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的一個重點就是培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所謂親社會行為,就是與人為善,合群樂群,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讓、互助等等。 這種親社會的行為是怎麼來的?是天生的嗎? 親社會行為跟人的移情能力(也稱同理心)有很大關係,所謂移情能力,簡單說就是能夠理解他人的情感,感知他人的痛苦。這種能力,有些人強一些,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善解人意,體貼同情他人等等。而有些人弱一些,表現在行為上就是比較冷漠,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等等。 美國心理學家普拉捷克說,移情能力強的人,看到別人踩到尖東西,他會不由自主地喊“哎喲”,好像他自己踩到一樣。 英國學者做過一個實驗,發現與學工程的學生相比,學心理的學生在移情測試中得到的分數更高。 可見,移情能力不僅跟先天有關,後天的培養與教育也有很大關係。 有些攻擊力強,喜歡欺負別人的孩子,往往有著比較弱的移情能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霸氣十足,可千萬別以為這是什麼好事情。而要及時發現問題,看看孩子是不是缺乏移情能力,如果缺乏,就要及時培養。 心理學家Zillmann認為:“解決攻擊性衝突的一個方法,就是讓攻擊者明白對方的痛苦”。 有個家長,孩子打了別的孩子,他並沒有沾沾自喜孩子的霸氣,而是用同樣的方式揍了自己的孩子,然後問孩子:“你的感覺怎樣?是不是很疼?記住,這就是你打的那個孩子的感受。” 當然,這個做法顯得有些不專業,效果如何不好說。但這個家長的態度無疑是正確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的父母經常表現出對於別的孩子痛苦的同情,那麼,孩子的移情能力就會更強一些。 我從小身強力壯,每次欺負了小朋友,我的媽媽從來都是先打我幾下,然後再去哄那個孩子。我媽不懂教育學,她這麼做是出於善良的本能。但她的這種善良感染了我,讓我以後再欺負別人的時候就會覺得愧疚。 關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家Feshbach提供了一些專業的建議,我們不妨參考一下: 首先,讓孩子識別人的表情。看看哪些表情是痛苦的。其次,給孩子講他人的感受。比如有人欺負了另外一個孩子。讓孩子說出那個挨欺負的孩子他的感受是什麼。孩子說完後,家長可以進一步渲染,告訴孩子被欺負的孩子有什麼樣的感受,有多麼的痛苦。喚起孩子同樣的痛苦感受。讓孩子自己領悟出“欺負別人不對”的觀念,產生內疚感。第三,做角色扮演的遊戲。讓那個打別人的孩子扮演被打者,讓其親自嚐嚐被打時的那種恐懼、痛苦,感受到厭惡和憤怒。實際上,上面那個家長打孩子的做法就有點類似這種“遊戲”,如果孩子嚐到了捱打時的痛苦滋味,在打別人時就會心有餘悸。 上面這種“移情訓練”的方法可以舉一反三,用到其他場合。比如,有的孩子借了人家的東西不及時歸還,可以先給孩子講對方的心理感受,然後讓孩子角色扮演那個被借東西的人,進一步體會對方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移情能力培養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消除歧視,培養孩子對他人的尊重。 有件事我記憶猶新,我讀小學時,班裡有個小兒麻痺的孩子,我不懂事,經常跟在後面學她走路。這事簡直成了我媽的心病,時不時就會提起這件事,言語中流露出很大的愧疚,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感到無地自容。 《愛的教育》裡有個細節,父親為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每次遇到乞丐都會給予施捨。這麼做,實際上也是在進行“移情訓練”。可我們的許多家長並不懂得這個道理,見到乞丐便露出一種鄙夷的神情,讓孩子避之唯恐不及。即便有的乞丐是年幼的兒童,同樣如此。 成人可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這些乞丐不值得同情,他們能賺好多錢云云。我們姑且認為這種想法有道理,但,孩子並不懂得這個道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一次次失去了培育孩子移情能力的機會。 今天的許多孩子,自我為中心,冷漠,缺乏同情心,攻擊性強,不善人際交往,不尊重老人。家長卻對孩子的這些個性特點不以為然。這種孩子長大之後,內心很容易扭曲,對於社會上的成功者,由於看不到這些人奮鬥的艱辛,只是放任自己的嫉妒;而對社會上的弱者,由於理解不了他們的痛苦,就會放任自己的歧視。