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84034300502

    “自在自觀觀自在,如來如見見如來”佛門對聯。 自,自我。 在,存在,存在的實在。 觀,不動心念,靜靜地注視著;集中精力,目不轉睛、無私無慾、無思無慮的看著。 如來,生命的本真狀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原本如此。 見,看到。 這幅對聯的意思是: 自我的存在,要靠存在的自我來觀察;只有存在的自我,才能觀察自我的存在。 生命的(原)本真(實)狀態,要在好像看,又好像沒看的(超越了看與不看)時候,才能看得到;只有超越了看與不看,進入了似看非看,非不看的無我狀態,才能看到生命最原本真實的狀態。 在這裡,不是用肉眼,而是用心靈的眼睛(自我的內視功能),靜靜地、注視著、肯定著客觀存在的自我(自我非我,無我,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實在——實相,無形無相,非色非空)。有想看的意願,看不到;沒有看的意願,根本不可能看到;只有升起看的意願,然後把這個意願放下(不是放棄,而是不執著於看),在一種似看非看,非看,非不看;不看而看,看而不看,超越看與不看的狀態,才能觀察得到生命我最本真的狀態——如來。 客觀存在的自我,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向外求,找不到,向內求,沒有,它在生命的深處。無內無外,超越內外;非色非空,超越色空;無人無我,超越人我。 另有一聯,可以互參。 無人無我觀自在,非色非空悟如來。 附: 我 “我是誰?”我在追問,我在思索。 一、從生命學的角度上看: 我有軀體,但軀體不是我。我有意識,但意識不是我。 那麼,到底“我”是誰?誰又是我? “我”就是我。 “我”無形無相。 “我”覺,故我在;“我”知,故我在。 ——自我覺知,是我最大的特點。 意識是“我”發出的指令,軀體是“我”役使的奴僕,真理和正義是“我”的靈魂。 捨棄一切非“我”之後,剩下的方是真“我”。 我是真實的,我是客觀的,我是唯一的, 我是自由的,我是永恆的,我是無限的。 我擁有一切,但我又超越一切。 我至純又至淨,我至真又至美, 我至公又至私,我至善又至樂, 我至有又至無,我至簡又至能。 我因關照而存在,我因存在而真實。 我因無染而純淨,我因純淨而永恆。 我因無我而忘我,我因忘我而成就自我。 我因無思而智慧,我因智慧而至能。 我因無執而無縛,我因無縛而自由。 我因無私而無慾,我因無慾而清靜。 我因自覺而自在,我因自在而唯一。 我因慈悲而至善,我因至善而至樂。 我因無形而無界,我因無界而無限。 “我”是一點說有還無的真知。 “我”是一點說無還有的自覺。 “我”是一點無所不照的靈光。 二、從社會學的角度上看: 我是父母的孩子,我是孩子的父母; 我是老師的學生,我是學生的老師; 我是丈夫的妻子,我是妻子的丈夫; 我是領導的下屬,我是下屬的領導; 我是同學的同學,我是朋友的朋友…… 三、迴歸自我: 尋找自我需要覺悟, 認識自我需要智慧, 承擔自我需要勇氣, 迴歸自我需要奉獻, 放下一切“非我”(屬於我,但不是我)之後, 剩下的方是真我。

  • 2 # 使用者3916807372217

    這是一個佛門對聯,自,自我。 在,存在,存在的實在。 觀,不動心念,靜靜地注視著;集中精力,目不轉睛、無私無慾、無思無慮的看著。 如來,生命的本真狀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原本如此。 見,看到。

    意思是: 自我的存在,要靠存在的自我來觀察;只有存在的自我,才能觀察自我的存在。 生命的(原)本真(實)狀態,要在好像看,又好像沒看的(超越了看與不看)時候,才能看得到;只有超越了看與不看,進入了似看非看,非不看的無我狀態,才能看到生命最原本真實的狀態。

    在這裡,不是用肉眼,而是用心靈的眼睛(自我的內視功能),靜靜地、注視著、肯定著客觀存在的自我(自我非我,無我,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實在——實相,無形無相,非色非空)。有想看的意願,看不到;沒有看的意願,根本不可能看到。

    只有升起看的意願,然後把這個意願放下(不是放棄,而是不執著於看),在一種似看非看,非看,非不看;不看而看,看而不看,超越看與不看的狀態,才能觀察得到生命我最本真的狀態——如來。

    客觀存在的自我,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向外求,找不到,向內求,沒有,它在生命的深處。無內無外,超越內外;非色非空,超越色空;無人無我,超越人我。

    擴充套件資料

    廬陵何紹先在《對聯匯海》中說:“考古家謂對聯即桃符遺制,始於蜀孟昶而盛於明孝陵(按即朱元璋),不知此指門聯而言。若堂室之題句,則諸葛武侯之‘淡泊以明志’,孔北海之‘座上客常滿’,已為濫觴。”

    何紹先認為,孟昶題聯只是門聯(亦春聯)之始,而非整個對聯之始,這是不錯的。但他把對聯之始推至漢末,又未免早了一些。因為在律詩尚未形成之前,即算象孔融“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這樣對得很工的句子,也只能算一般對偶。

    而今的所謂“對聯”,當出自唐代,不會遲於晚唐。因為在初唐與盛唐之際,律詩已完全定型,不管是五律還是七律,都要求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為求對仗工整,還有一整套規矩。這就為對聯的出現打下了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這對對聯在唐代的產生和發展,無疑是個促進。再和美妙的書法相結合,對聯也就開始放射出異樣的光彩。至於專摘對句的書籍,據說隋末就有了。傳杜公瞻曾奉隋煬帝之敕撰進過《編珠》四卷,但隋志、唐志均未載,至宋志始著錄,而宋人未見引用亦無舊刻舊鈔流傳於世,而今只能從清康熙年間高士奇家刊本,得見其大致面目。

    據高氏所稱,此書得於宮廷內庫廢紙堆中,但“世頗疑其依託”(梁章鉅《巧對錄》)。此書若實有,對對聯在唐代的產生和發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唐人又喜歡書壁。李白(?)《草書歌行》說懷素寫字時:“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鬥。”

    陳彬龢《中國文字與書法》亦云:“(唐)文宗嘗於夏日集學士聯句,命(柳)公權題於殿壁,字徑五寸。”此事《新唐書·柳公權傳》有載。而唐人在寫詩時,有的將先得的一個佳句寫在紙上或者壁上,慢慢求對,對上了就配上去,在今天看來,這就等於在做對聯。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錦咖哩蛋包飯最正宗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