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漯見歷史

    沒有五線譜,有角,宮,商,徽,羽啊!這些都是記錄音樂的樂譜,沒什麼的!就像美國用英語,我們用漢字,大家用的都是文字!文字也好,樂譜也好,都不重要,關鍵是要表達的內容質量如何

  • 2 # 平昌王健康

    古時候用五音“宮商角徵羽”。我曾經聽到父親拉二胡,哼了一段曲譜,還記得分明:

    溜溜徹弓溜-溜,五柳共溜徹-徹,溜弓溜溜五溜溜,五溜弓溜徹徹徹,溜弓溜,徹弓徹,徹尚一絲合,四-合……。老父親哼起來,很優美。

  • 3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即便是古代,那也有不同地方的古代。五線譜也僅僅是記譜法中的其中一種。因為五線譜系統最為完善,最為科學以及更加適用於各種樂器,所以被大量使用。

    實際上全球範圍內還有很多音樂傳承的記譜法,例如中國的工尺譜,吉普賽的Tab(也是現代六線譜的原型)還有方符階梯譜(五線譜之前的原型),紐姆譜,等等,還有一些民族用類似於結繩法的方式去記錄音和節拍,等等不同的記譜法,用於傳承一些正式的曲目。工尺譜

    另外還有就是,古代很多樂曲是透過口口相傳的方式,類似於關門入室弟子一般去傳授,也有族人之間祖祖輩輩的傳授,也有民間的印象傳授,等等。最後直到有了記譜法幫助才得以儲存。民間相傳的音樂估計因為沒有記譜法而失傳的應該不在少數。方符階梯譜紐姆譜

  • 4 # 發現你的身邊美食

    五線譜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種記譜法,透過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屬於運用最廣泛的樂譜之一。

    最早的發源地是希臘,它的歷史要比數字形的簡譜早得多。在古希臘,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聲樂。到了羅馬時代,開始用另一種符號來表示音的高低,這種記譜法稱為“紐姆記譜法”。

    五線譜主要服務於鍵盤樂器,熟識五線譜是鍵盤手進行出色演奏的基礎。

    擴充套件資料:

    五線譜擁有幾個世紀的演變史

    11世紀,僧人規多把紐姆符號放在四根線上,從而確定其音高,這種樂譜稱為“四線樂譜”。開始的線譜是用不同的顏色畫成的,如紅線代表F音,黃線或綠線代表C音。

    13世紀,四線樂譜採用全部黑色線,只是在線的前端寫上一個拉丁字母,以表示線的絕對音高。這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雛形。

    15世紀時,出現了白音符,音符種類也增加了。線譜發展到這種狀態時,已基本能記錄音的高低位置和音長短。到了16世紀,開始使用劃分小節的記譜法,符頭也變成了圓形。17世紀,四線譜又被改進為五線譜,經過300年的逐步完善,現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公用的音樂記譜法五線譜:五線譜透過採用不同的譜表和音符在譜表上所處的不同位置表示音的高低;採用不同形狀的符號表示音的長短;採用相對穩定的文字、符號表示音的強弱、快慢等,由此,使五線譜的記譜更加細緻、全面、準確,形成了穩定有效完整的記譜體系,因此,人們稱五線譜為正譜。16世紀發明了加線,曾出現過用六條線、七條線譜表記譜的情況,但未被推廣。五線譜傳入中國,最早見1713年的《律呂正傳》續編中的記載。19世紀中葉,隨著西方教士到中國傳教,新學的興辦和學堂樂歌的開設,五線譜在中國才逐漸流傳。

    有量記譜法為13世紀科隆教士弗蘭科創始。這種記譜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記號嚴格規定了音的長短,是對紐姆譜的補充和豐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塗以黑色的,稱為有量黑符,以後改用空心音符,稱為有量白符,這種記譜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紀左右。 五線譜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出現,到17世紀逐步完善,18世紀開始定型而沿用至今。如小節線原用於文字譜,17世紀末被五線譜所採用;升降記號通用於18世紀,表情記號取有量記譜法;裝飾音記號源於紐姆譜,17世紀系統化用於五線譜。 五線譜傳入中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1713年的《律呂正義》續編,書中記述了五線譜及音階、唱名等。五線譜在中國逐步流傳和使用,則於19世紀中葉以後隨西方傳教士的傳教及新學的興辦而有所推廣。

    五線譜起源於希臘。

    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長短、強弱等要素。用符號、文字、數字或圖表將音樂記錄下來的方法,它所產生的記錄即稱為樂譜。

    記譜法

    記譜法(18張)

    古今中外使用過和正在使用中的記譜法是有很多的。就中國來說,古今使用過的記譜法就有多種。據說早在戰國時代,衛靈公手下的音樂師叫師涓的,就能用某種記譜方法記譜了。據文字記載,中國隋唐時期就產生了工尺譜、減字譜(古琴用),宋代又產生了俗字譜。工尺譜幾經沿變,至今仍有民間藝人使用。不過近、現代在中國使用比較普遍的是簡譜和五線譜,尤其以使用簡譜的人最多。從世界範圍來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線譜。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樂曲的不同內容和需要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記譜方法。如為古琴用的古琴譜,為鑼鼓用的鑼鼓譜,以及我們現在普遍應用的五線譜、簡譜和在中國民間應用的工尺譜等便是。

    各種記譜法雖然在其發展中不斷地趨向完善,到21世紀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法能夠完美無缺地記錄音樂。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細微差異,許多裝飾音的奏法等,都還需要演奏者憑其各自不同的理解來加以具體的分析和處理。正確的記譜對創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學音樂的人應該很好地掌握記譜法,特別是對學作曲的人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古希臘音樂就是以兩組不同的文字元號分別用於聲樂及器樂的記譜。中世紀的格列高利聖詠、拜占庭聖詠及早期的復調音樂也使用文字譜。現在世界上仍可見到的文字譜,主要是19世紀初出現的數字簡譜和字母。

  • 5 # 風從何來763

    五線譜之前,用別的記譜法,古人也很聰明,不會讓尿憋死的。中國用工尺譜、俗字譜、減字譜、律呂字譜、鑼鼓經...等十餘種之多。西方也有多種記譜法,九世紀出現“紐姆”記譜法,此乃線譜雛形,後在此基礎上完善了五線譜,十八世紀由盧梭發明了數字記譜法也就是簡譜——簡譜利於普及,但不及五線譜一目瞭然,故絕大多數國家不採用,依舊使用五線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愛生恨是怎樣一種心理,你遇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