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底,盟軍登陸非洲的“火炬行動”取得了成功,這對首次參戰的美華人來說,是一件振奮人心的訊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期待著能儘快結束戰爭。然而,這場勝利對於艾森豪威爾來說,卻是喜憂參半,甚至差點被解除職務,終止自己的軍事生涯。
原來,艾森豪威爾將進攻非洲戰役以拉攏法國維希部隊,作為減少傷亡的重要舉措。與時任維希政府二號人物的達爾朗進行合作,激起了同盟國一片指責。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丘吉爾也跳出來抨擊並暗指美國,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從國家利益角度看,丘吉爾可以稱為愛國的典範,為了英國的利益四處奔波,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但從做人方面,卻處處顯示出“老奸巨猾”、自私自利的一面,尤其是出爾反爾,至蘇聯安危於不顧,力主放棄登陸歐洲計劃,失信於盟友。
“火炬行動”也不例外。首次參戰的美國贏得了全世界的關注,搶了英華人的風頭,更讓丘吉爾擔心的是,在主導非洲政局方面,艾森豪威爾可謂是“做足了功課”,與親德的達爾朗合作,將戴高樂排除在外,英國的利益遭受著重大威脅。
其實,這種戰略上的行為,作為盟軍的高階將領和國家領導人是知曉和同意的。丘吉爾這一做法顯然不合適,他的目的就是要維持英國在非洲的主導權,那麼代表英國利益的戴高樂就可以順利上位。果不其然,羅斯福為平息輿論,有了撤換艾森豪威爾的想法。
就在丘吉爾沾沾自喜的時候,馬歇爾挺身而出,支援艾森豪威爾的工作,並譴責英華人在這場風波背後的助推作用。緊接著,羅斯福也發表宣告支援,並寫信給丘吉爾,措辭嚴厲地指出他在這場風波中的不當行為,影響兩國的團結。
幸運的是,達爾朗不久被刺身亡,這讓糾結於此的艾森豪威爾長舒了一口氣。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卡薩布蘭卡會議後,為了統一指揮,他的軍銜晉升為四星上將。同時,英國在非洲的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也歸他指揮。這可真是“因禍得福”啊。
1943年1月,此時的艾森豪威爾可以說是達到了人生頂峰,要知道當時的美軍只有他和馬歇爾兩位四星上將,這是莫大的榮耀。他躊躇滿志的指揮盟軍追擊敗退中的“非洲軍團”,並取得了突尼西亞戰役的勝利。至此,盟軍徹底控制了非洲。
這時的美華人越來越看不上丘吉爾進攻德國“下腹部”——義大利的計劃。因為在他們看來,經過近半年的聯合作戰,美軍的戰鬥力得到了鍛鍊,實力大增。是時候開闢第二戰場,拉近與蘇聯的關係,要知道,不兌現承諾的除了英國,還有美國。
在丘吉爾看來,進攻義大利符合英華人的利益。首先,英國在歐洲的利益很大,但要取得勝利,必須有美國的幫助。美國擁有強大的戰爭潛力,她的參戰直接導致戰爭的“太平”向同盟國一方傾斜。單憑英國,是沒有實力直取義大利的。
其次,為了繼續主導在盟軍的話語權。儘管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確定西西里島戰役後,開闢第二戰場,但丘吉爾強調進攻義大利,就是表明英國在美軍中的話語權。一旦美軍放棄了他的方案,也就是徹底剝奪了英軍在盟軍的主導地位。
更重要的是,開闢第二戰場是羅斯福向蘇聯“示好”的舉動。對於堅定的反蘇分子丘吉爾來說,必須將美英兩國綁在一起,並遠離蘇聯。進攻義大利,就是這個態度的表示,他要美國徹底地綁在西方勢力的一邊。
於是,他多次與羅斯福溝通,甚至親自前往美國當面說服。美軍終於在羅斯福的干預下,勉強同意進攻西西里島,但在之後的地中海行動,馬歇爾交由艾森豪威爾定奪。丘吉爾執著地不顧其“上級”身份,親自“拜訪”艾森豪威爾。
丘吉爾在阿爾及爾的一個星期裡,可以說是天天給艾森豪威爾“洗腦”,甚至在三更半夜去他的住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丘吉爾終於打動了艾森豪威爾,在他努力下,馬歇爾同意了西西里島戰役後進攻義大利的計劃。