對於家庭,他缺乏責任感,甚至對於自己的父母,也缺乏應有的孝心。家長最終會為自己的教育不當嚥下苦果。 西方教育非常重視陪養孩子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識。 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在推出多元智慧理論之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善”的研究。他提出一個觀點,要想培養善良的孩子,就要讓孩子對於惡行有認識,讓孩子多看到別人的痛苦,知道痛苦是怎麼回事。所以,他建議老師多給孩子們介紹納粹集中營的史實。 看過一個感人的故事,澳洲有個男孩,在經過化療之後去上學,發現全班同學都理了光頭。同學們這麼做,就是怕這個男孩有遭到歧視的感覺。 文學閱讀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透過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體會貧困無助女孩的痛苦。透過閱讀《白雪公主》,體會友愛互助,共同戰勝邪惡的脈脈溫情。看一些充滿人文情懷的電影和紀錄片也會起到這樣的作用。 所謂功夫在詩外,一個人文學鑑賞能力的高低,不是從小看過多少名著,背過多少名篇。如果你有很強的移情能力,就能很好的理解這些作品的人文內涵。所謂人文內涵,並不是什麼深奧的概念。就是指人類那些美好的情操,善良,友愛,尊重,互助、分享、合作、理解、慈善、同情、關心、謙讓等等。所以說,培養文學鑑賞能力的前提就是培養移情能力,家庭教育在這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家長具有“移情訓練”的意識,生活中到處都是訓練的機會。看到有小朋友摔倒了,就可以讓孩子把他扶起來。看到有人生病了,可以給孩子講述生病的痛苦。然後讓孩子想想,如果你生病了,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你? 看到富人,多講講富人的奮鬥。看到窮人,多講講窮人的艱苦。這樣,很自然讓孩子把奮鬥與擺脫痛苦聯絡起來。這種建立在“移情”基礎上的立志教育,比那種空洞的要努力,要奮鬥的說教強得多。 全部博文 家庭教育-思路-理念-方法 情商-價值觀-人格-網遊 慧商-批判性思考-思維方式 智商-大腦-天才-神童 質疑-杜曼-七田真-珠心算-讀經中小學-閱讀-作文-數學 兒童英語0-6歲早期教育 當神童走向成年
兒童教育的一個重點就是培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所謂親社會行為,就是與人為善,合群樂群,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讓、互助等等。 這種親社會的行為是怎麼來的?是天生的嗎? 親社會行為跟人的移情能力(也稱同理心)有很大關係,所謂移情能力,簡單說就是能夠理解他人的情感,感知他人的痛苦。這種能力,有些人強一些,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善解人意,體貼同情他人等等。而有些人弱一些,表現在行為上就是比較冷漠,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等等。 美國心理學家普拉捷克說,移情能力強的人,看到別人踩到尖東西,他會不由自主地喊“哎喲”,好像他自己踩到一樣。 英國學者做過一個實驗,發現與學工程的學生相比,學心理的學生在移情測試中得到的分數更高。 可見,移情能力不僅跟先天有關,後天的培養與教育也有很大關係。 有些攻擊力強,喜歡欺負別人的孩子,往往有著比較弱的移情能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霸氣十足,可千萬別以為這是什麼好事情。而要及時發現問題,看看孩子是不是缺乏移情能力,如果缺乏,就要及時培養。 心理學家Zillmann認為:“解決攻擊性衝突的一個方法,就是讓攻擊者明白對方的痛苦”。 有個家長,孩子打了別的孩子,他並沒有沾沾自喜孩子的霸氣,而是用同樣的方式揍了自己的孩子,然後問孩子:“你的感覺怎樣?是不是很疼?記住,這就是你打的那個孩子的感受。” 當然,這個做法顯得有些不專業,效果如何不好說。但這個家長的態度無疑是正確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的父母經常表現出對於別的孩子痛苦的同情,那麼,孩子的移情能力就會更強一些。 我從小身強力壯,每次欺負了小朋友,我的媽媽從來都是先打我幾下,然後再去哄那個孩子。我媽不懂教育學,她這麼做是出於善良的本能。但她的這種善良感染了我,讓我以後再欺負別人的時候就會覺得愧疚。 關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家Feshbach提供了一些專業的建議,我們不妨參考一下: 首先,讓孩子識別人的表情。看看哪些表情是痛苦的。其次,給孩子講他人的感受。