去報復。但這僅僅是最淺層次的出於自己的本能所驅使的最原始的反抗方式。她的思想和受教育情況決定了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根本地擺脫受欺凌的生活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實現女性的人生價值。田小娥作為舊時期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典型婦女,從一開始她就沒有從深層次去考慮為什麼自己的命運如此悲慘,為什麼會被人奴役。所以她的反抗也就帶有明顯的盲目性。她在思想上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和封建倫理道德做鬥爭,而是僅僅停留在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狀態下的一種被動的反抗。同時在反抗方式上也沒有系統的理論為依託,而是採用了簡單、原始的“性”來作為一種反抗的工具。
當“傳統觀念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的思想當中,而這種意識形態具體體現在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教育、倫理道德等方面,它成了人們共同遵循的一種潛規則”。 田小娥用自己的身體去作為反抗這個封建男權社會的工具,那麼她顯然觸犯了這種人們意識裡的潛規則,所帶來的結果只能是全體社會成員對她的摒棄。這種以自我墮落為代價的反抗方式使田小娥自身一步一步地走向自我毀滅。透過田小娥悲劇的一生告誡現代女性,應該從思想深處發掘,摒棄頭腦中的腐朽思想。用理性的方式去追求女性自我價值,實現人生目標。而不能透過簡單盲目的方式去報復社會,那樣只會使自我走向毀滅。
盲目的反抗者——田小娥
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田小娥的形象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作為一個飽受封建男權摧殘的女性,作者賦予田小娥以複雜的人物內涵。她有著作為女性的美麗、多情、善良的一面;也有著大膽、性惡的一面。她敢於大膽地去反抗封建男權社會,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生活。但由於其自身思想的侷限性,她以“性”作為反抗男權社會的方式具有明顯的盲目性,最終淪為了男權社會里的一個犧牲品。
首先,田小娥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一位秀才。正是她的父親把自己的女兒推進了火堆——把田小娥嫁給了“六十多歲的快奔七十”的郭舉人做妾。田小娥名義上是郭舉人的小妾,但是實際上是郭舉人的性奴隸和隨意使喚的婢女。她像奴隸一樣在白天為全家洗衣做飯,到了晚上除了充當郭舉人發洩慾望的性奴隸還要為郭舉人充當“泡棗”延年益壽的工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田小娥的這段婚姻是所有女性的噩夢。
其次,田小娥是一位正常的女性,她有追求愛情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作為一個美麗的女人,作者寫道:“小女人正在窗前梳理頭髮,黑油油的頭髮從肩頭攏到胸前,像一條閃光的黑緞,小女人舉著木梳從頭頂攏梳的時候,寬寬的衣袖就倒撒到肩胛處,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青春年少的她自然無法忍受這種物化了的毫無生氣的生活模式。所以田小娥在遇到黑娃時,不顧一切地投進了黑娃的懷抱。馬斯洛告訴我們:“從人性的角度看,性愛是一個人作為個體生存的動物性本能,它是生命第一需要。”而田小娥與黑娃的偷情最初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生理需求中“性”這個最低層次的需要,而到了後來她的確是愛上了黑娃,想要和黑娃建立起一個幸福家庭。但是傳統的封建禮教絕不會讓這種奢望成為現實,一個普通婦女對愛的追求是當時的封建男權社會所不能容忍的。在偷情敗露後,田小娥成為一個千夫所指,萬人唾棄的淫婦。先是郭舉人把她休回了家,而後田小娥的父親田秀才也認為自己的女兒使自己的顏面盡失,託親告友“要早早地把這個丟臉喪德的女子打發出門,像用鐵鍬剷除拉在庭院裡的一泡狗屎一樣急切。”田小娥和黑娃回到所謂的“仁義白鹿村”中,她作為黑娃妻子的地位當然也是不會得到自己公公鹿三和族長白嘉軒等男權者承認的。