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0828098489

    做人做事勿待極致,用力勿至極限,懸崖撒手,適可而止,才能確保平安。做事是這樣,做人也是如此,知行知止,掌握分寸,才是做人處世的良策。《菜根譚》中說:“笙歌正濃處,便自拂衣長往,羨達人撒手懸崖;更漏已殘時,猶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意思是說,歌舞娛樂興味正濃的時候,便毫不留戀地拂衣離去,真羨慕這些心胸豁達的人,能夠臨懸崖而放手;在夜深漏殘時,還有人在不停地奔走忙碌,這些凡俗的人在苦海中掙扎真是可笑。 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進士出身,頗有將才,主持西北軍務多年,戰功日著,權勢日盛。 康熙末年,由於太子被廢,諸皇子見機,都加緊忙於爭奪嗣位的鬥爭。胤稹(即雍正)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很清楚,除了用精明務實的辦事能力博取父親的信任外,必須集結黨羽,拉攏擁有兵權的朝中重臣,所以極力拉攏年羹堯和隆科多。當時隆科多統轄八旗步軍五營兩萬多名官兵,掌管京城九門進出,可以控制整個京城局勢。而年羹堯管轄地正是胤禵駐兵之所,處在可以牽制和監視胤禵的有利地位上,西安又是西北前線與內地交通的咽喉所在,可謂全國戰略要地,所以後來史家也認為:“世宗之立,內得力於隆科多,外得力於年羹堯。” 雍正即位之初,年羹堯和隆科多便成為新政權的核心人物,恩寵有加,雍正將西北軍事“具降旨交年羹堯辦理”。 雍正元年十月,青海厄魯特羅卜藏丹增發生暴亂,雍正帝又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也不負聖恩,率師赴西寧征討,平定成功,威震西南。雍正帝詔受年羹堯一等公爵。 雍正不但對年羹堯加官晉爵,贈予權力,還關心其家人,籠絡備至,甚至把年羹堯視為“恩人”,非但他自己嘉獎,且要求“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對年羹堯“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又口口聲聲對年羹堯說:“從來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得如我二人之耳!總之,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知己榜樣,令天下後世欽慕流涎就是矣。”這類甜言蜜語出自皇帝之口,實在罕見。 年羹堯就這樣陷入雍正的甜言蜜語之中,天真的以為皇帝是真的要與他做知己,他就這樣以雍正皇帝為後臺,居功自傲、驕肆蠻橫起來。年羹堯凱旋還京,軍威甚盛,盛氣凌人。雍正親自到郊外迎接,百官伏地參拜,可年羹堯卻不為所動,與雍正並轡而行。這時雍正心中甚是不快,哪能容臣下如此不恭,始有嫌惡之意。 雍正三年四月,皇帝僅以年羹堯奏表中字跡潦草和成語倒裝,就下詔免其大將軍之職,調補杭州將軍,以解除兵權。而臣僚們見年羹堯失寵,便紛紛上奏,檢舉揭發年羹堯的種種違法罪行。此時雍正又聽說年羹堯在西北之時,曾與胤褪等人有所交往,密謀廢立等謠傳,生性猜忌的雍正便決意要殺年羹堯。 最後議政大臣等羅列了年羹堯幾十條罪狀,擬判死刑,家屬連坐。雍正以年羹堯有平青海諸功,令其賜死自裁。其父以年老免死,其子年富立斬,其餘15歲以上男子具發往廣西、雲南極邊煙瘴之地充軍。族人全部革職,有親近年家子孫之人,也亦黨附叛逆罪論處。 從這個事例中不難看出,年羹堯的悲劇就在於他不懂得功高震主的危害,不明白一個人臣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明哲保身。身處官場中,首先是要保護自己。明哲保身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處順境不驕矜,處逆境不頹唐 大丈夫不論得不得志,皆能恬然處之。孟子說:“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觀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在不得志的時候也不忘記義理,在得志的時候更不違背正道。孟子還認為君子是不受外界動搖的,只要不做欠缺仁德,違反禮義的事,則縱使有什麼突然降臨的禍患,也能夠坦然以對,不以為禍患了。 孟子本人不僅坐而言,而且早已起而行,達到那種境界了。有一次,公孫丑問他,“倘若夫子做到齊國的卿相,得以推行王道政治,則齊國為霸諸候,稱王天下,也就不算什麼稀奇事了。可是當您實際擔負這項重職時,也能夠做到毫不動心的境界嗎?”孟子回答:“是的,我四十歲以後就不動心了。”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孟子列舉了兩個方法,即“我知言”與“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所謂“知言”是指能夠理解別人所說的話,同時也能明確地判斷。《孟子》中講,“聽到不妥當的話,就知道對方是被私念所矇蔽;聽到放蕩的話,就知道對方心裡有邪念;聽到邪僻的話,就知道對方行事有違反正道的地方;聽到閃爍不定的話,就知道對方已經滯礙難行了。”換言之,擁有這種明確的判斷力,就不會被那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所愚弄,更不會因而動搖自己的心意了。 第二,“浩然之氣。”公孫丑問孟子,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說:“難言也。其力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謙於心,則餒矣。”這段話的大意是,這種氣極其廣大,剛健,若能對自己所行的正道抱著相當的自信,以這種方法來培養它,就能充塞於天地之間。但它只是配合著道與義而存在的,若缺乏道與義,則浩然之氣也就蕩然無存了。只有在反覆實行道與義時,才能夠自然而然地獲得,如果僅是偶一為之,就不可能獲得。總之,首先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合乎正道之事抱著堅定的信念,然後才能產生“浩然之氣”。 在《論語》中有“孔子絕禮於陳”的故事。孔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時,在陳捲入政治糾紛中,連吃的東西都沒有,連續幾天動彈不得。最後,弟子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會遇到這種悲慘的境遇嗎?”孔子對於子路的不滿視而不見,只是淡淡地回答:“人的一生都會有好與壞的境遇,最重要的是處在逆境時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據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時也。”任何人的一生總會有不遇的時期,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會有和預期相反的結果。長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產生悲觀情緒。然而,人生並不僅有這種不遇的時候。當雲散日出時,前途自然光明無量。所以,凡事必須耐心地等待時機的來臨,不必驚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順利的時候仍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成功;可是總有一天,不遇的時刻會悄然來臨,因此,即使在春風得意之時也不要得意忘形,應該謹慎小心地活著。 身處順境而不驕矜,身處逆境而不頹唐,這才是聰明人所應採取的生活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睡夢中減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