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痴人十三郎
-
2 #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政治立場不同,再開明的大臣還不是滿清的一條狗而已。革命黨要想革命就必須踏過這個坎,這個時候已經是你死我活,我活你死的地步了,水火不相容了。
-
3 # 噠噠噠大隊長
首先,開明大臣之所以會被暗殺,就說明他對清政府有功。既然迪清政府有功,又開明,懂得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發展軍事,固然是革命黨推翻清政府的障礙。所以,若想在推翻清政府的道路上減少阻力,暗殺掉開明的大臣自然是必須的。
-
4 # 朝陽小乾555
到清政府統治的末期,他們已經意識到如果不作出重大的政治改革,清朝的統治將很難維持下去,於是慈禧派出五位大臣出洋考察各國的憲法,議會等政治制度。準備將清政府過渡到君主立憲的模式,但是當時大廈將傾,做什麼也無力迴天了,清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沒有讓他的統治延續下去。
當時革命黨還做出了一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行動,他們去刺殺這些出洋考察了大臣們,這就讓人比較摸不著頭腦了,這些大臣都是朝中思想比較進步的,你要殺也應該殺那些保守的。這是因為當時清朝的革命黨認為,如果這些進步大臣所推行的改革真的成功了,清廷成功過渡到了君主立憲的體制 ,這樣清朝也不用改朝換代了,那麼我們還革命什麼,他們沒有搞明白,革命是做為人民有益的事情,只要進步就是正確的。當時在日本留學的那些激進的革命者認為,他們不僅要推翻封建統治,更要驅逐滿清貴族,恢復中華,所以他們覺得那些大臣都是效忠於滿清的,就要把他們都消滅掉。
例如:1905年慈禧派出當時朝中思想進步的五位大臣出洋,結果這五位大臣還沒有離開京城,在火車上就受到了激進革命黨的炸彈襲擊,就是用人體炸彈。之後的一段時間,也發生了這樣的刺殺行動,包括徐賜林刺殺湯恩,湯恩是清政府中改良派的開明大臣。包括後來的端方,良弼都是被革命黨刺殺的,清政府這些主張改革的開明大臣被刺殺後,其他進步的大臣也不敢說話了,那些腐朽的大臣們又掌握了實權,清政府越來越腐敗,最終革命成功,推翻了這個封建時代
如果真的為這個國家的前途和未來著想的話,革命黨應該去刺殺那些腐朽的大臣,留下那些開明,思想進步的大臣,讓他們為國家做出貢獻,但是在那個時代,革命的成功是最重要的,出洋五大臣這件事情說明了,當時清朝並不是一片黑暗,也曾經出現了一絲曙光。
-
5 # 圖文繪歷史
晚清的民族危機覺醒了華人的反清的革命思想,慢慢形成革命黨在各地燎原,而清廷內部也有頑固派、保皇派、維新派、洋務派等,有愚昧的封建大臣,有想改革自立的大臣,也有親歐美大臣,說白了有好人也有壞人。
安徽巡撫恩銘。
但晚清各地的革命黨在經歷一次次起義失敗後,一部分人喪失了信心,對革命前途堪憂而放棄,有部分人因為身份暴露而遠走他鄉,更有一部分革命黨人覺得明著來不能成功,那就暗地來,人有時候逼急了都是這樣的,正的不行,就來邪的,於是組織暗殺團體,進行著恐怖活動。
四川總督趙爾豐。
革命黨人和開明大臣的區別是,革命黨人要推翻清朝,建立新政府,而開明大臣不推翻清朝,透過改革達到民富國強。所以在革命黨人眼中,只要當官為清廷賣命的,都是漢奸,都是被剷除的物件,雖然革命黨人的思想有些偏頗,行為有些激進,但革命已興起,不管那麼多,殺了就是為革命作貢獻,不管好人還是壞人,反正都是漢奸。
圖為廣東水師提督李準與家人。
那時候的革命黨報刊大肆宣傳反清事宜,比如《廣東日報》、《民報》等,並將晚清的幾大名臣,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都歪曲辱罵,保皇的的如袁世凱、張之洞、梁啟超等詆譭醜化,以激起平民的仇恨,變相喚醒革命意志。
吳樾。
安徽巡撫恩銘,大力推行新政,是安徽近代改革先驅,這樣一位有雄心大志的官員在1907年被革命黨槍殺;建立建立暨南大學,出洋五大臣之一的直隸總督端方在1911年被殺;支援四川保路運動的四川總督趙爾豐1911年被革命黨人殺害;曾奮勇抵抗八國聯軍的廣州將軍鳳山1911年被炸死;1905年革命黨人吳樾暗殺出國考察憲政的維新五大臣轟動一時,未遂;捍衛南海主權,著名廣東水師提督李準,1911年被革命黨人刺殺未遂。
-
6 # 冂吉木公929
確實是的,革命黨認為清政府中比較開明的改革派會延長滿清政府的壽命,要加快清政府的垮臺,就要消滅這樣人,留下了很多腐朽保守派
-
7 # 席軍WH
哈哈雙方關係已經發展到革命和鎮壓革命的你死我活的戰爭革命形式了,任何對方的有才能有作為的干將都是己方最重要的斬首目標。對方的庸碌無能之輩正是我方的實際戰友,即敵方的豬隊友是我方的最好幫手。事實上,革命黨一方的孫中山、黃興也是清政府夢寐以求的清除物件。
回覆列表
政治鬥爭主要的原因是立場不同,路線不同,跟個人能力無關,跟開明與否也無關。
革命黨的目標是推翻大清朝,建立共和體制
而滿清大臣要麼本身的就是滿族,出身決定了要維護皇權,要麼跟革命的信念相背,維護滿清的統治。
這樣的人滿清有很多呀,前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後有滿族五虎,載澤,良弼,端方,鐵良,恩銘。
這樣的情況下,政敵越是有能力,越開明,革命黨實現推翻滿清的夢想就越遠,所以一定要刺殺相對更有能力的,更開明的(代表眼界和能力)的滿清大臣。反而那些尸位素餐、貪汙受賄的官員不用管,他們反而會加速滿清的滅亡。
晚清兩起刺殺都讓人唏噓不已。
第一起最典型: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
恩銘對徐有知遇之恩,一路提拔他當上警察處會辦,卻被徐錫麟當眾開槍刺殺。按說恩銘是五虎中比較有才能的一個,又是開明大臣,對安徽的近代化事業功不可沒。徐被審問時說:恩銘對我的確好,但那是私惠。而我殺他,是為天下的公憤!話說回來,這位徐錫麟也可謂是公私分明瞭。
隨便提一嘴,此案中秋瑾被徐弟供出,於紹興被處斬。
第二起很有名:汪精衛刺攝政王載灃
青年時代的汪精衛,又帥又熱血,寫下了千古名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時的汪精衛還不是未來的大漢奸,他在北京刺殺載灃失敗被捕,載灃居然沒有殺他。
按說載灃雖然無太亮眼的政績,但就從對刺殺自己的革命黨的寬容,可見也是一個難得開明的皇族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