可憐的田小娥被大家看成了一個“不守貞節的爛女人”。她不能祭祖,不能回家,只能另立門戶和黑娃一起在村外的小破窯洞裡生活。而如願與自己喜愛的黑娃結合的田小娥本應得到幸福,可這樣的愛情和婚姻是傳統封建禮教所不能容忍的,一個失去貞節有辱門風的女人等待她的只有人們的鄙夷和謾罵。黑娃參加農會失敗帶給小娥的是更殘酷的災難,田小娥先是做了政治的犧牲品,被吊在高芉上實施了墩刑,後來田小娥為了求鹿子霖放過黑娃,不惜以性為代價被鹿子霖佔有。此後她為了生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以自己的身體換取庇護和生存空間。為了生活下去這個女人不得不處於受辱的地位。她被鹿子霖利用當做報復白嘉軒的工具,讓她去勾引白孝文,從而田小娥自己把自己逼到了一個更加卑賤的境地,周圍的人更加堅信田小娥確實是一個“爛女人”,是“一個婊子”,是“惡”的代名詞。令人心酸的是,田小娥真正地意識到自己害了別人時,她的良心並沒有泯滅,反而產生了悔恨之意。就是這樣一位善良的女人,“後來,白孝文墮落成一個乞丐,她反而對白孝文更好,用善良和軟弱的方式喪失自我,不計道德底線地同情比自己更加不幸的人加深了她的悲劇感。”
再次,雖然田小娥衝破了傳統世俗的觀念,去追求自己的真愛,這種為愛犧牲的精神是同時期許多女性所不能夠做到的。田小娥的反抗,是在爭取自己的幸福,但在封建男權社會的重壓下田小娥被摒棄、被唾罵。這個原本善良的女人開始用自己的肉體作為武器一步步地走向墮落,用“性”這種原始的方式去宣洩自我對於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反抗。她陷害狗蛋,和鹿子霖設計勾引白孝文,最終這個原本美麗、善良、溫柔的女人走向了“惡”的一面。田小娥最後是被自己最愛的黑娃的父親鹿三給殺害了。小娥的鬼魂在極端的仇恨中走上了復仇的道路。她變身女鬼將整個世界放在了自己對立的位置上。她的鬼魂附身於鹿三,向人們訴說自己的不幸,控訴著這個男權社會。以至於田小娥走上極端在白鹿原發起瘟疫,希望用仇恨的力量去毀滅這個吃人的封建男權社會。但我們看到在強大的傳統勢力面前,一個弱女子即使是變成了厲鬼也還是那麼的勢單力薄,田小娥的反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小娥最終被以白嘉軒為首的封建男權勢力壓在了塔下永世不得翻身。這座塔象徵了封建宗法勢力的勝利,但這座高塔卻讓小娥以物體的形式重新聳立在白鹿原大地上,控訴著她的坎坷與不幸,指控著封建禮教的虛偽與暴行。
最後,小說中田小娥的悲劇命運根源是很值得我們探討的。她作為一箇舊時期女性,對待壓迫也有自己的反抗方式——用性去報復。但這僅僅是最淺層次的出於自己的本能所驅使的最原始的反抗方式。她的思想和受教育情況決定了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根本地擺脫受欺凌的生活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實現女性的人生價值。田小娥作為舊時期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典型婦女,從一開始她就沒有從深層次去考慮為什麼自己的命運如此悲慘,為什麼會被人奴役。所以她的反抗也就帶有明顯的盲目性。她在思想上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和封建倫理道德做鬥爭,而是僅僅停留在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狀態下的一種被動的反抗。同時在反抗方式上也沒有系統的理論為依託,而是採用了簡單、原始的“性”來作為一種反抗的工具。
當“傳統觀念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的思想當中,而這種意識形態具體體現在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教育、倫理道德等方面,它成了人們共同遵循的一種潛規則”。 田小娥用自己的身體去作為反抗這個封建男權社會的工具,那麼她顯然觸犯了這種人們意識裡的潛規則,所帶來的結果只能是全體社會成員對她的摒棄。這種以自我墮落為代價的反抗方式使田小娥自身一步一步地走向自我毀滅。透過田小娥悲劇的一生告誡現代女性,應該從思想深處發掘,摒棄頭腦中的腐朽思想。用理性的方式去追求女性自我價值,實現人生目標。而不能透過簡單盲目的方式去報復社會,那樣只會使自我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