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通訊一小兵
-
2 # 大山兒子2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最值得慶幸的是生產了華為、阿里、大疆等等一批即有經濟實力、又有科技含量,更是行業龍頭地位的高科技企業;這批企業正在帶動世界經濟的變革,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壟斷;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老大,它肯定不願意看到這種狀況發生,為此、要遏制中國發展,必須先阻止中國的經濟,華為、阿里、大疆是中國企業旗幟,中國企業學習的榜樣;美國現在如果不遏制中國剛剛開始的企業旗幟,等到五年、十年後還有更多這樣的企業冒出來了,到時、美國還有能力遏制嗎?應該說:遏制是需要成本的,所謂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是這個道理……!為此、現在有志的華人,一定要支援國貨,做一個有脊樑、站的直的堂堂正正華人……!
-
3 # 新晴辛靜
如果分析股權結構的話,美國佬肯定不想用華為產品!
華為的股份,全在華為員工手中……基本上全是華人。其他通訊裝置企業全有美國佬股份,三星佔50%以上,諾基亞、愛立信也不低……價格高了以後,美國的思科也能東山再起!
-
4 # LeoGo科技
前段時間,中興被美國繳十來億美元的罰款,這使得中興得以重創,中興的重創引起了我們的重視,中興,中國之興,因為晶片不能自主而備受打擊。
而華為不是中興,它比中興的威脅更大。因為在晶片上它有自主權,花費了14年的華為海思已經成長成為媲美高通驍龍,蘋果處理器的世界級別的晶片。
所以,它在晶片上有自主權,這是讓美日澳害怕的原因之一,其次,我們知道華為在歐洲市場的成功也讓美國開始害怕,會不會美國成為華為的第二個市場?
我們在看華為的業務,消費者業務不是最為主要的,反而是運營商業務,華為在運營商業務,比如5G上面的表現非常突出。所以,美國看重的不僅僅是華為晶片能力,也有害怕它在全球通訊上佔有主導地位。
作為美國的同盟,日本和澳洲同樣害怕華為成為未來的主力。但是,我們不怕!
本行業問題,我來回答。
日、澳是美國的忠實小弟,沒有什麼立場和定位,基本是附和美國的意圖,這是很明顯的事情。老大說粽子是甜的好,小弟還能紛紛表態說應該是鹹的好?這明顯不可能。
美國對於華為的態度也談不上”懼怕",說是"懼怕華為"有些過了,更多是"警惕"比較恰當一下。一方面是"警惕"中國通訊業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也有美國本土的企業對於華為的眼紅和嫉妒在裡邊的意味吧,希望透過打壓華為的海外市場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潤。
要知道華為實際上並不是只是賣手機的,而是通訊製造業的龍頭企業,而且不光是賣硬體,還賣晶片,還賣解決方案。而在這裡,美國的高通、因特爾、IBM等等很多企業的服務範圍也在這裡,換句話說,華為搶了大量的美國企業的生意。
華為做為中國通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在5G相關標準的制定中有著大量的專利,透過壓制華為的海外市場,也可以降低華為的盈利,減少研發支出,從另一個方面減緩華為、乃至是中國的通訊業的技術力量。這也是一個原因吧。
實際上,從3G時代開始,中國的國內市場就是全世界最大的通訊業的市場,就市場份額而言,到了現在,基本已經佔據了全球通訊業市場份額的55%左右,華為佔據了中國市場最大的份額,就決定了華為的通訊製造業的世界地位。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美國對華為的態度更多是警惕,想透過打壓華為的海外市場份額給自己的企業爭取更大的利潤,也同時拖慢中國通訊業的腳步。而日、澳等美國盟友更多是跟著美國的腳步而已,本身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對華為的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