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努力散發愛與光明呀
-
2 # 汪玄同
禪,禪那,靜慮。
佛,大智慧者,覺悟者。
釋迦摩尼,釋迦族的聖人,喬達摩悉達多。
達摩,第一位來中國傳揚佛法的人。
禪宗,漢傳佛教分支。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
3 # 夕陽無限好126669730
釋迦牟尼佛,傳法四十九年,在菩提樹下開功開悟。開到了如來層次,這只是一個層次,不是最高的佛,以上還有更高層次的佛,還有更更高層次的佛。
在這四十九年傳法過程中講一段法,就提高一個層次,回憶過去,那個初級的法不適應了,,再講又提高了層次,原先講的又不適應了,就是不對了,到最後,他說,我一生中什麼法也沒講,其實他講了,只是發現原來講的已經不對,不適合當前位置。他徒弟達摩,聽到這事,就認為法不能講,講出來就不是法,建立了禪宗,不講法,只是面壁靜修。到了達摩弟子六祖慧能,無法下傳,因不講法,越走越俠窄,無法下傳。
以上就是釋迦牟尼佛和禪的關係。
什麼是層次,就是宇宙是由無數空間組成,並且每個空間有自己的時間,突破的空間越多,層次越高,釋迦牟尼佛,也沒把空間突破完,所以定為如來層次。人是達不到的,。
-
4 # 使用者和言悅色
佛就修禪定,生活禪,坐禪,處處都是禪,坐禪開悟。外不住相,內不動心為禪定。學佛就要修禪,我學的就是佛教頓教禪淨雙修真法。
生活禪時時處處聯絡自己,檢討自己缺點錯誤,坐禪得真氣,治病健身,開智慧,精氣神足了開神通。
釋迦牟尼佛是娑婆界教主,達摩祖師是釋迦牟尼佛一脈單傳法的下傳的第二十八代祖師。後由他把釋迦牟尼佛法傳進中國,中國稱初祖。由他下傳五代,最後到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大師的四十三個法司各傳各的法去了,使法脈中斷。現在是大道無祖善者得時期,由師父接釋迦牟尼佛一脈單傳法:佛教頓教禪淨雙修真法,是釋迦牟尼佛一脈單傳的正法脈。
-
5 # 對影成三人61
佛是覺悟,覺行圓滿的人;禪是“禪那(nuo)”的簡稱,是靜慮的意思。要想成佛,禪修是一種方法,不一定非要靜坐,好的禪師,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禪定之中。釋迦牟尼佛是這一劫的佛陀,是信仰佛法人的老師。達摩大師是到中國來的第一位禪宗祖師。
-
6 # 南途北尋
這個問題真的很複雜,要追根刨底一本書都說不完。就在這裡簡單梳理一下這個關係。
先說“佛”從教理和學術上來說,佛從無始以來就已經“生生不息”了。話說“古佛應世,綿力無窮。不可週知而悉數也”。故,史書談佛是都暫時以“賢劫”而來。那何為“劫”?教理說法,大概是:“一大劫”是四中劫、“一中劫”是二十個小劫、“一小劫”是兩個八萬年。所以“一劫”大概的時間自己可以算出來。而“一劫”出一千尊佛。我們現在所處是為“賢劫”。釋迦文佛為“賢劫”第四尊佛。“賢劫”以前是為“莊嚴劫”,也是共出了一千尊佛。一劫分為為:成、住、壞、滅四個階段。我們處在“賢劫”的“成”階段,未來還有九十七尊佛來陪伴我們,有大好的“光明前程”。經典有證:
一切劫增,無過八萬,一切劫減,唯極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減,時量方等,初減後增。故二十劫,時量皆等。此總名為成已住劫。所餘成壞,及壞已空,並無減增二十差別;然由時量、與住劫同,準住各成二十中劫。成中初劫,起器世間,後十九中,有情漸住。壞中後劫,減器世間。前十九中,有情漸舍。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謂唯五蘊。——俱舍論·十二卷
再說“禪”根據以上,“禪”跟“莊嚴劫”的一千尊佛有沒有關係,不敢妄加猜測。但是“禪”確實和“賢劫”的釋迦文佛直接相關。且看經典有證: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五燈會元·宋·普濟
用現在的話通俗解釋就是:佛祖有一天開會呢,坐在主席臺上就舉了一枝花,也不說話。下面的人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不知佛祖何意。這是迦葉尊者就笑了。老大說我把大法傳給你了,你要好好傳下去。所以,從上文得知,“禪宗”老大當“釋迦文佛”莫屬。而“迦葉尊者”是為“禪宗”一祖。這就是佛教“禪宗”“拈花一笑”的出處。
三說達摩達摩本名菩提多羅,是為“禪宗”第二十八祖、東土“禪宗”初祖。也就是說所謂達摩“西來之意”、“以心印心”,傳遞的就是佛祖的“拈花一笑”這一支佛法。和釋迦文佛傳給迦葉尊者的大法是一個,是一脈相承的。
重點劫性是何?謂唯五蘊。
莫將易得做等閒,等閒過處是枉然。
回覆列表
在從不同的方向尋找解脫的方法
靈芝師姐:靈芝最近在讀一本無字真經。讀得懂,超凡入聖,三世諸佛從此出;讀不懂,凡夫一位,生死大海無了期。世上雖巧設許多語言文字,但真佛無相,何勞語言文字費事。“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若要紙上談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您讀懂了嗎?[抱抱]
佛家雲:“悟由自心,非從外得。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自古以來,學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罕如麟角。為何會如此呢?因為學道人都被名利相、功德相所綁,沒有從心性上下功夫,我見、我執、法執根深蒂固,一點都沒斷除。就像梁武帝吃素放生,建寺蓋廟...但達摩祖師卻說梁武帝毫無功德,請各位菩薩深思。
達摩祖師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修行人要證無上妙道,必須在無量劫中,為眾生作大利益。絕不是小德小智的世間福報所能成就,世間福德屬於有漏有為法,很快就會用完。一定要在無漏有為和無漏無為法上利益眾生,才是真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