原來,隨著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在非洲深得民心,尤其是倡導廢除反猶太法案,清除親德分子等,在法國得到了民眾的擁護,紛紛支援戴高樂的法國部隊。羅斯福看好的吉羅將軍,不得不同意與戴高樂成立了“法國全國解放委員會”。
但是,毫無政治頭腦的吉羅根本不是戴高樂的對手。很快,戴高樂的勢力完全控制了法國的所有事務。羅斯福對此憤怒不已,他企圖削弱戴高樂力量,藉此遏制英華人控制非洲的意圖“全部泡湯”。在他看來,非洲是“可怕的一團糟”。
這樣的局面正合丘吉爾的意願。他恰逢時機的勸說羅斯福:“法華人民認可戴高樂,盟軍必須與他合作,可以透過艾森豪威爾控制他。”丘吉爾的一番說辭,其實就是“緩兵之計”,此刻他的內心比誰都高興,因為戴高樂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
當然,支援丘吉爾的還有艾森豪威爾,但他更多是從戰局考慮。一是,在非洲,他已切身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戴高樂勢力,這說明民眾選擇了戴高樂,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將他排除在外,非洲會陷入一場內戰;
二是,透過與戴高樂交談,英華人也不會得到什麼利益。在艾森豪威爾看來,戴高樂與丘吉爾的關係無非是“借雞生蛋”的關係,他有著政治家的風範,不可能受制於英國,更不會成為丘吉爾的“傀儡”,對美國既無利也無害。
最讓他擔心的是,西西里島戰役就要開始,作為大後方的非洲不能亂。他建議並勸說羅斯福承認戴高樂的“法國全國解放委員會”為臨時政府,並拒絕與親德的維希政府合作和聯絡,在“正義”與“非正義”之間,選擇前者。
就當時而言,丘吉爾的目的還是基本達到了,在維護英國的利益上,他竭盡所能。雖然英國不可逆的退出了同盟國的主導地位、戴高樂也沒有和他“穿一條褲子”,但他的“執拗”,一心為英國的做法,還是令人欽佩,儘管他的做法讓人“不齒”。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艾森豪威爾》
1942年底,盟軍登陸非洲的“火炬行動”取得了成功,這對首次參戰的美華人來說,是一件振奮人心的訊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期待著能儘快結束戰爭。然而,這場勝利對於艾森豪威爾來說,卻是喜憂參半,甚至差點被解除職務,終止自己的軍事生涯。
原來,艾森豪威爾將進攻非洲戰役以拉攏法國維希部隊,作為減少傷亡的重要舉措。與時任維希政府二號人物的達爾朗進行合作,激起了同盟國一片指責。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丘吉爾也跳出來抨擊並暗指美國,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英國在非洲的利益,不想拱手讓出。從國家利益角度看,丘吉爾可以稱為愛國的典範,為了英國的利益四處奔波,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但從做人方面,卻處處顯示出“老奸巨猾”、自私自利的一面,尤其是出爾反爾,至蘇聯安危於不顧,力主放棄登陸歐洲計劃,失信於盟友。
“火炬行動”也不例外。首次參戰的美國贏得了全世界的關注,搶了英華人的風頭,更讓丘吉爾擔心的是,在主導非洲政局方面,艾森豪威爾可謂是“做足了功課”,與親德的達爾朗合作,將戴高樂排除在外,英國的利益遭受著重大威脅。
其實,這種戰略上的行為,作為盟軍的高階將領和國家領導人是知曉和同意的。丘吉爾這一做法顯然不合適,他的目的就是要維持英國在非洲的主導權,那麼代表英國利益的戴高樂就可以順利上位。果不其然,羅斯福為平息輿論,有了撤換艾森豪威爾的想法。
就在丘吉爾沾沾自喜的時候,馬歇爾挺身而出,支援艾森豪威爾的工作,並譴責英華人在這場風波背後的助推作用。緊接著,羅斯福也發表宣告支援,並寫信給丘吉爾,措辭嚴厲地指出他在這場風波中的不當行為,影響兩國的團結。
幸運的是,達爾朗不久被刺身亡,這讓糾結於此的艾森豪威爾長舒了一口氣。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卡薩布蘭卡會議後,為了統一指揮,他的軍銜晉升為四星上將。同時,英國在非洲的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也歸他指揮。這可真是“因禍得福”啊。
