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造價人鎢絲
-
2 # 考試100教育
學員是19年透過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的,雖然各科分數都不算高,但總算一次通過了四科,希望學員的心得體驗對大家有點幫助!
1、首先說一下我的複習思路。我是按照管理、計價、案例+計量這樣的順序複習的。如果不打算一年過四科,可以先複習管理+計價+案例,計量留到第二年。我是這樣考慮的:
1.1、管理、計價是案例的基礎,必須先學好;
1.2、案例複習難度很大,需要的時間幾乎是管理和計價的總和,要早點開始,緊跟管理、計價之後複習,印象深刻,也可以對管理和計價進行加深複習;
1.3、計量科目比較獨立,只有案例的最後一題中的算量部分涉及計量科目,並不是案例科目學習的必要基礎,假如最後時間上來不及,放棄計量科目的學習,只在學習案例最後一題是,適當看看計量科目中涉及工程量計算規則的小節就可以了。而且每年考前的時候,各大機構的押題基本能猜出來最後的計算是考計算什麼,比如,如果是基礎算量,就著重看計量中基礎部分的工程量計算規則
1.4、再則,如果最後時間不夠複習計量科目,留到第二年考,也完全可以輕鬆考過,因為都是選擇題。
1.5、不建議把案例留到最後複習,一方面案例學習比較難,需要的時間長;再則如果時間不夠,沒複習好,留到第二年,那會非常頭痛。為什麼呢?
第一、案例需要的基礎科目管理和計價,可能已經忘記得差不多了,再複習案例還要回頭看那兩本教材,非常麻煩;
第二、案例都是分析、計算、解答題,計算量非常大,考試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就算複習好了,沒發揮好也有可能考不過;
第三、總之,單獨考案例一科,經常有人考不過,但單獨看計量科目,幾乎都能考過。
案例是複習難,考試難,計量是複習難,考試容易!
2、介紹一下我總的複習計劃本人年齡不小了,記性不好,總共複習時間大概是8個月,三月初開始備考。
第一階段:每天2小時左右
3月,管理第一輪,總體理解一遍教材。
4月,計價第一輪,也是通篇理解教材。
5月,管理+計價,第二輪,做近五年真題,(分章做,不是一次做一年的,是一次做一章的五年真題),把真題題號(如2018-1)標記在教材上相應的出處,以便考前快速溫習高頻考點。
第二階段:每天4小時左右
6、7月,計量+案例,第一輪
計量:每天早上1小時左右看計量教材,一章一練。
案例:晚上三小時左右複習案例,前一個月每天晚上完成一道案例題,後一個月每天2-3道題,總共大概完成100道題。
8月,計量+案例,第二輪
計量:透過考試100題庫軟體瘋狂做題,每天早上1小時,透過做題,熟悉教材(計量需要大量做題)。中間還穿插做做近五年真題。
案例:每晚3小時,做近五年真題,分析總結每道題所涉及的知識點,找到教材知識點出處,深入全面的理解,把一章知識點列成網路圖,便於重複記憶。(還是建議不要連續做一年的,一題一題的做,比如,今天做15年第一題,明天做16年第一題,後天17年第一題,做完五年第一題再做第二題…)
第三階段:每天5小時左右
9月,四個科目,平均一科一週。重溫教材,梳理教材重點考點,大約每天一章。(建議在草稿紙上用大綱或思維導圖的形式,縮寫重點考點,每天早上溫習前天概括總結的內容)
每完成一個科目,做一兩次模擬考試,這個時候,各大機構的模擬卷都在陸續出來了。
第四階段:每天5-6小時
10月,兩天一本書,突擊背誦記憶重點考點,一科一模擬,多倫重複(至少2輪)。
最後一週,結合考試100考前押題資料,查漏補缺。調整好作息時間,有條件的建議早九晚五複習,迎接考試!
回覆列表
以下就從四個科目的各自特點和相互之間的聯絡上分析造價工程師複習順序: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
管理:是很多的基本知識的組合,就是說你要考試,首先基本的法規和基本的知識首先要掌握的很好,這是一個基礎,所以這門課當然要首先來學,首先來學這門課程。
建設工程計價
這門課程,裡邊有很多的財務評價的問題,還有包括定額編制問題。這些問題很多考生反映沒有接觸過,或者是接觸的很少,尤其是一些財務問題理解起來是比較頭疼的事,那麼這個科目我想也是希望大家能夠放到第二個次序來學,因為這個科目考試不僅僅涉及到第二科目的問題,而且也關係到後邊大家所謂最難透過的案例,這方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如果第二門課程,造價的計價與控制如果學的不好,那麼學案例就非常的麻煩,很多的答題,包括一些表格說法,就沒有印象,沒有辦法理解,所以這兩個科目的先後順序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先學相關知識,然後再來學咱們的計價控制。
技術與計量(土建或安裝)
專業計量這兩門課,一個是土建,一個是安裝,這個我們大家根據自己的專業選報一門就可以了,報這門課的學習和前邊兩門課基本上沒有關係,在知識上沒有衝突和鋪墊的過程,所以說專業課的學習就可以插到中間,或者是放到什麼地方都是可以的。
案例分析
案例這個科目必須是前邊都學完了以後,你再來看案例的課程,因為你必須把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以後才能去實際情況裡去應用,所以說想考試的順利,包括學習的安排順序也應該是這樣的,把案例放在最後,這是比較科學的進度安排。
總之,造價工程師各科目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絡,大家一定要按照正確的造價工程師考試複習順序進行備考,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