比如有人欺負了另外一個孩子。讓孩子說出那個挨欺負的孩子他的感受是什麼。孩子說完後,家長可以進一步渲染,告訴孩子被欺負的孩子有什麼樣的感受,有多麼的痛苦。喚起孩子同樣的痛苦感受。讓孩子自己領悟出“欺負別人不對”的觀念,產生內疚感。第三,做角色扮演的遊戲。讓那個打別人的孩子扮演被打者,讓其親自嚐嚐被打時的那種恐懼、痛苦,感受到厭惡和憤怒。實際上,上面那個家長打孩子的做法就有點類似這種“遊戲”,如果孩子嚐到了捱打時的痛苦滋味,在打別人時就會心有餘悸。 上面這種“移情訓練”的方法可以舉一反三,用到其他場合。比如,有的孩子借了人家的東西不及時歸還,可以先給孩子講對方的心理感受,然後讓孩子角色扮演那個被借東西的人,進一步體會對方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移情能力培養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消除歧視,培養孩子對他人的尊重。 有件事我記憶猶新,我讀小學時,班裡有個小兒麻痺的孩子,我不懂事,經常跟在後面學她走路。這事簡直成了我媽的心病,時不時就會提起這件事,言語中流露出很大的愧疚,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感到無地自容。 《愛的教育》裡有個細節,父親為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每次遇到乞丐都會給予施捨。這麼做,實際上也是在進行“移情訓練”。可我們的許多家長並不懂得這個道理,見到乞丐便露出一種鄙夷的神情,讓孩子避之唯恐不及。即便有的乞丐是年幼的兒童,同樣如此。 成人可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這些乞丐不值得同情,他們能賺好多錢云云。我們姑且認為這種想法有道理,但,孩子並不懂得這個道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一次次失去了培育孩子移情能力的機會。 今天的許多孩子,自我為中心,冷漠,缺乏同情心,攻擊性強,不善人際交往,不尊重老人。家長卻對孩子的這些個性特點不以為然。這種孩子長大之後,內心很容易扭曲,對於社會上的成功者,由於看不到這些人奮鬥的艱辛,只是放任自己的嫉妒;而對社會上的弱者,由於理解不了他們的痛苦,就會放任自己的歧視。對於家庭,他缺乏責任感,甚至對於自己的父母,也缺乏應有的孝心。家長最終會為自己的教育不當嚥下苦果。 西方教育非常重視陪養孩子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識。 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在推出多元智慧理論之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善”的研究。他提出一個觀點,要想培養善良的孩子,就要讓孩子對於惡行有認識,讓孩子多看到別人的痛苦,知道痛苦是怎麼回事。所以,他建議老師多給孩子們介紹納粹集中營的史實。 看過一個感人的故事,澳洲有個男孩,在經過化療之後去上學,發現全班同學都理了光頭。同學們這麼做,就是怕這個男孩有遭到歧視的感覺。 文學閱讀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透過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體會貧困無助女孩的痛苦。透過閱讀《白雪公主》,體會友愛互助,共同戰勝邪惡的脈脈溫情。看一些充滿人文情懷的電影和紀錄片也會起到這樣的作用。 所謂功夫在詩外,一個人文學鑑賞能力的高低,不是從小看過多少名著,背過多少名篇。如果你有很強的移情能力,就能很好的理解這些作品的人文內涵。所謂人文內涵,並不是什麼深奧的概念。就是指人類那些美好的情操,善良,友愛,尊重,互助、分享、合作、理解、慈善、同情、關心、謙讓等等。所以說,培養文學鑑賞能力的前提就是培養移情能力,家庭教育在這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家長具有“移情訓練”的意識,生活中到處都是訓練的機會。看到有小朋友摔倒了,就可以讓孩子把他扶起來。看到有人生病了,可以給孩子講述生病的痛苦。然後讓孩子想想,如果你生病了,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你? 看到富人,多講講富人的奮鬥。看到窮人,多講講窮人的艱苦。這樣,很自然讓孩子把奮鬥與擺脫痛苦聯絡起來。這種建立在“移情”基礎上的立志教育,比那種空洞的要努力,要奮鬥的說教強得多。 全部博文 家庭教育-思路-理念-方法 情商-價值觀-人格-網遊 慧商-批判性思考-思維方式 智商-大腦-天才-神童 質疑-杜曼-七田真-珠心算-讀經中小學-閱讀-作文-數學 兒童英語0-6歲早期教育 當神童走向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