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復旦大學徐靜波

    思想很邪念,這個說法挺有意思。我的理解是,思想很邪念的人,應該是指那些個人私慾很強烈、而又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包括損害他人迫害他人甚至嚴重損害社會國家的手段)的人。我把這種人稱之為“壞人”。真正思想很邪念的人,也就是真正的壞人,我想應該是極少的,但是一個不健康的社會,會滋生甚至會大批滋生這樣的人。一旦當他們過於膨脹的私慾得到滿足時,往往也是有些人甚至很多人遭到嚴重損害的時候 。

    一個人的慾望,包括權力慾、物質上的慾望、性慾、佔有慾、虛榮心、名利心,這些慾望恐怕每一個人都有,這些慾望的產生,除了少數屬於生物學層面之外,大部分是由人類社會產生的,比如權力慾、虛榮心、名利心等。如果沒有太過分,而且為獲得這些慾望的滿足又沒有損害(或基本上沒有損害)他人和社會,似乎也無可厚非。判斷一個人是否思想很邪念,我想有兩個尺度,一是慾望過度膨脹,一般人都可看出是超出了正常的範圍,二是採用不正當的手段且又嚴重損害了他人和社會。比如說權力慾。在一個不太正常的社會中,權力幾乎可以謀取一切,於是權力就成了私慾過度的人追求的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不惜對上級阿諛奉承、行賄貢獻,製造假履歷,而對於可能阻礙自己的人,則採用陰謀計算,打壓排擠等卑劣手段。物質上過高的慾望,如果是一個商人,就不惜製假售假,哄抬價格,或者竊取別人的專利和創意,或者以損害自然環境來謀取個人的暴利。在學界,則不惜剽竊偷盜,將別人的成果佔為己有。這樣的話,就一定會損害別人(消費者或被剽竊者等)和社會。過度的佔有慾也一定是以排斥和損害別人為前提的。過於膨脹的虛榮心和名利心,也會導致不當手段的發生。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明眼人,日長時久,你的這些卑劣的行為就會被人識破,在正常的社會中,這樣的人是難以長期猖狂的。但每個社會總難免會有陰暗面,尤其是在制度上有重大紕漏、風氣上邪惡猖獗的社會。這些思想很邪念的人,真的還可能十分得意。

    對於消除(消除恐怕不可能)或減少這些思想很邪念的人,我想第一是完善社會制度,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使得他們無用武之地;第二是有正常的機制可以及時阻止他們的害人行為(好像這有跟制度有關),使得輿論可以及時的譴責和揭露他們,也就是說要增強輿論的正能量;第三是加強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儘可能不要產生過度的私慾,或者使得過度的私慾有一個健康消解和平抑的可能。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也沒有排斥富貴,關鍵是不可以“不義”,就是手段要正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營造一個健康社會的責任,在滿足自己的慾望的同時,也要多多的顧及社會的弱者,顧及社會上大多數人的利益。一個過於自私的人,真的一點也不可愛。

  • 2 # 一心問道

    姑娘,你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思想很邪念這個說法有一種很鬼畜的感覺,我認為正確的表達應該是:“心思很邪惡“,或“思想存邪念”。不過我就喜歡你這種“小錯錯“的感覺,誰叫我們都是00後呢?嘿嘿!

    人的言行是心靈思想的折射。有什麼樣的心靈思想狀態,就有什麼樣的言行模式。反之,有什麼樣的言行模式,就有什麼樣的心靈思想狀態。然而,心靈思想不可有形而見,可見的是人的言行。一個聰明的人可以透過人的言行來了解和判斷一個人的內心思想狀態,在今天,人們稱之為讀心術或行為心理分析。

    既然無法直接讀取人的心靈思想,那麼心思很邪惡的人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總的而言,心思很邪惡的人,有很多與正常人不一樣的言行方式,觀其眼神與唇意是否有陰狠之氣,觀其言語與行為是否有怪異之舉,觀其喜好與交遊是否有邪僻之好,諸此等等,不可窮言。

    有道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更好的幫助你提高識人辯性的能力,我認為可以透過以下三種途徑去了解:

    第一:可以透過讀心理學書籍或文藝影視作品來了解。心理學裡面有行為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領域,可以透過閱讀這些領域的書籍,來把握心思很邪惡人的心理狀態及其言行方式。文藝影視作品,常常藉助形象生動的方式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及其人性心理問題,透過作者或演員刻畫人心邪惡之人的性格及其言行方式、所作所為,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認識人的能力。

    第二:可以透過現實生活或身邊的人來了解。其實,真實的生活能全息地反映各種人的存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正常或不正常的人,又或者一個人身上也同時存在著正常與不正常的時候。可以透過身邊的那些不正常的人或某個人身上不正常的時刻,去把握人心思很邪惡的那一面。當然,這裡所謂的不正常或心思很邪惡也要分性質的不同,有些只是人的一種心理問題或波動,還沒有上升到一種疾病或犯罪的層面。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用心對待人與人的交往與經歷,可以很好地提高我們識人與為人處世的實際經驗。

    第三:可以透過覺察自己處在正常態與不正常態的心理行為及其對比去了解。現實中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處在正常態或不正常態的情況。當某個人處於不正常態的時候,比如我們處在情緒抱怨憤怒嫉妒等心理時,就已經陷入到“魔控”的狀態了,這個時候的我們,也大體類似心思很邪惡的人所處於的某個層面的狀態。當然,一般人往往只是處於一種心理思想層面,沒有變現為一種行為實施,又或者說所作所為的輕重程度還沒有到違法犯罪的程度,所以我們只是把它稱為一種修養或心理問題。在觀察自己這種“兩態變轉”的情況中,可以很好的瞭解什麼叫正善與邪惡的心思狀態,基於切已於心的體察,容易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深刻印象,可以透過這個方式去類比推理別人的情況。

    綜上所述,對於心思很邪惡的人,我們可以分為兩種狀態來區分,一種是波動問題態,一種是品性疾病態。對於後者,這種人就趨向於潛在犯罪或容易犯罪的一種人格狀態,對此要特別的注意與謹防。對於前者,這是一般常人都有的一種正常範圍內的心理波動,對此要給予一定的理解與包容。此外,還有一種所謂的“心思很邪惡”的狀態,可能只是一種戲稱或價值喜好判斷,比如常說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女人不壞,男人不睬。這種“小壞壞”,可能有時候是一種情趣或人際潤滑劑,這就要看每個人自己的接受程度了。

    僅以此答,回贈相邀,這廂有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飛機由哪幾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