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兒歌
山歌兒:山歌兒是隴西城鄉民眾最喜歡唱的一種民歌形式。唱山歌兒父老鄉親又叫打山歌兒,在解放後的一段時期曾叫“花兒”,但從改革開放以來眾鄉親又叫它山歌兒。山歌兒是隴西民歌的主調之一,它以四句一首的形式,抒發了勞動人民喜、怒、哀、樂的豐厚感情,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優美的詩句,動聽的歌曲,有催人上進、沁心娛目的藝術效果,令人百唱不煩,百讀不厭。
隴西山歌兒唱法、唱腔大體相同,但有所差異。渭河以南叫城川(南山)山歌兒,曲調優美動聽;渭河以北叫北路山歌兒,男聲高亢、雄渾、夯實,女聲悠揚、委婉、清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山歌兒的句式大體上是四句一首,有七字句式,如:“紡線車兒紡線哩”;有八字句式,如:“鞏昌城裡的鐘鼓樓”;有九八字句式,如:“大媽媽要吃個漿水哩,二媽媽要吃個醋哩”;甚至還有十字一句的,字數不等,錯落有致。
2
---麥兒歌
麥歌兒:麥歌兒是從臨夏花兒“下四川”移植流傳過來的民歌形式之一,是隴西一帶農民在拔夏田時唱的民歌,眾鄉親都叫它麥歌兒。麥歌兒的唱詞是上下兩句一首,以一人領唱,眾人唱和,曲調優美流暢,韻味無窮。當烈日高照、麥浪滾滾,那雄渾高亢的歌聲反映了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3
---夯歌
夯歌:小時候聽老人說,抗日戰爭初期,隴西民伏在修飛機場公路以及後來修天蘭鐵路時所唱的打夯號子,當時人們管它叫“築路歌”,後來年輕人受鐵路工人打夯號子的影響,改名夯歌。夯歌是一句一段的唱詞,由一人分兩次領唱,眾人隨著打夯的節奏唱和:“噢呀噢哧夯呀”!領唱清脆嘹亮,眾和鏗鏘有力,是新型的勞動讚歌。
4
---民間小調
民間小調:民間小調是隴西民眾在勞動或勞動休閒時所唱的小曲,特別是中、青年婦女在家做針線活時,隨意哼唱的民間音樂調式。一個主題要好幾段,也像一個清唱句故事,如最為流行的《王哥哥》在這一曲小調中唱出了尕妹妹對王哥哥的愛情故事,當最後一段“新棉襖上沒鈕子,我連王哥哥兩口子。新棉襖上沒袖子,我連王哥哥一輩子。”反映出了尕妹妹對王哥哥的愛慕之情和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還有《孟姜女》反映了秦始皇的暴政及盂姜女愛夫、尋夫、哭夫、連長城都哭倒了的悲痛心情。再如;《當兵人實可憐》、《山丹丹紅花兒開》、《吊辮子》等從各個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及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和豐收後的喜悅心情。
5
---秧歌小調
秧歌小調:聽老人傳說,秧歌在古時候叫社火,是農民在元宵節前後打著火把照明,用歌舞、演唱祭祀社稷神時的音樂藝術形式之一,後來逐漸演變為秧歌。
6
---迷胡
迷胡:迷胡可以說就是隴西秧歌劇。自漢朝張騫、班超出使西域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帶來了胡琴(又叫胡鬍子、板胡)及胡琴演奏等胡人文化,胡人文化在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和中逐漸形成了迷胡劇,而隴西又恰好處於當時中、西文化的交匯地帶,所以迷胡在隴西也流傳甚廣。因此,迷胡是以胡琴為主要樂器演奏的秧歌劇,自古以來老人們就叫它迷胡子,其使用樂器有胡鬍子、三絃子、笛兒、梆梆子、磬碗子等,演唱曲調和青海弦子曲、鼓子曲、陝西“眉戶”大體相似,在隴西,它分老調和新詞兩種。老調解放前莫品成、喬正海、楊丹山等老藝人春節期間常在鋪子裡演唱,有點古色古香,如打掃杆、羅江怨、老龍哭海等。新調從民國以來逐漸形成,解放前夕已基本成型,如《兩親家打架》、《賣水》等。迷胡內容有唱腔和曲牌兩種,唱腔有馬頭調、銀紐絲,採花調等,曲牌有柳青、八譜兒、滿天星等。
