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靈機先生講國學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因為這句話愛上了大學這本書。講的實在是太好了。講出來一個大丈夫應該做的事。是男人就該這樣做。

  • 2 # 亙古國畫石

    像驢子一樣的生活——《百年孤獨》

    “就在那邊,在河的另一邊,各種魔法機器應有盡有,而我們卻還像驢子一樣生活。”

    這句話說出了現有社會的一種現象。現在的機器應有盡有,而我們就像驢子一樣的生活。

    我們為什麼要像驢子一樣的生活?

    為什麼不打破常規,積極開拓另一種生活呢,驢子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是驢子。

    驢子是可悲的,在它的世界裡,永遠不知道為什麼要來到這世間,永遠被矇在鼓裡,永遠被操控。

    或許我們就是驢子。

    如何做一隻不安分的驢子?

    不要相信眼睛看到的一切,要學會掙脫韁繩。要拿起我們的思想去打破一切,要有勇敢的心,想信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跳出自己的思想束縛,不要認為自己是驢子,完成驢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 3 # 傻妞的書評影視世界

    還記得看過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哭泣的駱駝”這一章時,竟然把自己當時的心看的空蕩蕩溼漉漉的。

    書中寫到“開啟臨街的木板窗,窗外的沙漠,竟像冰天雪地裡無人世界般的寒冷孤寂,突然看見這沒有預期的淒涼景緻,我痴痴地凝望著這渺渺茫茫的無情天地,忘了身在何處。是的,總是死了,真的死了,無論是短短的幾日,長長的一生,哭、笑、愛、憎,夢裡夢外,竟都有它消失的一日。潔白如雪的沙地上,看不見死去的人影,這連夜晚的風,都沒有送來他們的嘆息”

    整章讀完,就像一個人行走於書裡的字裡行間中,每個字每個標點每個符號都迎面撲來打的我手足無措,又像是一個人跋涉在風雨中,一路的努力一路的摸索,突然間雲開霧散太陽已經升起,而我卻找不到了前行的方向。

    其實自己是一個慢熱的人,對於人對於書對於物,開始總會有些排斥有些疏冷,因為我怕進入我怕別離我更怕自己會捨不得,因為愛著所以一直都怕著,但小小的觸角卻總是在不經易間就伸出,只到徹底的開放包容放下,也知道於人於書於物都是註定會告以段落,而我的心卻久久不能釋快,那段失落那段空白那段溼淋淋的心情會久久包圍著自己,我想自己是敏感而多情的,雨過了,那隻小小的蝸牛爬在雨漬浸泡過的路上,走過留下了這道長長的痕跡!

  • 4 # 蘭質蕙欣閱讀成長

    一本書可“愛”的書,通常讓人心動的話不止一段。更多情況,是因為一段話,去看一本書。然後因為一段又一段話,愛上一本書。

    比如最近剛剛看過的《山海經密碼》,吸引我看下去的,是商隊首領羿之斯從荒原裡救了兩個少年,他給屬下解釋為什麼要繞路去救這兩個人:

    “數十年間,不知多少人冒險進入(大荒原),但凡結伴遇險的,臨危相害,不知多少,而自始至終能夠互相扶持的,四公見過多少?”

    ……

    蒼長老默思良久,才慢慢說道:“見過兩次,三十三年前一次,十年前一次。” “五十六年兩見,可知稀罕。那麼為救一個路人而自陷危難,始終不棄,這樣的人蒼公見過多少?” “一個也沒有。” “這個少年卻是為了救一個陌生人而令自己陷身死地!”羿之斯頓了一頓說,“所以,我認為救這樣一個孩子,別說繞道三十里,就是繞道三百里也值得。”

    這一段話,頓時讓人感覺男一男二男N既可愛又可敬,而且讓人覺察到,這是一個三觀很正,情節很武俠的故事,讓人忍不住想繼續看下去。

    男一男二的這種人設,在後面還有更精彩的描述。

    敵人為了陷害男二江離,把好好一片土地變成了沙漠,寸草不生。江離怒了,耗自己的生命種出扶桑樹,還喚來雨水滋潤大地。

    江離手一甩,飛揚的長髮暴射出千萬道光芒,在風中化作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顆種子,怒雷一震,千千萬萬的種子隨風飄揚,隨雨入土;烏懸呆住了,他突然明白眼前這個少年根本沒興趣對付自己,他做這麼多動作,為的僅僅是給這片被自己烤焦了的大地重新植入生機。

    敵人就自己在背後,他卻一心想讓大地恢復生機!這一段話真正讓我愛上《山海經密碼》這部書,就像當初愛上《琅琊榜》一樣。

    一本書就像一個人,人既無完人,書也無完書。

    一本書裡,能有一句話、一段話讓你心動,讓你震撼,也就不枉費你讀它一場。

  • 5 # 無偽雜談

    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最後勝利為什麼是中國的呢?根據在什麼地方呢?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

    這段文字是毛主席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講演的一部分,題目為“論持久戰”。

    這是收錄在《毛澤東選集》裡的一篇文章。對於90後的我來說這本書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以前聽老師講過這本書,陌生是從來就沒真正見過這本書,閱讀過這本書的內容,教材裡面沒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裡也沒有。

    這本書是我在一箇舊書店買回來的,當時一翻就翻到了文章開頭的那段話,我是個歷史愛好者一看到這“論持久戰”就來了興趣,於是一口氣把它看完了。

    看完之後非常佩服毛主席的戰略眼光,要知道這篇文章是1938年發表的,在那時毛主席就已經預測到了戰爭的結果那就是日本必敗,中國必勝,但不是速勝是經過持久戰來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以達到戰爭的勝利。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和世界局勢的。

    文中對於這個觀點做出了詳細的,深刻的分析。有理有據充分的預判了戰爭的走勢,有力駁擊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確立了我軍抗日戰爭的總體方針。正是由於這些獨到深刻的見解讓我買下當時店裡僅有的兩本毛選一、二卷。

    這兩本《毛澤東選集》講了從土地革命到抗日戰爭時期的許多重要事件和闡述眾多的革命理論。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結合實際情況看問題,絕不能照抄照搬別人的東西。例如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他提出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於是有了“農村包圍城市”的著名理論。

    可以說這些方法論放到現在也是不過時的,我們各個領域要想創造出好的作品不都得結合實際嗎。

    所以我推薦大家去看看這套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適合初學者的平價護膚品和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