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21751588965

    人和動物有一個特殊的區別,就是大多數動物幼崽往往一生下來就可以自由活動,而人類幼崽則需長期哺育之後才能脫離父母獨立生存。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這個問題是無解的,直到近代生理學飛速發展,一些研究者才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人類之所以生下來幼小虛弱,是因為每個嬰兒都是半成品。現代研究普遍認為,人是由古猿進化來的,而進化的關鍵就在於直立行走,但直立行走需要付出代價,科學家對比一些猿類動物發現,人類的盆骨比例短而寬,且成碗或者盆狀。這是因為人類的祖先還沒學會直立行走時,身體的重量會均勻地分佈在脊椎和四肢,而一旦人類站起來,身體的重量就會由脊椎匯入下肢,這時候盆骨就非常重要,只有盆骨變得又短又寬,才能合理承擔身體重量。短而寬的盆骨構造意味著產道縮小,生育時比較困難,人類早期醫學不發達時,難產而亡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是直立行走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直立行走和自然分娩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但人類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之後,我們的身體逐漸採用了一套折中方案。就是在保證直立行走的條件下,儘可能讓產道變大,以及儘可能讓胎兒的體型變小,特別是嬰兒的頭部要小。頭部發育至關重要,如果不發育到一定的程度,生下來的嬰兒可能無法存活,但又不能讓嬰兒的頭部完全發育成熟,否則頭部過大會增加分娩的難度。所以我們的身體只能採取另外一種選擇,就是隻讓大腦發育到一定的程度,然後儘可能壓縮嬰兒其他身體部位,再依靠後天餵養讓嬰兒繼續發育。結果就如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嬰兒在剛誕生時,所有器官都不成熟,特別是頭部以下的身體器官,這就是人在直立行走和自然分娩之間作出的選擇。還有一個次要的因素,就是相比較動物而言,初生的嬰兒是否會走路,對人類的繁衍沒有太大影響,人類社會性就決定了嬰兒需要成年人類的保護和哺育才能成長,當人類發展成群體社會時,實際上就排除了自然環境對嬰兒的威脅。動物則不同,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如果幼崽不在體內發育到一定的程度,一生下來就會面臨死亡,結果就是整個種族消亡。環境的區別導致了動物的幼崽必須在出生短時間內,要學會走路和進食能力,人類嬰兒雖然是一個半成品,但這個半成品是被自然允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檳榔用什麼農藥長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