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真空妙有無量壽

    只能方便說。

    一切法皆不可說。如果執著如來有所說法,那是謗佛。眾生本是佛,佛佛本一性,他知你也知,本來無可說。迷了是眾生,悟明才是佛。迷了師度,悟了自度。不明不悟,還須方便引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即了,本無可說。執著名相,自是未覺。

    心丶性,都是假設的名詞。權作方便,引你進入對於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的認識,從而找到自我,迴歸本來。

    直截說,性,就是本有的自己,自體本性。心,就是本性的顯現。

    心不是胸腔裡的那個肉團心臟。它是能思能想的一種功能機制,不離活性肉體,而非肉體的本質,肉體可壞,心意識不死。活人認識到的大腦,只是一個"硬碟"而已。心意識這個軟體,可由特定的因緣條件置入特定的活性肉體而顯示靈氣。

    心,非性,不離性。離性無心。性是心之體,心是性之用。心丶性一如,互為表裡。只有先明心,方能知(見)其性。

    言為心聲,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六部感官,全是心靈意識的工具丶儀器。你若不開口,神仙難下手,誰知你的心?所以心是顯像,性是暗體。性是能顯影的鏡面,心是鏡面上所反射外部世界的花花綠綠。由此比喻,便可說明心丶性的關係。

    佛法是心法,修行為見性。不從心修起,不能見真性。心是鏡體的染汙,必須洗除心垢,心是無始劫來由外界因緣染汙凝結的固執觀念,是迷惘,眾生的苦本丶煩惱根源即此。所以佛法修行只有反觀內照,破迷開悟,方得離苦得樂!由表及裡,明心即可見性。知心是Phantom,即是看破,只有看破方肯放下,徹底放下,即可見性體真如實際,原本不生不滅丶不垢不淨丶不增不減。即六祖開悟後所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丶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丶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丶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丶何期自效能生萬法"。

    可以講,本心即本性,鏡面與光影是一體不可分的。但是理體雖一,事相上仍須分別。為方便認識,便有心丶性的語詞概念差別。

  • 2 # 吳振偉美麗生活

    明心見性

    明,就是覺察,覺察自己的心,歸於自己的心,就會洞見自己的性。

    這個性不是我們現代人所慣用的性愛的“性”,這個性就是被現代人壓抑的“性”下面的性,本來的性,本性,本來的性就是自然的性,自然的性被壓抑著,人們追求的是慾望的“性”

    性慾矇蔽了心,心是愛,從愛出發的性,會來到自然的性,自然的性,是本來的性,充滿了自然之愛,因為愛,所以性,明心見性。

    如何明心見性呢?

    透過性慾,提升效能量到心,把效能量提升到心,性中有愛,利用效能量修心,當心扉開啟,當心有愛,當心明心,那麼性是愛的延展和表達,自自然然。

    見性明心。

  • 3 # n是名n

    明心見性,這是禪宗的說法,名相來自於儒家,功法來自於道家,所以三教糾纏分不清的。

    性就是我們一出生時,那種小孩子心態。

    以正常的方向看,應該叫“現”性,也就是把這種“先天”的“天性”顯露出來。

    但是“愚人”聽了這種話,估計會把“後天”的“習性”暴露出來,還以為這就是“天性”了。

    我們每個人天性本來都是很好的,是一種“本善”的狀態,先天俱足,但是因為後天世界是個物質世界,“食色性也”,兩大欲望,每每得不到及時的滿足,於是就被帶偏了,產生了一種叫“習性”的東西,遮蔽了“天性”。

    “習性”,也沒錯,它就是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不必明心見性,人也活得挺好的。

    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當我們的“習性”,演變到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很多痛苦時,就需要推倒重來。也就是要透過一系列錘鍊和修養,把“習性”都退掉,重新明徹心地,迴歸到自性的天真狀態,就叫“明心見性”。

    這時就跟重新格式化了系統的電腦一樣,C盤東西沒了,D盤E盤網盤上的東西還在。

    唐僧肉估計很好吃吧,據說善護念真特麼不容易,幸虧“含德之厚,莫若赤子”。

    守好本份,就可以開始自我教育,按自己喜好重灌系統,至少比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時,隨波逐流瞎胡鬧要強吧,所以明心見性,是很誘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期間可以吃蜂蜜嗎?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