秧歌小調是隴西民眾在農曆春節過後到元宵節(正月十五)為慶賀豐收祭祀神靈,,預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表露人們過年過節時歡愉心情的歌舞形式之一。一般四人一組,兩個少年打著手燈,頭戴貼花草帽,腰繫戰裙;兩個蠟花姐兒穿紅戴花,左手拿紅綢柔絹,右手拿摺扇,在廟前或私人院落中,少年搖著手燈,蠟花姐兒手搖摺扇,舞動紅綢巾,跳、扭、唱秧歌小調,祝福年節快樂,祝告神靈保佑。如敬神時演唱的仨蠟花姐兒上香》、《喜鵲鬧太平》,在農家院落中唱的《十二明月》(民眾習慣叫《十二梅花》、《繡荷包》、《織手巾》,隴西一帶最為流行的傳唱佳作,有《放風箏》、《什裡亭》等等。隴西秧歌小調,調式多樣,內容豐富,不一一贅述。伴奏樂器在解放前的漫長歲月裡僅有梆梆子,磬碗子(撞鈴)、胡琴兩把,條件好的村莊再加上三絃伴奏那就太可觀了。少年、蠟花姐兒們扭著、唱著、跳著,樂手們敲著、拉著、彈著,各種舞姿和樂曲交織在一起,呈現出歡樂、和諧的昇平景象。
綜上所述
隴西民歌,它是流傳於隴西一帶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民歌的創作手法經常用比興的形式如:“白麻紙糊下的窗欞子,風吹來噹啷啷響哩,記起了花兒的模樣兒,眼淚就唰啦啦地淌哩。”它以風吹窗欞紙的響聲,以對比手法,映襯出少、年對花兒的極其思念之情,方言、土語的巧妙運用,真可以說美到髒裡了。
山兒歌
山歌兒:山歌兒是隴西城鄉民眾最喜歡唱的一種民歌形式。唱山歌兒父老鄉親又叫打山歌兒,在解放後的一段時期曾叫“花兒”,但從改革開放以來眾鄉親又叫它山歌兒。山歌兒是隴西民歌的主調之一,它以四句一首的形式,抒發了勞動人民喜、怒、哀、樂的豐厚感情,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優美的詩句,動聽的歌曲,有催人上進、沁心娛目的藝術效果,令人百唱不煩,百讀不厭。
隴西山歌兒唱法、唱腔大體相同,但有所差異。渭河以南叫城川(南山)山歌兒,曲調優美動聽;渭河以北叫北路山歌兒,男聲高亢、雄渾、夯實,女聲悠揚、委婉、清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山歌兒的句式大體上是四句一首,有七字句式,如:“紡線車兒紡線哩”;有八字句式,如:“鞏昌城裡的鐘鼓樓”;有九八字句式,如:“大媽媽要吃個漿水哩,二媽媽要吃個醋哩”;甚至還有十字一句的,字數不等,錯落有致。
2
---麥兒歌
麥歌兒:麥歌兒是從臨夏花兒“下四川”移植流傳過來的民歌形式之一,是隴西一帶農民在拔夏田時唱的民歌,眾鄉親都叫它麥歌兒。麥歌兒的唱詞是上下兩句一首,以一人領唱,眾人唱和,曲調優美流暢,韻味無窮。當烈日高照、麥浪滾滾,那雄渾高亢的歌聲反映了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3
---夯歌
夯歌:小時候聽老人說,抗日戰爭初期,隴西民伏在修飛機場公路以及後來修天蘭鐵路時所唱的打夯號子,當時人們管它叫“築路歌”,後來年輕人受鐵路工人打夯號子的影響,改名夯歌。夯歌是一句一段的唱詞,由一人分兩次領唱,眾人隨著打夯的節奏唱和:“噢呀噢哧夯呀”!領唱清脆嘹亮,眾和鏗鏘有力,是新型的勞動讚歌。
4
---民間小調
