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兩位都是悲情的抗金名將,一生忠君報國奮勇抗金竭忠盡誠忠心耿耿,可惜奸臣誤國君王昏庸朝政腐敗,兩位忠臣壯志難酬,抗金大業不受朝廷支援,有心報國殺敵奈何事與願違。六起六落的丞相李綱終於在憂傷憤恨中含恨而終。一代老將宗澤雖年事己高卻殺敵報國之心不減仍以花甲之年出征抗金,可惜孤軍作戰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在悲憤中慘死沙場。歷經兩宋的兩位忠臣名將以悲慘而死落幕。

  • 2 # 說宋

    李綱這個人其實有兩面性,《宋史》中對李綱評價很高,認為他是諸葛亮一類的人物,高宗不能用他,實在是南宋的一大損失。但是,同時代的人,包括後來的史學家王夫之、黃宗羲、趙翼等人,卻對李綱評價不高。

    李綱堅持要徽、欽二帝死守開封的主張,其實是“楞頭青”式的蠻幹,實際上是徹頭徹尾地葬送了北宋。他要求高宗回京開封的建議,也很有些冒險主義的成份,因此,他那份施政綱領,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太具有實際操作性的。

    李綱受到指責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他自身了。從出身成份來說,李綱曾經是北宋大奸臣蔡京的兒子蔡攸的黨羽,所以,他在登上政壇之初並不是什麼一股清流。李綱被貶官外放後,也並沒有放棄重回政治中心的努力,而且,這種努力多少表現為一種見風使舵式的投機,一會兒結交這個,一會兒又巴結那個,見人下菜碟,有些勢利眼。

    據說,他曾經將一百二十個大木箱的金銀珠寶送給張浚,而張浚正是當年彈劾他,使他下臺的那位仇人。但為了東山再起,李綱也不顧個人恩仇了。至於這一百二十箱金銀珠寶的來路,當然也受到了眾人的指責,《樵書》上記載,李綱的財富甚至超過了當時國庫的所有,他的私生活過得十分奢華,侍妾歌童,衣服飲食,都無比華麗,每次設宴招待客人都違規超標,要搞百把個菜,如果是外出野餐,則要有幾十個廚子挑上幾十個廚擔。由此可見,李綱也並非《說岳全傳》這樣的演義小說或文學作品描寫的那樣兩袖清風,一身正氣。人的多面性,在李綱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對這個人的評價,也很難有一種綱舉目張、提綱楔領的說法。

     

  • 3 # 良人執戟2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政和二年(1112)進士出身的李綱面對金人滾滾南下的鐵騎,堅決制止了欽宗“逃避”的想法。

    此時的李綱是一個純粹的文職官員,金兵對北宋發起進攻的時候,被宗貶到地方的李綱召回京師任太常少卿,掌管朝廷的禮樂郊廟事務。

    大敵當前,李綱熱血沸騰,決不允許大宋江山和百姓遭到金人鐵蹄踐踏,堅決要求抵抗。他認為,既然欽宗接過了宗的皇位,現在沒有理由棄之不顧。許多大臣頭頭是道的從宏觀到微觀分析,依照金人的實力,京城肯定是守不住滳。

    李綱認為,京城都守不住了,天下還有守得住的地方嗎?所有群臣都在為自己作後路打算,都不接這個燙手的活路。文臣李綱頓時氣血上湧,於是向欽宗自薦擔任汴京城防司令,保衛大宋,保衛黃河!

    欽宗其實和他的父親一樣,他缺乏“壯士斷腕”的果斷,卻對抗金優柔寡斷,實在是一個資質平平的庸帝。

    受命於危難之間的李綱帶領開封全城軍民與兵臨城下的金軍展開汴京保衛戰,金兵雖然狂傲驕橫,卻始終打不下汴京。

    欽宗重彈議和老調,在形勢較好的情況下,秘密與金人談判。這次金人更是“河馬大開口”,和談條件是兩邊以黃河為界,賠償軍費,另派高階官員再談。

    這次高階談判中,金人條件更苛刻:宋朝必須一次性付款黃金500萬兩,白銀5000萬兩,絹彩萬匹,牛馬萬頭;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宋主尊稱金主為伯父;必須以親王或者宰相各一人為人質。

    欽宗一心求和,在戰況佔優的情況下,與金人締結了城下之盟。

    金人根本不講信用,那個吞金大口,實在沒法滿足。李綱十分氣憤,他認為金人是虛張聲勢,他們全部兵力僅有六萬人,而宋朝有二十萬人。

    而李綱在對金營的襲擊中失敗導致主和派參奏李綱而被罷免。在太學生陳東的仗義執言下,幾萬民眾強烈要求恢復李綱職務,罷免奸臣李邦彥。

    迫於無奈,欽宗又下詔令李綱入朝,受命職務右丞,京城四壁守禦使。

    靖康元年,李綱再次貶出朝廷。

    金人再次揮師南下,欽宗又想起了李綱,但是,形勢嚴峻,詔書未發出,京城已破,北宋滅亡。

    隨著宧海沉浮,李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紹興十年,他的親兄弟去世,李綱悲傷不已,次月,面對國破家亡,58歲的李綱去世。

    宗澤

    他比李綱早21年中進士,幾乎可以作李綱的前輩了。

    康王趙構去金營談判,路過磁州,宗澤此時正帶領軍民備戰。他對趙構說,金人不講信用,此去凶多吉少,不要去金營,趕緊起兵援助京城為上。

    然而,京城失陷,一個恥辱的日子,靖康二年(1127)二月初六,金人宣佈欽徽二帝為庶人,強令欽宗脫下龍袍。

    靖康元年(1126),趙構在相州組建大元帥府,派人收攏各處散兵,竟達到幾萬人。宗澤、岳飛、張俊、苗傅、汪伯彥、耿南仲等人。

    宗澤堅持救回二帝,趙構只給了三千人馬先行,宗澤一路北上,連戰連捷,但是勢單力薄,多次上書趙構:速來援兵!

    後來宗澤重守開封,多次希望趙構迴鑾主持大政,共達24次,這就是著名的巜乞迴鑾疏》,但是,西湖的䁔風多麼令人陶醉,趙構咋個能重回鋒鳴鏑的舊地呢?聽聽南方的小曲,看看採蓮女在荷塘月色下穿越,哪個想那個啥子“上河圖”呵,雷鋒夕照足可發思古之幽情。

    抑鬱成疾的宗澤疽發於背,遺言眾將:⋯“汝等如能殲敵,則我死亦無恨!”

    七十歲老將連呼三聲“過河”而逝去!

  • 4 # 94310417小云

    李剛,宗澤,乃南宋時頂天立地的文臣武將。發生靖康之恥時宗澤李剛兩人皆是寵辱不驚的棟樑之材,李剛立主抗金是主戰派,很可惜康王趙吉被金兵嚇被了膽,不用李剛之策,終抑鬱而死。宗澤為武藝高強的大帥,但怎奈年事以老力不從心,他慧眼識珠發現任用了岳飛,並鼎立支援岳飛坑擊金朝,臨死前仍在喊過河還我河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買大病險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