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iioo358

    中國文化經典是古代華人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巨大作用。一方面滋養了古代華人的精神世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另一方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產生過重要影響。17至18世紀,西方傳教士把一些中國文化典籍介紹到歐洲,引發歐洲出現了空前的“中國熱”。一些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如狄德羅、盧梭、霍爾巴赫、孟德斯鳩等人,都曾受惠於中國文化和思想。  今天,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中國文化經典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化經典首先表現了很強的現實性。在《論語·子路》中,孔子就提醒過他的學生,學習經典,是為了在現實政治生活中的運用,他指出:“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專對:指擔任使節時獨自隨機應答);雖多,亦奚以為?”魏晉南北朝時的顏之推也說:“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圖高談虛論。”同樣表明了注重現實的態度。到了清代,思想家顧炎武更大力倡導經世致用之學,主張“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可以說,積極入世,求真務實,是中國文化經典的底蘊,也是中國文化經典至今仍具有啟發性的關鍵。  也正是從這種現實性出發,民本思想成為貫穿中國文化經典的一條紅線,從《論語》講“為政以仁”,到《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明夷待訪錄》對君主專制的批判,都體現了鮮明的民本主義主張,有助於我們今天理解“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治國思想。 中國文化經典還表現了很鮮明的包容性。孔子講“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中庸》也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個“和”包括和諧、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義。古代認為,只有和衷共濟、同心同德,才能推動社會的前進。  本著貴和精神,古人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社會關係。《周易》就有“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的主張,而這樣的思想與當今世界文化的多元開放趨勢也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中國文化經典中對“和”的提倡,可以成為促進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諧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資源。  中國文化經典又表現了對自然的親和態度,這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眾所周知,當今中國正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向工業國跨越。在這一過程中,環境破壞相當嚴重,資源的短缺與需求的不斷擴大的矛盾日益尖銳,而這其實也是世界性的問題。面對這一艱鉅的挑戰,中國文化經典同樣可以給我們豐富的啟迪。因為中國古代一向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認為人是大自然和諧整體的一部分,主張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孟子就指出“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實際上,從夏、商、周以來,歷代朝廷都頒佈過關於保護山林、水道、植物、鳥獸和魚類的法律規定,這在世界上都是比較早的,它體現的正是中國文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中國文化經典還有其他有價值的思想,比如對道德修養的倡導、對科學規律的尊重、對藝術審美的探究等等,因此,這是一個取之不盡的思想寶庫。  目前,國際社會矛盾重重,而任何世界性危機的克服,都不可能由某一個國家及某一種文化來獨立承擔,只有透過各國及各種文化的共同努力,才能創造人類和平共處的美好明天。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弘揚傳統文化,使之實現創造性轉化,以適應現實的需要,也是當前中國文化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就這一點而言,今天的中學生可以說責無旁貸,任重道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透過學習中國文化經典,真正瞭解中國文化的基本內涵,才有可能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心總是缺乏安全感,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