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腿毛小仙子
-
2 # 藍風24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
茅簷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標題是“夜聞杜鵑”,暗示了詞人痛苦淒涼、悲憤抑鬱的心緒。
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早已定格為一種悽慘悲怨、落寞無助的意象。據《成都記》記載: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暮春而鳴,通宵達旦,其聲悽切,聲盡淚絕,繼之以血。杜鵑是一個泣淚滴血、痛徹心肺的形象,古人常藉此意象表達失意、痛苦、孤寂、落寞。陸游此詞亦不例外。
題中“夜”字,不但交代了時間,更暗示詞人心事重重,徹夜未眠的境況。心事不眠,驚聞杜鵑,好比雪上添霜,傷口撒鹽,內心的痛苦難熬可想而知。上片寫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詞人被閒置西南,遠離抗金前線,任憑理想付之東流,任憑光陰一去不返,滿心蒼涼無奈,這種體驗滲透在寫景的文字當中。
居住的環境是“茅簷蓬窗”,簡陋寒傖,破敗蕭條,烘托出寓居他鄉的蕭索境況。“人靜”“燈暗”不但點明夜深人靜、孤燈相伴的艱難處境,更暗示詞人心事浩茫、長夜難眠的痛楚淒涼。沒有朋友推心置腹的安慰,沒有親人問寒問暖的關照,只有詞人孑然一身,枯坐昏燈。
看夜色沉沉,看燈影幢幢,看四壁森森,心中湧起萬千感慨。翻江倒海,風雨蒼茫,是詞人的想象之景,更是詞人心煩意亂,愁緒錯雜的心理傾瀉。王昌齡送別朋友,詩云“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以漆漆黑夜和茫茫風雨烘托離別的茫然心緒;陸游滯留西南,懷才不遇,以江天風雨和無邊黑暗烘托志士失意的淒涼痛苦。
兩位詩人手法一致,情意相通。早春時節,鶯飛燕舞,本可賞心悅目,可是一到晚春,竟然燕懶鶯殘,悄然無聲,寂靜得令人害怕,令人恐懼,只有那些明月高懸的夜晚,通宵可聞杜鵑鳥的悽楚哀鳴之聲。無聲反襯有聲,生意反襯慘淡,詞人透過鶯燕和杜鵑的對比,凸現刺耳驚心之痛和悽切哀憤之愁。
完全可以說,那隻徹夜啼鳴、泣淚成血的杜鵑其實就是抱負淪空、懷才不遇的詞人的化身。詞人一直在抗爭,在吶喊,在奔走呼號,總想竭盡全力抗金復國,建功立業,可是朝廷不給他機會,權貴打壓他的主張,一生才志,滿腔抱負,只落得兩淚漣漣。另外,鶯燕的退隱悄息,不僅僅是無聲襯有聲的考慮,也含有時光流逝、歲月無情之嘆,特別是對於陸游這樣大志欲為的人來說,時間就是機會,時間就是希望,只可惜,鶯燕無聲,留不住時光,也留不住抱負!下片抒情,直抒胸臆,沉痛至極。
杜鵑啼鳴,一聲緊似一聲,聲聲刺耳驚心,觸動詞人隱痛,引發詞人諸多聯想,情至悲處竟然淚水婆娑。詞人客中無聊,寄之於夢,夢中盡是金戈鐵馬,沙場拼殺,過足了殺敵之癮,消釋了心頭之恨。可是,好夢不長,屢被打斷。杜鵑哀鳴,又把詞人從夢中喚醒,拉回到冰冷的現實,杜鵑又揀深枝,且飛且鳴,深深刺痛詞人受傷的心!杜甫寫杜鵑“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客中愁悶時哪能聽這啼聲,可是那杜鵑卻故意追著人飛!屈原寫杜鵑“恐鵜鴂之先鳴合,使夫百草為之不芳”,詠歎杜鵑啼鳴,時序倏忽。
陸游詠杜鵑,哀鳴聲聲,痛徹心肺,深入骨髓。詞人感時憂國,傷懷身世,明言就是身在故山也不忍聽聞;更何況此時此境,已是漂泊半世(陸游寫作此詞當在49歲),歲月蹉跎;又是功業未遂,壯志淪空;外加朝廷打壓,沉淪下僚……凡此種種,百感交集,真是萬箭穿心,悲不自勝啊!全詞憂時念國,感傷命運,融失意孤憤於暮春景物之中,於杜鵑啼血見熱血赤誠。
英雄的淚水不為兒女情長、功名富貴而流,不為仕途升遷、家族小利而流,英雄的熱淚灑在理想抱負上,灑在抗金前線上。蒼天無語,英雄灑淚!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層深入一層,格調哀怨悽婉,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回覆列表
陸游:(1125-1209.11)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陸游,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薰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後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充實軍備,要求"賦 之事宜先富室,徵稅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釵頭鳳》等,都真摯動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中國有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示兒》。詩是這麼寫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臨終遺囑。詩中表達了一個行將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一天,告訴他勝利的訊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他就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陸游。陸游是中國南宋詩人,生於公元1125年。陸游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國頻頻向宋朝發動戰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亂和動盪之中。少年時代的陸游就不得不隨著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