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舞分為北印度舞(Kathak)和南印度舞(BharataNatyam)。北印度舞的音樂為Hindustani,南印度舞蹈則採用了Carnatic音樂,兩種音樂節奏和旋律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跳Kathak時,腿須筆直,身體曲線始終保持流線形,這種舞蹈講究用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豐富的手部動作,結合華麗的服飾和化妝,透過肢體語言而非音樂來演唱來傳情達意;而跳BharataNatyam時,腿可彎曲,身體幅度變化很大,更具欣賞性。 印度舞——表演給神看 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淨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廟裡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基本動作: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鐘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 ●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 ●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 ●保持微笑。 ●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服裝: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去年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現在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 手姿:印度舞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100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的意義,有的代表美麗,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氣,有的甚至表示醜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號,而不同的神喜歡不同的手姿。 微笑:舞蹈過程中,舞者發自內心的微笑終始如一,表達了喜悅平和的心境。 頭動:頭部有節奏地向左、右動。 腰動:腰部的擺動讓身體婀娜多姿。 腳動:腳尖、腳跟、跺腳。印度舞腳的動作也極具表情。 眼睛:舞蹈時眼睛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鍊,可謂“心靈手巧。” ●跳躍的姿勢代表了印度神鳥“PIKAKE”。跳躍時,注意要眼睛盯著手。這種跳躍姿勢不僅好看,還能練習身體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 ●與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式。這個姿式對大腿和臀部線條很有好處噢! ●想要有風情萬種的眼神嗎?向印度舞學習!頭不動,四面八方轉動你的眼珠,記得轉動的時候要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提踵立腳趾。印度舞腳的動作,會讓你有美麗的小腿和腳踝。 ●舞蹈過程中,肩膀經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式,轉頭的動作也會幫助保養你的頸椎。 ●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性感的背。 印度舞蹈藝術 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 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著閃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樣”,“男子戴金首飾,透過舞蹈表演有關戰爭的場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可見當時舞蹈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 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爾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於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羅摩衍那》中寫道:“在阿逾陀日夜舉行舞會和音樂會,供國王享樂”,“一位舞者的優美的舞姿使羅婆那為之陶醉”。 但是,有關舞蹈藝術的專著應該以婆羅多的《舞論》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著作,一般認為它是公元2世紀的產物,但其內容應更早於成書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論》是一部詩體著作,它全面論述了戲劇工作的各個方面,從理論到實踐無不具備,而主要是為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起一個戲劇工作手冊的作用。 到了迦梨陀娑時期(公元5世紀),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發展。迦梨陀娑的著作很多,他的劇作使古代印度戲劇創作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他不僅以詩馳名於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劇作家,他流傳至今的劇本《沙恭達羅》《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劇詞中散文與詩歌並茂,穿插自如,而且劇中有舞蹈,也有歌曲。他的《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對音樂和表演的理論還進行了充分研究。迦梨陀娑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同音樂一樣,舞蹈藝術也是一種謀生手段,印度自古以來時興舞女在寺廟跳舞,迦梨陀娑曾經描寫到當時一些寺廟中的舞女情況。在拜納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給兒子過生日跳舞的舞伎們。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舞伎演員的社會地位不高。甚至在婆羅多時候,音樂舞蹈方面的專業藝人已受到社會歧視,當時婆羅多仙人曾寫了一長篇故事,描述演員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員在社會上卑賤的地位。不過音樂和舞蹈藝術本身是很受重視的,各階級的男子和婦女都學習這兩種藝術。 [
印度舞分為北印度舞(Kathak)和南印度舞(BharataNatyam)。北印度舞的音樂為Hindustani,南印度舞蹈則採用了Carnatic音樂,兩種音樂節奏和旋律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跳Kathak時,腿須筆直,身體曲線始終保持流線形,這種舞蹈講究用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豐富的手部動作,結合華麗的服飾和化妝,透過肢體語言而非音樂來演唱來傳情達意;而跳BharataNatyam時,腿可彎曲,身體幅度變化很大,更具欣賞性。 印度舞——表演給神看 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淨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廟裡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基本動作: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鐘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 ●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 ●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 ●保持微笑。 ●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服裝: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去年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現在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 手姿:印度舞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100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的意義,有的代表美麗,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氣,有的甚至表示醜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號,而不同的神喜歡不同的手姿。 微笑:舞蹈過程中,舞者發自內心的微笑終始如一,表達了喜悅平和的心境。 頭動:頭部有節奏地向左、右動。 腰動:腰部的擺動讓身體婀娜多姿。 腳動:腳尖、腳跟、跺腳。印度舞腳的動作也極具表情。 眼睛:舞蹈時眼睛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鍊,可謂“心靈手巧。” ●跳躍的姿勢代表了印度神鳥“PIKAKE”。跳躍時,注意要眼睛盯著手。這種跳躍姿勢不僅好看,還能練習身體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 ●與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式。這個姿式對大腿和臀部線條很有好處噢! ●想要有風情萬種的眼神嗎?向印度舞學習!頭不動,四面八方轉動你的眼珠,記得轉動的時候要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提踵立腳趾。印度舞腳的動作,會讓你有美麗的小腿和腳踝。 ●舞蹈過程中,肩膀經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式,轉頭的動作也會幫助保養你的頸椎。 ●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性感的背。 印度舞蹈藝術 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 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著閃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樣”,“男子戴金首飾,透過舞蹈表演有關戰爭的場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可見當時舞蹈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 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爾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於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羅摩衍那》中寫道:“在阿逾陀日夜舉行舞會和音樂會,供國王享樂”,“一位舞者的優美的舞姿使羅婆那為之陶醉”。 但是,有關舞蹈藝術的專著應該以婆羅多的《舞論》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著作,一般認為它是公元2世紀的產物,但其內容應更早於成書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論》是一部詩體著作,它全面論述了戲劇工作的各個方面,從理論到實踐無不具備,而主要是為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起一個戲劇工作手冊的作用。 到了迦梨陀娑時期(公元5世紀),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發展。迦梨陀娑的著作很多,他的劇作使古代印度戲劇創作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他不僅以詩馳名於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劇作家,他流傳至今的劇本《沙恭達羅》《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劇詞中散文與詩歌並茂,穿插自如,而且劇中有舞蹈,也有歌曲。他的《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對音樂和表演的理論還進行了充分研究。迦梨陀娑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同音樂一樣,舞蹈藝術也是一種謀生手段,印度自古以來時興舞女在寺廟跳舞,迦梨陀娑曾經描寫到當時一些寺廟中的舞女情況。在拜納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給兒子過生日跳舞的舞伎們。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舞伎演員的社會地位不高。甚至在婆羅多時候,音樂舞蹈方面的專業藝人已受到社會歧視,當時婆羅多仙人曾寫了一長篇故事,描述演員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員在社會上卑賤的地位。不過音樂和舞蹈藝術本身是很受重視的,各階級的男子和婦女都學習這兩種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