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灬夜先生灬

    先看相關原文:“公孫?擊青州黃巾賊,大破之,還屯廣宗,改易守令,冀州長吏無不望風響應,開門受之。紹自往徵?,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紹令?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J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

    義追至界橋;?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營,拔其牙門,營中餘眾皆復散走。紹在後,未到橋十數里,下馬發鞍,見?已破,不為裝置,惟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別駕從事田豐扶紹欲?s入空垣,紹以兜鍪撲地曰:“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強弩乃亂髮,多所殺傷。?騎不知是紹,亦稍引?s;會?義來迎,乃散去。”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英雄記》)首先看公孫瓚和袁紹所佈的陣型,公孫瓚:布成左、中、右3軍,左右並排的陣型;袁紹:布成前、中、後3軍,前後承接的陣型。再看雙方各陣型兵力,公孫瓚:左軍是騎兵5千人,中軍是步兵3萬人,右軍也是騎兵5千人,3萬步兵,1萬騎兵,公孫瓚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總兵力4萬人左右;袁紹:前軍是?義領的步兵(“義兵皆伏?J下不動”應該是指左手持盾右手持大刀呂蒙在勸甘寧與淩統架時的那種裝備的朴刀兵)800人,中軍是強弩千張的幾千人組成的弩車隊伍,是否歸?義統領未知,後軍是袁紹的以步兵為主的主力部隊,文中說是數萬人,袁紹以步兵為主,強弩為輔。袁紹的兵力,總體上和公孫瓚差不多。

    且不說?義指揮的只有800人不夠人手操控千張弩,單看“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就知這些人是持刀或槍而不是持弩的,持弩怎麼可能直前衝突?後面一句“強弩雷發,所中必倒”是指前軍的?義衝鋒拌住公孫瓚的左、右騎兵部隊的衝鋒後,袁紹的中軍強弩部就對著公孫瓚部千弩齊發,打擊敵人。

    這些強弩部隊是不在?義800人部隊之後、袁紹主力部隊之前的中間部隊,人數應該在2-3千人左右。騎兵的作戰特點是強有力的機動性與突擊能力,利用馬匹奔跑時帶來的加速度,衝鋒壓制對方,公孫瓚“放騎欲陵蹈之”一句,指出了騎兵對步兵作戰的特點。?義部在這個對戰過程中的作用,就是在敵人騎兵突擊到來時,指揮前軍奮起斬刀腳、刺馬腹,穩住了袁紹部隊的陣腳,大大阻礙了公孫瓚騎兵的突進,再加上中軍強弩部的激射,公孫瓚的騎兵團前進受阻,騎兵靠馬匹奔跑時帶來的加速度,來衝鋒壓制對方的優勢沒有了。騎在馬上,沒有了加速度的衝鋒,靈活度遠不如站在地上的長槍兵和朴刀兵,騎兵剋制步兵的優勢蕩然無存。

    於是袁紹所統的後軍,也在其它人的指揮下向?義指揮的前軍突進支援。“?軍敗績,步騎奔走”,公孫瓚有4萬人,如果袁紹後軍主力不跟上,800人哪來這麼強的氣勢?“紹在後,未到橋十數里,下馬發鞍,見?已破,不為裝置,惟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這段描寫,袁紹身邊只有幾百人,最好地證明了,是袁紹的後軍主力,在?義的前軍破了公孫瓚騎兵的突進,中軍強弩齊射亂了公孫瓚的陣腳後,全都跟了上去阻擊敵人,“?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可見雙方部隊陷入混戰之中,才會造成袁紹身邊剩下幾百人。

    ?義作為前軍部隊,在突進過程中“臨陳斬?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又“義追至界橋;?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營”、“會?義來迎,乃散去”可見?義是作為一個將領在混戰中來回衝殺,並未走太遠。我在《小探三國時代破解騎兵作戰的方法》一文中,提到的?義破白馬義從,是指?義以輔助部隊的身份,破解了同樣作為公孫瓚輔助部隊的騎兵團—白馬義從的進攻。整個界橋之戰,騎兵的作用,也像三國其它戰役一樣,只是輔助步兵衝陣的一個輔助部隊,主力還是步兵。

    所以公孫瓚的騎兵,在給?義破解了騎兵靠馬匹衝鋒時的加速度衝陣的能力後,公孫瓚的騎兵部隊優勢就幾乎沒有了,雙方主力陷進混戰,最後公孫瓚部隊戰敗。?義在整個過程中,破解了公孫瓚騎兵的衝陣功能,作為一個將領在混戰中來回衝殺,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戰功赫赫,但起到決定整個戰場勝負的,還是袁紹的主力部隊。

  • 2 # 使用者6872682063109

    界橋之戰以前,公孫瓚率領的白馬義從,是當時北方最強騎兵,連當時的擅長騎兵戰的胡人都忌憚三分,可見白馬義從的戰鬥力的強悍為了剋制白馬義從,袁紹在部隊的裝備上做出了調整。一是增加了騎兵的剋星——弩的使用,相對弓箭來說,弩可以更好的剋制騎兵的衝鋒。二是增加了使用專門針對騎兵的大戟士的步兵單位,這種步兵專門使用特製的大戟(一種長杆兵器),對戰的時候,先躲在盾牌後,當敵方騎兵靠近之後,用戟砍斷馬腿,然後刺殺騎士。這2種專門對付騎兵的辦法,打了公孫瓚措手不及,加上袁紹的部將麴義的沉著指揮,讓公孫瓚在界橋大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熬夜多一些,總是時而頭暈,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