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源

    水滸傳有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主要是好漢們的大聚義,後半部主要是好漢們接受招安後,被派出去南征北戰。人們大都喜歡看前半部,因為後半部太血腥、太殘忍、太悲慘了。後來108條梁山好漢剩下32人,而這32人中僅僅只有5人的結局還算可以。這或許就是好漢們的命運。但是,我很不喜歡這樣的悲慘結局。如果給好漢們設計一個結局,我喜歡好漢們的每一個結局都是非常圓滿的。如果好漢們在那個時代都急流勇退,分散歸隱,在不被發現的地方強身習武,培養後人,以自己高超武的藝教化民族的後代,並以非暴力的獨特的方式愛國家、愛民眾,既不再與朝廷抗衡,又不擾亂百姓,將各自的十八班武藝全部傳給後人,以振興民族精神,捍衛國家尊嚴,這對國家民族以及社會和個人都是一個非常圓滿的結局。但是,在那個時代,這個結局僅僅是一個奢望和期盼。

  • 2 # 牡丹梅花鑫森淼

    殺了蔡京、高俅、童貫、楊戩再招安。自古以來,將軍戰死沙場,自古只有將軍打天下,哪有將軍享太平?除非生在太平盛世,天下無戰事。生逢亂世,生逢末世,有幾個人能全身而退?看看宋徽宗的結局就知道,大宋的這個末代皇帝,比梁山好漢的結局悲慘一百倍,整個宋朝皇宮全部被抓到金國,皇后、太后、妃子、公主全部被奴役,下場你能想象有多慘就有多慘。宋高宗是想辦法逃出來的,如果他沒有逃出來,連南宋都不存在。

    奸臣當道,禍害的不僅僅是梁山好漢,而是整個大宋朝廷,禍害的是國家社稷百姓。

    所以殺奸臣,整頓朝綱,善待武將,宋朝才有可能避免這樣的悲劇,梁山好漢才有可能安享太平。

    如果殺不了奸臣,那就只有一條道可走,聰明的人都選擇功成身退。按照書中梁山的實力,他們殺得了這些奸臣。

  • 3 # 寤寐獨歌

    歷史上的造反或起義的人只有兩種結局,要麼勝利,要麼失敗,沒有第三條道路。梁山好漢們的結局不會像晁蓋所希望的那樣一直逍遙快活下去,當然更不可能像宋江一廂情願地認為招安後全部做體制內的逍遙派。

    宋江不傻,但很天真,只為了對得起祖宗,洗刷掉強盜的惡名,打著為兄弟們尋找一個歸宿的旗號,被招安了,其實就是投降了,然後被朝廷當作鷹犬去追擊獵物,結果兄弟折損戰死大部,這一切他只不過為了自己而已。

    梁山泊其實是一曲悲歌,但並不蕩氣迴腸,只會讓人唏噓不已。

    假如穿越回北宋末年,也去梁山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近、小秤分銀地過上幾天,你是不是希望這樣的日子永遠這麼過下去?肯定是!但是不可能持久的!

    造反,要麼被剿殺,要麼就成功。

    所以梁山好漢們最好的結局就是壯大實力,奪取地盤,建立根據地,逐步擴大戰果,推翻宋徽宗的統治,重新打造一個新的朝代。

    當然,如果他們改換了朝代,一樣也會陷入到歷史的規則之中,和以前的朝代也沒什麼本質的區別。

    但對於他們自身來說是最好的結局,因為他們勝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恐怖的兩歲,如何進行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