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店玩小二
-
2 # 國平軍史
作者在演義中,揚劉抑曹貶孫,讀者也難免被其牽著鼻子走,所以若論將領水平,讀者眼中呂布肯定為第一。
然後,劉備陣營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再就是曹操麾下典韋、許褚、張遼、徐晃等名將,對不起,東吳政權將領就只能排在最後面了。
其實,自孫堅開始,江東就不缺名將,孫堅本身武功高強,手下擁有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四員大將,而且兵強馬壯,參與了征討董卓的軍事行動。
只是孫堅竊得傳國玉璽,心態立馬變了,就顧不得討伐董卓了,掉頭急於回撤江東,此舉,就被天下英雄所恥笑了。
堅死,其子策接位,孫策絕對是員猛將,曾與太史慈大戰多時,從馬上鬥到馬下,依然不分勝負,兩將皆是東吳武功最強之將領。
策死,其弟權繼位,期間,東吳名將雲集,強盛一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都是名將,但不是憑藉功夫見長,而是帶兵打仗時,以智慧而聞名。
其中,周瑜在赤壁打敗曹操;魯肅,巧妙化解劉孫兩大陣營矛盾,得以聯手抗曹;呂蒙,獻上白衣渡江計,打敗威震華夏的關羽;陸遜,先時裝慫,待時機成熟,卻一把大火把劉備大軍燒光光。
此外,海盜出身的甘寧、15歲就從軍的淩統、衝陣救主的周泰、箭射張遼的丁奉等,都是武力值極高的東吳名將。
請關注本文作者,對本文有不同意見,請發表您的高論。
2018年2月19日於杭州
-
3 # 50後男人
大凡三國迷,說到三國名將,都比較少談到江東諸將的,那麼江東將領的武藝在三國中是怎樣的一個水平呢?
總的來說,江東諸將,其實水平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太史慈、甘寧二將,完全是可以進入三國一流名將的,其他人也有不俗表現。但是,將他們與魏蜀方面的許多將領比,人們總是感覺欠了那麼一點點的。人們之所以有這種印象,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是江東儒將當道,武將中能獨當一面的將領少。讀《三國演義》可知,江東武將很少有獨自領軍打一場有影響的戰役的。皆因江東盛產儒將,前有周瑜、魯肅,後有呂蒙、陸遜、諸葛恪,幾場大戰役都是他們指揮的,武將們成為了配角。那個從孫氏江東起家就跟隨左右的程普,赤壁之戰時,就很不服周瑜,然並卵,最後還是得聽周瑜的。不像蜀漢關羽、馬超、黃忠,曹魏徐晃、張遼、張郃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獨領大軍作戰的。像魏將張遼逍遙津一人獨擋江東幾乎所有武將,在江東諸將中幾乎沒有出現過的。
二是江東諸將偏科厲害。大家知道,江東將領普遍以水戰為強,個個都是水上霸王,但到了陸地上就不敢恭維了。看江東諸將出身,多為江洋大盜,即使是很能打的甘寧,也是以長江上的一個強盜出名的。
離開水,江東將領鮮有出色表現的。就連孫權在甘露寺前與劉備賽馬,也有點憤憤不平地說道“南人不能乘馬乎?”。像程普、周泰、淩統、潘璋等,離開了江河湖泊,陸戰時都是非傷即死的多。江東強人甘寧,羅老師就給他安排了一個這樣的死法:《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說,甘寧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馬,正遇一彪蠻兵,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番將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坐於大樹之下而死,一代江東名將就此隕滅。
-
4 # 新奇角度看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一個道理:
三國時代,是一個士族社會的時代,也是門閥政治的時代。基層出身的將領,比如關羽、張飛、于禁、樂進,年輕時根本沒有什麼能受到像樣教育的機會,更別提看兵書了。
為此,曹操還特地寫了本《孟德新書》將一些粗淺的道理傳授給他的將領。
再比如《三國志·關羽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在惜字如金的史書記載中,竟將關羽喜歡讀書特地提了出來,再次說明,在那個年代,肯讀書的將領還是佔少數的。
好了,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進入主題了:
東吳的將領,基本每個人都讀過書,而且肯讀書,走的是文武兼治的路線,這個特點要比魏蜀兩國更突出。
評論一個將領的水平,不能單從他多能打來判斷。而是應該從他的軍事戰略水平來判斷。所謂打仗,不能只在乎一兵一卒,一城一池,如果心裡沒有大局觀,那終究只能算是名鬥將。而整個三國時代能做到這點的,諸葛亮、司馬懿、陸遜為T1級別,周瑜、荀攸、沮授、賈詡為T2級別,其他的都歸入到T3以後去了。
但這些將領畢竟少數,其實每個國家的頂尖將領都各有春秋,不相上下。我們比的,是底下的大多數將領。
比如魯肅,以其智謀聞名天下,但其實魯肅本為江湖豪傑,他的武功不比周泰等人差。
比如黃蓋,給後人的印象彷彿就是東吳的吉祥物,任勞任怨的一名老將軍,其實赤壁之戰中火計正是他提出的。
比如呂蒙和蔣欽,正是在孫權勸他們要多讀書後,聽了進去。一個做到大都督,一個做到右護軍。
比如甘寧,你別認為他只是一個武夫,只懂衝鋒陷陣,他的智謀不比周瑜一班人差。
比如呂岱,征戰多年,卻突然被調到文職上,也照樣治理有方。
東吳的很多將領,其實水平都不低,大多文武雙全。只是沒有太多耀眼的傳奇故事加身,再加上羅貫中給東吳將領的文墨相對較少,自然造成了大家不甚熟悉的印象。
-
5 # 王金肉
東吳武力名將,拿的出手的不多,有這幾個,第一是太史慈,使一杆長槍,槍入黃巾,瞬殺數人。槍法不錯,重要的是劍法。當年引弓八面射之,殺的黃巾不敢上前,劍無虛發,是個真正的神射手,萬軍之中來去自如,第二是孫策,畢竟能和太史慈打平,差不了多少,第三肯定甘寧,然後是淩統。周泰之類的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地下將領可是不少,如比較出名的有周瑜,呂蒙,陸遜,太史慈,周泰,丁奉,黃蓋,徐盛,淩統,甘寧等,這些都是東吳數一數二的將領,都可獨當一面。
有些人會覺得蜀國,魏國比較厲害,好多人透過三國演義瞭解到的,其實不然,東吳領兵能力跟蜀國,魏國不相上下!當時靠著這些人的鼎盛時期,蜀魏兩國也不敢拿他主意,自古江東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