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769396378116
-
2 # 使用者5189048797546
中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 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 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
-
3 # 幸福蘭3
今天是三月五日,農曆二月初十二日,星期四,是“驚蟄”節氣,這是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的三月五日到六日之間,太陽黃經到達345°時,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驚蟄節氣開始,世間萬物均從蟄藏中甦醒,進入了“生”的狀態。驚蟄的到來,標誌著初春時節的開始。
驚蟄開始,萬物復甦,春回大地,Sunny普照大地,空氣清新,空氣新鮮,氣候溼潤,天空晴朗,Sunny明媚,春暖花開時節,人體內部的肝陽之氣漸升,隱血相對不足,驚蟄養生應順應陽氣的升發,以健脾,利溼,化痰為主,還要吃“梨子”來達到利於清理肺部疾病預防控制,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進行重點調攝。起居方面,應有別於冬天,適當晚睡早起,晚上在11點前入睡,早上 6:30一7點左右起床。驚蟄後,天氣雖然有所轉暖,但是,冷空氣活動仍還是比較頻繁,應該根據天氣的冷暖變化來及時來增減調整衣服,適當做到“春捂”。
驚蟄的飲食應清溫平淡,適當多吃溫熱健脾食物。驚蟄時,天氣雖然有所轉暖,但餘寒未清,在飲食上宜多吃些溫熱的食物以禦寒,如韭菜、洋蔥、天蒜、魔芋、香菜、生薑、蔥等,不僅可祛風散寒,還能抑制病菌的滋生。驚蟄飲食還應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的原則,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達到健脾的功效,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麥、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等食物。在驚蟄以後,田間野菜皆陸續生髮,野菜吸取了天地自然之精華,通常營養豐富,有些本身還是藥食兩種之素材,多食亦可益健康。
驚蟄節氣開始,陽氣升發,適當運動以激發體內的生長,但是,在運動過程中,應注意循序漸進,如運動前做好充足的“熱身”運動,可以讓血液迴圈和肌肉,關節等可以適應運動的狀態。運動強度不宜太過激烈,以舒緩,柔和的有氧氣運動最為適宜,謹防出汗過多導致體內耗損過大。驚蟄後,氣溫雖有所回升,但是,氣溫仍就較低,所以,在運動過程中應該適量增加衣物,以防止出汗過後更易受到寒邪入體,引發疾病。比較適合驚蟄時節進行的運動專案一般都是包括了快,慢走,慢跑,太極拳等,也可以到郊外放風箏,踏青等戶外活動!
驚蟄防病,應重點注意四類疾病,具體包括季節性流行性疾病,如流感、麻疹、流腦、結膜炎、腮腺炎等。陽春三月,萬物以榮,萬物復甦,春回大地,Sunny明媚,天空晴朗,藍天白雲,氣候溼潤,空氣新鮮,空氣清新,孔雀東南飛,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Sunny普照大地,鳥語花香,詩情畫意,如詩如畫,人海茫茫,隨著氣溫的升高,太陽出來照海洋,照得人心暖洋洋!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部分流行疾病,傳染病也會開始高發。此時天氣多濃霧,微雨,空氣溼度也逐漸增加。哮喘,風溼,腎結石等慢性疾病也開始復發,此時主要是慢性疾病的發作,要大量飲水,主要是多飲用白開水,加適當的運動有助於結石的排出。
驚蟄養生藥膳,應著重於對肝脾的養護上,並應根據自己的體質,結合驚蟄時節的氣候特點,選擇合適自己的藥膳食譜。
豬心棗仁湯
用料:豬心1個、酸棗仁15g、茯苓15g、遠志5g、味精、精鹽適量
做法:先將豬心剖開洗淨後切片備用;將茯苓、酸棗仁、遠志用細沙布袋裝好,紮緊口後與豬心同如砂鍋,並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打去浮沫,再改用文火慢燉至豬心熟透後,加入少許精鹽、味精即可關火出鍋。
功效:護肝健脾
山藥香菇湯
用料:山藥400g、香菇30g、胡蘿蔔50g,木耳,金針菇適量,精鹽,高湯適量
做法:將山藥去皮洗淨後搗成泥狀,加入高湯中煮沸,再轉小火煮5分鐘;再加入洗淨的香菇,木耳,金針菇及胡蘿蔔絲並至煮沸後再煮5分鐘左右,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中補虛、除寒熱溼、益肺固腎!
回覆列表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為驚醒,“蜇”為蟄伏,“驚蟄”就是驚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該節氣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在現今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同時,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換。同樣的,“穀雨”與“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