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詩雪
-
2 # 聊坐南書房
王莽在歷史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說的最多的就是“王莽篡漢”,他成了外戚篡權的代表人物,也留下了“亂臣賊子”的千古駕名。其實這種評價既不客觀也不全面,也不可能是歷史的全部真相。
我們評價王莽不能拋開當時的政治背景,要結合當時社會情況來分析,實際上西漢末年,政治腐敗,地方搜刮盤剝,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按照歷史上朝代更迭的規律,任何朝代一旦出現政治混亂、百姓民不聊生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朝代的更替,以改變這種現狀,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歷史車輪前進的必然,取代西漢政權的即便不是王莽也會有其他人。其實每一次朝代的更迭,不都是對前朝權力的“篡奪”嗎?但為什麼王莽就留下“篡漢”的千古罵名呢?
主要是因為受傳統儒家思想“君為臣綱”的影響,臣子只能聽命於皇帝,不能反對皇帝,更別提還將皇帝趕下去自己幹了,這種“犯上”的行為,一定是後世文人口誅筆伐的物件;“勝者為王、敗者寇”,王莽在位時間太短,僅僅只有十五年時間,後來的東漢政權,又是打著西漢劉氏皇族的旗號,以正統名義來建國的。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東漢不可能說王莽的好話。我們只能透過史料的支言片語去了解真實的王莽了。
一、王莽其人
王莽是西漢末年新朝的建立者,出生在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但其卻與眾人生活侈靡不同,青年時就生活簡樸、為人謙恭、作風嚴謹,而且勤勞好學,為人孝順。王莽在擔任大司馬之後,廣召天下名士,自己依然節儉如初,所得賞賜都用來招待和接濟士人。但到後來他的“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卻被歷史評價成了沽名釣譽了。這也只能說“人嘴兩張皮,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了”,事實的真相也早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去了。
二、王莽實施的新政
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社會混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經濟已經接近崩潰,王莽擔任大司馬一職後,忠於職守、禮賢下士,經常接濟窮人,民間聲望極高。漢哀帝繼位之初,王莽被罷職隱居,朝中官史和平民都為其鳴不平,漢哀帝只得重召王莽回京。
王莽繼位之初,為了緩和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開始推行新政,並推行周禮,透過進行土地改革,將奴婢改為私屬和土地一樣不得買賣,並對幣制、官制等進行改革,讓百姓休養生息,一度深得百姓之心。但改革勢必會觸動那些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抵制,又恰逢全國發生了大面積的蝗災、旱災和饑荒,改革沒能取得成效,其實我們看後世的每一次改革,無不面臨極大的阻力和失敗的危險。改革的失敗再加上天災,又暴發了農民起義,讓這個建立的大新政權在短短的十五年時間就被推翻,王莽這個推行新政的皇帝也被殺了。可以說這是王莽的時也、命也、運也!
一些史料將王莽描繪成飛揚跋扈,咕名釣譽、居心叵測的偽君子,“篡奪”漢室政權的國賊,這也是不客觀的。好在,後世也有人對王莽的評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改革家,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
回覆列表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鉅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
王莽改制的失敗,固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輕於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這些性格特徵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領導班子,因此改革註定要失敗。但《漢書·王莽傳》中的王莽與歷史中為人們所熟知的王莽大相徑庭:“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遊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
王莽並沒有沾染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惡習,他做官後,嚴於律己,從不用特權,以權謀私。而且他的親人犯了罪,他一樣不容情,但可惜,這些都是他當皇帝之前的作為。
不過,從他當皇帝前的表現來看,王莽才德兼備,並非是個一無是處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王莽才能有機會進入西漢末年朝廷的權力核心,獲得最大的權力。當上皇帝的王莽,並不窮奢極俗,而是千方百計為國家富強、百姓富裕而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