堅持西西里島戰役,拉開美、蘇兩國“距離”。1943年1月,此時的艾森豪威爾可以說是達到了人生頂峰,要知道當時的美軍只有他和馬歇爾兩位四星上將,這是莫大的榮耀。他躊躇滿志的指揮盟軍追擊敗退中的“非洲軍團”,並取得了突尼西亞戰役的勝利。至此,盟軍徹底控制了非洲。
這時的美華人越來越看不上丘吉爾進攻德國“下腹部”——義大利的計劃。因為在他們看來,經過近半年的聯合作戰,美軍的戰鬥力得到了鍛鍊,實力大增。是時候開闢第二戰場,拉近與蘇聯的關係,要知道,不兌現承諾的除了英國,還有美國。
在丘吉爾看來,進攻義大利符合英華人的利益。首先,英國在歐洲的利益很大,但要取得勝利,必須有美國的幫助。美國擁有強大的戰爭潛力,她的參戰直接導致戰爭的“太平”向同盟國一方傾斜。單憑英國,是沒有實力直取義大利的。
其次,為了繼續主導在盟軍的話語權。儘管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確定西西里島戰役後,開闢第二戰場,但丘吉爾強調進攻義大利,就是表明英國在美軍中的話語權。一旦美軍放棄了他的方案,也就是徹底剝奪了英軍在盟軍的主導地位。
更重要的是,開闢第二戰場是羅斯福向蘇聯“示好”的舉動。對於堅定的反蘇分子丘吉爾來說,必須將美英兩國綁在一起,並遠離蘇聯。進攻義大利,就是這個態度的表示,他要美國徹底地綁在西方勢力的一邊。
於是,他多次與羅斯福溝通,甚至親自前往美國當面說服。美軍終於在羅斯福的干預下,勉強同意進攻西西里島,但在之後的地中海行動,馬歇爾交由艾森豪威爾定奪。丘吉爾執著地不顧其“上級”身份,親自“拜訪”艾森豪威爾。
丘吉爾在阿爾及爾的一個星期裡,可以說是天天給艾森豪威爾“洗腦”,甚至在三更半夜去他的住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丘吉爾終於打動了艾森豪威爾,在他努力下,馬歇爾同意了西西里島戰役後進攻義大利的計劃。
讓丘吉爾高興的是,達爾朗遇刺後,非洲的政局朝有利英國的方向發展。原來,隨著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在非洲深得民心,尤其是倡導廢除反猶太法案,清除親德分子等,在法國得到了民眾的擁護,紛紛支援戴高樂的法國部隊。羅斯福看好的吉羅將軍,不得不同意與戴高樂成立了“法國全國解放委員會”。
但是,毫無政治頭腦的吉羅根本不是戴高樂的對手。很快,戴高樂的勢力完全控制了法國的所有事務。羅斯福對此憤怒不已,他企圖削弱戴高樂力量,藉此遏制英華人控制非洲的意圖“全部泡湯”。在他看來,非洲是“可怕的一團糟”。
這樣的局面正合丘吉爾的意願。他恰逢時機的勸說羅斯福:“法華人民認可戴高樂,盟軍必須與他合作,可以透過艾森豪威爾控制他。”丘吉爾的一番說辭,其實就是“緩兵之計”,此刻他的內心比誰都高興,因為戴高樂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
當然,支援丘吉爾的還有艾森豪威爾,但他更多是從戰局考慮。一是,在非洲,他已切身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戴高樂勢力,這說明民眾選擇了戴高樂,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將他排除在外,非洲會陷入一場內戰;
二是,透過與戴高樂交談,英華人也不會得到什麼利益。在艾森豪威爾看來,戴高樂與丘吉爾的關係無非是“借雞生蛋”的關係,他有著政治家的風範,不可能受制於英國,更不會成為丘吉爾的“傀儡”,對美國既無利也無害。
最讓他擔心的是,西西里島戰役就要開始,作為大後方的非洲不能亂。他建議並勸說羅斯福承認戴高樂的“法國全國解放委員會”為臨時政府,並拒絕與親德的維希政府合作和聯絡,在“正義”與“非正義”之間,選擇前者。
就當時而言,丘吉爾的目的還是基本達到了,在維護英國的利益上,他竭盡所能。雖然英國不可逆的退出了同盟國的主導地位、戴高樂也沒有和他“穿一條褲子”,但他的“執拗”,一心為英國的做法,還是令人欽佩,儘管他的做法讓人“不齒”。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艾森豪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