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樂媽媽vlog
-
2 # 西魚許
恐怖的兩歲,其實說的主要是孩子開始出現叛逆的行為或者語言。這是孩子出現的第一個叛逆期,主要是在1-3歲這個時間範圍,並不是嚴格侷限於2歲。
1.孩子喜歡說:不要。
2.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比較固執己見。
3.領地意識強烈,不經同意拿他們的東西就可能大吵大鬧。
4.面對不滿意的結果,隨時可能爆發情緒等
主要是因為他們開始萌發自我意識,透過說不來證明自己的獨立存在。但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還未成熟,情緒控制能力有限,稍不如意就可能哭鬧起來。
家長們需要怎樣幫助孩子度過可怕的兩歲呢?
1.我們首先應該堅定自己的立場,並不是因為他們哭鬧就滿足他們的需求。如果家長隨意妥協,缺少立場,讓孩子容易錯綜認為自己的哭鬧是有力量的,那他便會經常採用這種方式來起到讓家長滿足他們的作用。久而久之,哭鬧便成為不好的“習慣”了
2.要有技巧的溝通方式。心理學上有一種選擇困難,用選擇的方式代替命令。讓孩子做出左右選擇而非是否的判斷。打個比方,孩子晚上不肯睡覺,一直看電視。當家長讓孩子關電視睡覺,孩子很可能不答應。當家長問孩子選擇馬上關電視或者再看5分鐘關電視睡覺時,他們往往會選擇後者。其實只拖延了5分鐘,但是起到了讓孩子關掉電視睡覺的目的。
3.另外,家長要體諒孩子,明白孩子的個體差異性。不做橫向對比,只做孩子這件事情每次進步的縱向對比。及時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進步點,激勵孩子改正不良習慣,同時為行為習慣培養奠定基礎。
4.尊重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獨立性和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優質的陪伴,對於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促進孩子建立獨立性有很好的幫助
-
3 # 冬已去春將至
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兩歲時最為典型,被稱為“恐怖的兩歲”。我家寶寶7月份剛好滿3歲,剛度過了恐怖的2歲時期。針對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個人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處於叛逆期孩子的特點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逐漸變得不聽話,對父母的要求喜歡說“不”,自作主張,情緒波動大,動不動的發脾氣、哭鬧、扔東西,非常固執,喜歡和父母對著幹。
恐怖的兩歲,如何進行正確引導?1、給孩子設立一些規則
2歲的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開始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但他並不清楚外界的規則是怎樣的,所以會顯得不順從、不聽話。這時候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規則,告知孩子不守規矩的後果、讓孩子感受不守規矩的後果。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叛逆,當孩子到了2歲,變得不聽話,動不動哭鬧、經常發脾氣,這時家長不要一味的批評指責孩子,要接納允許孩子發洩情緒,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溝通,讓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當孩子感覺到被理解、被尊重,情緒才會緩和下來。
3、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他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瞭解情緒,並教他如何發洩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給孩子講解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玩情緒管理遊戲、以故事的方式給孩子講述他的事情,引導他學會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4、給孩子獨立做事機會
孩子發脾氣、鬧脾氣,有時可能是精力過於旺盛,能力沒有消耗,透過哭鬧、扔東西等方式發散,所以家長想減少孩子發脾氣,可以讓孩子獨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消耗寶寶的體力,同時也可以帶孩子到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鍛鍊,放鬆心情、愉悅身心。
家有一寶,職場媽媽@暖媽育兒 ,愛孩子、愛生活,願與千萬媽媽分享育兒故事。
回覆列表
兩歲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期,這是大腦的進步。我們不要隨便給孩子下定義,應順其自然,隨著每天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教育節奏。因為每位孩子性格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很自然的就度過這個時期,所以這類家長可以不要過多焦慮和對孩子的日常進行干預,對於有些特別自私意識的孩子。我們必須要調整好心態,適量引導和鼓勵。讓孩子學會分享。而不是採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態度,這樣會適得其反,因為大人是孩子的鏡子,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大人要解除焦慮心態,平和心態對待!不放大孩子的缺點,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