民間小調:民間小調是隴西民眾在勞動或勞動休閒時所唱的小曲,特別是中、青年婦女在家做針線活時,隨意哼唱的民間音樂調式。一個主題要好幾段,也像一個清唱句故事,如最為流行的《王哥哥》在這一曲小調中唱出了尕妹妹對王哥哥的愛情故事,當最後一段“新棉襖上沒鈕子,我連王哥哥兩口子。新棉襖上沒袖子,我連王哥哥一輩子。”反映出了尕妹妹對王哥哥的愛慕之情和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還有《孟姜女》反映了秦始皇的暴政及盂姜女愛夫、尋夫、哭夫、連長城都哭倒了的悲痛心情。再如;《當兵人實可憐》、《山丹丹紅花兒開》、《吊辮子》等從各個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及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和豐收後的喜悅心情。
5
---秧歌小調
秧歌小調:聽老人傳說,秧歌在古時候叫社火,是農民在元宵節前後打著火把照明,用歌舞、演唱祭祀社稷神時的音樂藝術形式之一,後來逐漸演變為秧歌。
6
---迷胡
迷胡:迷胡可以說就是隴西秧歌劇。自漢朝張騫、班超出使西域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帶來了胡琴(又叫胡鬍子、板胡)及胡琴演奏等胡人文化,胡人文化在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和中逐漸形成了迷胡劇,而隴西又恰好處於當時中、西文化的交匯地帶,所以迷胡在隴西也流傳甚廣。因此,迷胡是以胡琴為主要樂器演奏的秧歌劇,自古以來老人們就叫它迷胡子,其使用樂器有胡鬍子、三絃子、笛兒、梆梆子、磬碗子等,演唱曲調和青海弦子曲、鼓子曲、陝西“眉戶”大體相似,在隴西,它分老調和新詞兩種。老調解放前莫品成、喬正海、楊丹山等老藝人春節期間常在鋪子裡演唱,有點古色古香,如打掃杆、羅江怨、老龍哭海等。新調從民國以來逐漸形成,解放前夕已基本成型,如《兩親家打架》、《賣水》等。迷胡內容有唱腔和曲牌兩種,唱腔有馬頭調、銀紐絲,採花調等,曲牌有柳青、八譜兒、滿天星等。
秧歌小調是隴西民眾在農曆春節過後到元宵節(正月十五)為慶賀豐收祭祀神靈,,預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表露人們過年過節時歡愉心情的歌舞形式之一。一般四人一組,兩個少年打著手燈,頭戴貼花草帽,腰繫戰裙;兩個蠟花姐兒穿紅戴花,左手拿紅綢柔絹,右手拿摺扇,在廟前或私人院落中,少年搖著手燈,蠟花姐兒手搖摺扇,舞動紅綢巾,跳、扭、唱秧歌小調,祝福年節快樂,祝告神靈保佑。如敬神時演唱的仨蠟花姐兒上香》、《喜鵲鬧太平》,在農家院落中唱的《十二明月》(民眾習慣叫《十二梅花》、《繡荷包》、《織手巾》,隴西一帶最為流行的傳唱佳作,有《放風箏》、《什裡亭》等等。隴西秧歌小調,調式多樣,內容豐富,不一一贅述。伴奏樂器在解放前的漫長歲月裡僅有梆梆子,磬碗子(撞鈴)、胡琴兩把,條件好的村莊再加上三絃伴奏那就太可觀了。少年、蠟花姐兒們扭著、唱著、跳著,樂手們敲著、拉著、彈著,各種舞姿和樂曲交織在一起,呈現出歡樂、和諧的昇平景象。
綜上所述
隴西民歌,它是流傳於隴西一帶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民歌的創作手法經常用比興的形式如:“白麻紙糊下的窗欞子,風吹來噹啷啷響哩,記起了花兒的模樣兒,眼淚就唰啦啦地淌哩。”它以風吹窗欞紙的響聲,以對比手法,映襯出少、年對花兒的極其思念之情,方言、土語的巧妙運用,真可以說美到髒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