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壺怎樣來斷代歷來都是個難點,因為有關紫砂器的著述和文獻比較稀少,加之近年來的地下考古發現有明確紀年墓的器物少之又少,所以給紫砂器的斷代帶來一定的困難。還有一點就是歷代的名家作品仿製較多,特別是民國初年,幾乎所有紫砂界的高手都被聘往上海,對歷代名家作品進行精心仿製,燒製出了難以統計的仿名家款作品。這些仿品水平極高,與原作相比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這部分作品現遺存至今,給今天的斷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儘管在鑑定方面困難重重,但是仔細分辨,還是有蹤跡可尋的。
一、看造型
紫砂壺的造型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壺體偏大多提樑,有硬提、軟提之分,無足寬平底,光素而少華麗,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紫砂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另外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型小巧玲瓏、流短、小耳柄。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紫砂壺造型、款識增多,附加的裝飾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新。
二、看胎質
明代時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糙,由於多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溼氣,使得壺體表面失光。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大多含有閃亮的雲母,胎壁也較厚實。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緻,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緻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乾枯。另外,從泥色上也有區別。明代的泥色多紫色、紅色,而清代的泥色則較多,除了以上兩種外,還多見一種在紫砂泥中夾有梨皮似小點的紫砂,稱為“梨花點”或“桂花沙”。民國以後,紫砂的色彩多了起來,如墨綠、黑色等。而現代的紫砂器講究原料與顏色造型一致,如仿青銅器造型,就用仿古銅顏色的泥砂製作。紫砂壺由於經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就會有一層光亮面,俗稱“包漿”。這也是我們鑑別工作當中鑑別時代遠近的一種輔助手段。
三、看製作工藝
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製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到了明晚期,時大彬創造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觸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與鈕的相接觸有時也會這樣處理。由於明代不單獨燒壺,反將壺放在同窯的缸中套燒,所以經常有缸甕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有的壺還因受到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壺的內壁也薄厚不一。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溫度不夠,壺不能完全燒結,所以其胎質較為疏鬆。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比較均勻,製作也比較精細,其壺底多有放射狀痕跡。清早期的壺嘴為單孔,晚期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壺均為手製,到了清末就有用模製或轤轆成型的工藝。到了近現代則出現了注漿成型技術,一些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而此時期的砂制細如膏泥,器物的裡外極其規整,當然手感也極好。
四、看款識和銘刻
這點也是最容易作偽的,因此僅供參考。紫砂製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這同樣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鑑的依據之一。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並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
紫砂名壺怎樣來斷代歷來都是個難點,因為有關紫砂器的著述和文獻比較稀少,加之近年來的地下考古發現有明確紀年墓的器物少之又少,所以給紫砂器的斷代帶來一定的困難。還有一點就是歷代的名家作品仿製較多,特別是民國初年,幾乎所有紫砂界的高手都被聘往上海,對歷代名家作品進行精心仿製,燒製出了難以統計的仿名家款作品。這些仿品水平極高,與原作相比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這部分作品現遺存至今,給今天的斷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儘管在鑑定方面困難重重,但是仔細分辨,還是有蹤跡可尋的。
一、看造型
紫砂壺的造型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壺體偏大多提樑,有硬提、軟提之分,無足寬平底,光素而少華麗,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紫砂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另外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型小巧玲瓏、流短、小耳柄。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紫砂壺造型、款識增多,附加的裝飾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新。
二、看胎質
明代時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糙,由於多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溼氣,使得壺體表面失光。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大多含有閃亮的雲母,胎壁也較厚實。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緻,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緻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乾枯。另外,從泥色上也有區別。明代的泥色多紫色、紅色,而清代的泥色則較多,除了以上兩種外,還多見一種在紫砂泥中夾有梨皮似小點的紫砂,稱為“梨花點”或“桂花沙”。民國以後,紫砂的色彩多了起來,如墨綠、黑色等。而現代的紫砂器講究原料與顏色造型一致,如仿青銅器造型,就用仿古銅顏色的泥砂製作。紫砂壺由於經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就會有一層光亮面,俗稱“包漿”。這也是我們鑑別工作當中鑑別時代遠近的一種輔助手段。
三、看製作工藝
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製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到了明晚期,時大彬創造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觸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蓋與鈕的相接觸有時也會這樣處理。由於明代不單獨燒壺,反將壺放在同窯的缸中套燒,所以經常有缸甕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有的壺還因受到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壺的內壁也薄厚不一。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溫度不夠,壺不能完全燒結,所以其胎質較為疏鬆。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比較均勻,製作也比較精細,其壺底多有放射狀痕跡。清早期的壺嘴為單孔,晚期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壺均為手製,到了清末就有用模製或轤轆成型的工藝。到了近現代則出現了注漿成型技術,一些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而此時期的砂制細如膏泥,器物的裡外極其規整,當然手感也極好。
四、看款識和銘刻
這點也是最容易作偽的,因此僅供參考。紫砂製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這同樣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鑑的依據之一。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並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