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一個嶄新的概念——“核心素養”是我們教育教學實踐中最熱門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今天,這個概念體系正在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釋出,對中國教育來說,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也是適應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提升中國教育國際競爭力、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從根本上來說,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就是要解決“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這既關係到國家的總體發展,也關係到千家萬戶和學生個人的成長,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思考。
那麼“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我將它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②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④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 ;
⑤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
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透過學校教育而獲得。核心素養是作為客體側面的教育內容與作為主體側面的學習者關鍵能力的統一體而表現出來的。因此,核心素養不是先天遺傳,而是經過後天教育習得的。這樣一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全新的展現落實在學校教育上來了,需要每個教師去實踐,落腳點就在於每個課堂。那麼核心素養如何融入課堂教學呢?
我想應著重抓好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學習目標需要轉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核心”是關鍵能力提高和必備品格形成。這是學生學習素養和關係素養的兩個方面。
學習素養包括學習的願望和主動學習的動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資訊處理能力,其中學習興趣即學習動機素養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學習素養顯然是最重要的任務。關係素養主要涵蓋人格與心理、生理以及品質與品德兩大方面,前者主要指與自身的關係素養,要求學生能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能自我規劃、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質;而後者主要指與他人的關係素養,要求學生有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有溝通意識和交流能力,有國家認同、國際視野、社會公德、社會責任,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觀,自覺關心生態與保護環境等。
二、課堂教學方式要情境化、活動化,學會講故事。
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境,如果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境缺失,學生就不能在知識與現實生活間建立起聯絡。情境化教學是啟發引導的必要條件,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也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
在實踐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因此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式的教學方式。例如我校的大河源課程之走進博物館綜合實踐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等,讓學生將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聯絡起來,透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這些活動體現了學科特點,可以更好地實現“核心素養”下的培養目標。
三、學生學習方式,要從以往的被動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轉型。
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有的教學必須圍繞學生自主學習產生問題、自主或合作解決問題為主線去設計,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知識結構。而學生採用不同學習策略,自主以解決簡單問題,合作以解決複雜問題,透過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每個學生都有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完善所需的核心素養。
探究式學習方式是學習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學生必須活學活用學科知識和技能,在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深入培養各項相關的核心素養,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養成。
四、課堂教學評價,要向培養人的核心素養的評價角度不斷拓展。
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圍繞學科知識的掌握展開,忽視了學生作為人的重要意義,而一個具備“核心素養”的人與單純的“考高分”並不能畫等號。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評價將走向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的方向,使“評價促進人的發展”這一理念變得更為突出。
五、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是要把教學中心由“教”轉向“學”。教師的重要作用體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之上,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開展“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以學生學習為主線,關注學生問題生成、實踐、操作、思維轉化、問題解決的全過程,指導並促進他們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進行學習探索,進而形成獨立思考、實踐和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放手讓學生自學。
六、要積極倡導原生態的教學。
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以知識授受為任務和以“記—練—考”為特徵的教學方式、模式,這種教學幾乎把思維都剪輯和閹割了,學生沒有多少再思維的意義和含量。要把原生態的核心性的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面對原生態的問題情境和文字本身,從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態的思維介入。
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核心素養的實施必將緊跟國家發展的步伐不斷探索,不斷完善,這對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挑戰。我們廣大教師願意接受這個挑戰,承擔起這個光榮使命,成就我們教育理想的守望與踐行
核心素養也不是各門學科知識的總和,它是支撐“有文化教養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煉或精神支柱。決定這種核心素養形成的根本要素,在於教育思想的進步與教育制度的健全發展。
當下一個嶄新的概念——“核心素養”是我們教育教學實踐中最熱門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核心素養”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今天,這個概念體系正在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釋出,對中國教育來說,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也是適應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提升中國教育國際競爭力、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從根本上來說,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就是要解決“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這既關係到國家的總體發展,也關係到千家萬戶和學生個人的成長,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思考。
那麼“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我將它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②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④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 ;
⑤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
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透過學校教育而獲得。核心素養是作為客體側面的教育內容與作為主體側面的學習者關鍵能力的統一體而表現出來的。因此,核心素養不是先天遺傳,而是經過後天教育習得的。這樣一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全新的展現落實在學校教育上來了,需要每個教師去實踐,落腳點就在於每個課堂。那麼核心素養如何融入課堂教學呢?
我想應著重抓好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學習目標需要轉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核心”是關鍵能力提高和必備品格形成。這是學生學習素養和關係素養的兩個方面。
學習素養包括學習的願望和主動學習的動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資訊處理能力,其中學習興趣即學習動機素養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學習素養顯然是最重要的任務。關係素養主要涵蓋人格與心理、生理以及品質與品德兩大方面,前者主要指與自身的關係素養,要求學生能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能自我規劃、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質;而後者主要指與他人的關係素養,要求學生有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有溝通意識和交流能力,有國家認同、國際視野、社會公德、社會責任,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觀,自覺關心生態與保護環境等。
二、課堂教學方式要情境化、活動化,學會講故事。
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境,如果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境缺失,學生就不能在知識與現實生活間建立起聯絡。情境化教學是啟發引導的必要條件,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也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
在實踐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因此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式的教學方式。例如我校的大河源課程之走進博物館綜合實踐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等,讓學生將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聯絡起來,透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這些活動體現了學科特點,可以更好地實現“核心素養”下的培養目標。
三、學生學習方式,要從以往的被動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轉型。
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有的教學必須圍繞學生自主學習產生問題、自主或合作解決問題為主線去設計,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知識結構。而學生採用不同學習策略,自主以解決簡單問題,合作以解決複雜問題,透過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每個學生都有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完善所需的核心素養。
探究式學習方式是學習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學生必須活學活用學科知識和技能,在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深入培養各項相關的核心素養,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養成。
四、課堂教學評價,要向培養人的核心素養的評價角度不斷拓展。
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圍繞學科知識的掌握展開,忽視了學生作為人的重要意義,而一個具備“核心素養”的人與單純的“考高分”並不能畫等號。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評價將走向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的方向,使“評價促進人的發展”這一理念變得更為突出。
五、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是要把教學中心由“教”轉向“學”。教師的重要作用體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之上,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開展“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以學生學習為主線,關注學生問題生成、實踐、操作、思維轉化、問題解決的全過程,指導並促進他們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進行學習探索,進而形成獨立思考、實踐和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放手讓學生自學。
六、要積極倡導原生態的教學。
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以知識授受為任務和以“記—練—考”為特徵的教學方式、模式,這種教學幾乎把思維都剪輯和閹割了,學生沒有多少再思維的意義和含量。要把原生態的核心性的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面對原生態的問題情境和文字本身,從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態的思維介入。
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核心素養的實施必將緊跟國家發展的步伐不斷探索,不斷完善,這對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挑戰。我們廣大教師願意接受這個挑戰,承擔起這個光榮使命,成就我們教育理想的守望與踐行
核心素養也不是各門學科知識的總和,它是支撐“有文化教養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煉或精神支柱。決定這種核心素養形成的根本要素,在於教育思想的進步與教育制度的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