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防火防盜防東北
-
2 # 珊206908351
苦瓜原產於東印度,明朝時期已有記錄。
苦瓜性涼,能去火,果實能做為中藥材使用。
現在的苦瓜大多數做成菜餚,像苦瓜炒蛋,苦瓜炒肉,苦瓜湯等。也有打成苦瓜汁加蜂蜜,好喝又去火。
-
3 # 三豐陪你
苦瓜原產東印度,廣泛栽培於世界熱帶到溫帶地區。中國南北均普遍栽培。苦瓜果味甘苦,主作蔬菜,也可糖漬;成熟果肉和假種皮也可食用。
明代以前醫書沒有記載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始列入,疑為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從南洋群島移植過來。清代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說:”苦瓜清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可醬可醃。┅┅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 即是說瓜熟色赤,苦味減,寒性降低,滋養作用顯出,與末熟時相對而言,以清為補之。其實吃苦瓜以色青末黃熟時才好吃,更取其清熱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為蔬。夏秋間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覺可口,不覺其苦。中國粵人以苦瓜切片,曬乾貯存,作藥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聽,粵人又喚做涼瓜(粵人不叫涼瓜只叫苦瓜,後來有外地或叫外省人來廣東後才叫涼瓜)。苦瓜形如瘤狀突起,又稱癩瓜;瓜面起皺紋,似荔枝,遂又稱錦荔枝。
苦瓜的好處可謂多多。清熱解毒、養顏嫩膚、降血糖、養血滋肝,不僅如此還具有要用呢。苦瓜根、藤、葉及果實:苦,寒。清熱解毒,明目。用於中暑發熱,牙痛,洩瀉,痢疾,便血。
正因為苦瓜不僅營養高,且又要用,又能清熱,還可口(雖然有點苦味),所以成為大眾喜愛的一直蔬菜食品。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苦瓜還吃又營養的做法。
苦瓜炒蛋:這種清火菜特別適合夏天吃。把蛋先炒一下,再放入苦瓜炒。苦瓜不用炒太久了,這樣才可以保持苦瓜的原味,清脆且不苦。
苦瓜釀肉:把備好的豬肉和香菇剁成泥,再打入雞蛋或者鵪鶉蛋,加入少量的生抽和料酒、澱粉、水,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攪拌,注意要保持一個方向。再把苦瓜切成3cm左右的一小段,把肉泥放入苦瓜中,用鍋蒸熟後再淋上調料。
苦瓜排骨湯:在炎熱的夏季,這堪稱是清熱消暑美容養顏的一道夏季菜。把處理好的排骨和燉湯的料包、苦瓜放入鍋中,用砂鍋大約頓一個半小時左右。
回覆列表
苦瓜一開始肯定是做中藥的,用來治療肝火目赤,清肝祛毒的,療效顯著,在明清的醫學裡就有,乃至更早,廣東涼茶有很多就有苦瓜乾,夏天服用身心具爽,華人很早就喜歡食用苦味,有五味之說,酸甜苦辣鹹,秦朝就有食用黃連大黃的記載了,尤其是這種苦後回涼的味道,那就更多人鍾愛了,個人覺得苦瓜菜餚做得最出色的是廣西了,最出名的是釀苦瓜,苦瓜可以祛除肉裡的腥味,肉球吸收苦瓜的清香,還有用苦瓜煲湯,苦瓜綠豆煲排骨,苦瓜沙葛煲裡脊,還有各種蒸苦瓜糯米丸子,其它地方可能就是炒苦瓜,和苦瓜炒蛋了,希望大家豐富一下苦瓜菜譜和苦瓜果蔬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