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出煙雲

    主要從英、德等國購買

    有1879年購自英國的炮艦龍驤、虎威、飛霆、策電、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艦。

    1887年,自英國購進108噸的魚雷艇“左一”號,自德國購進108噸的魚雷艇“左二”、“左三”、“右一”、“右二” 、“右三”號?

    1888年,北洋海軍自英國購進2300噸的巡洋艦“致遠”號、“靖遠”號,自德國購進2900噸的巡洋艦“經遠”號、“來遠”號。

    請參考!

  • 2 # 不沉的經遠

    晚清時期由於列強入侵、農民起義不斷,加上自己工業能力不足,清政府外購軍火非常多,加上地方督撫自己購買的武器,可謂真正的萬國造。不過此時世界上的大軍火商大多在歐洲,英國、法國、德國更是其中的翹楚,美國此時作為新興的工業國家,競爭力還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清從美國購買的主要是步槍等輕武器,型號也是複雜多樣,美國幾款著名步槍幾乎都有購買過。不過因為當時進口渠道繁多,記錄龐雜,具體數字恐怕現在已經無法查清,只能隨便舉些例子。

    林明登邊針槍,由美國雷明頓廠(Remington)於1865年推出,閉鎖方式為滾動閉鎖,1866年開始裝備美國軍隊。清政府曾在1871年至1874年之間採購了14400枝。後來江南製造局製造也進行了仿造,1867—1883年共生產雷明頓步槍2.5萬餘支、馬槍717支。

    1884年清廷又購買了9000支雷明頓M1882步槍,此外還加購了3900-4000枝現成的M1979舊款槍,並交雷明頓廠改膛,使用相同的槍彈,該批步槍正好趕上中法戰爭。

    斯賓塞連珠槍,又名斯賓塞M1865式.52口徑步槍,它是世界上第一把實用的連珠步槍,由槍托裡的彈管供彈,發射.52口徑金屬彈殼邊緣發火槍彈。黃銅製的金屬彈殼在發射時膨脹,閉鎖住彈膛的後部,解決了後膛槍漏氣的問題,金屬彈殼同時也解決了彈藥防潮的問題。斯賓賽槍還配發一種新型彈藥盒,內裝10-13只裝好彈的彈管。裝填時不用一發發地裝,換個彈管就行了,這時的持續射速可達21發/分。這在當時是非常驚人的射速了,不過由於其使用的子彈原因,威力較小,而且彈管供彈易出故障,所以後來應用不廣,主要裝備騎兵部隊。

    清朝也曾經大量進口溫徹斯特(舊譯為雲者士得)步槍。溫徹斯特M1866,溫徹斯特M1873,溫徹斯特M1887式槓桿式步槍,中國都曾經引進。1902年5月,新疆巡撫饒應祺在一份奏摺中提及:“前督臣左宗棠、撫臣劉錦棠出關,攜運後膛來福馬槍,哈乞開斯、馬蹄泥、標針快,利名登、七響、八響、十三響槍共二萬餘杆。”其中七響是斯賓塞M1865,八響是溫徹斯特M1966,十三響都是溫徹斯特M1873槓桿連發步槍。淮軍的騎兵也裝備了溫徹斯特十三連發後膛卡賓槍,在甲午戰爭裡還在大量使用。

    淮軍的步兵裝備美製哈乞開斯六連發後膛步槍和單發步槍,平壤戰爭前邱鳳池從天津新城港運到平壤的軍械裡就有“哈乞開思兵子四十五萬粒”。

    另外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出現的加特林機關炮清軍也裝備了很多,不過因為當時各國都有製造加特林機關炮,清朝也有仿造,所以是不是有從美國進口,現在不大好查了。

    另外在南北戰爭期間,美國除了本國大量生產武器外,還進口了很多軍火,其中有英國製造的恩菲爾德前裝線膛槍,數量多達60萬支。南北戰爭結束以後這批槍支部分流入民間,大部分被低價拋售,其中相當部分流到亞洲,日本就購買了12萬支,清朝當時也購買了不少。

    另外1909年清政府籌備海軍事務大臣載洵、薩鎮冰率團赴歐美考察海軍,赴英考察時,在英國訂購了兩艘用於訓練的防護巡洋艦,分別取名“肇和”、“應瑞”。當時得知中國在英國訂造了2艘巡洋艦後,美國的軍火和造艦企業開始向政府施壓,也想爭攬中國的海軍訂單,經美國國務院特別邀請,在清政府和美國正在談判締結軍事同盟的背景下,載洵考察團於1910年專程赴美,最終在美國也訂造了1艘採用“肇和”設計方案的巡洋艦,命名“飛鴻”。

    “飛鴻”號長98.14米,寬11.88米,吃水4.26米,排水量2460噸,裝備150mm主炮2門,100mm炮4門,47mm機關炮6門,1磅馬克沁機關炮2門,18吋魚雷發射管2具。

    辛亥革命以後,由於財政困難,未能付清“飛鴻”號的款項,最終“飛鴻”於1914年被希臘轉購,成為希臘海軍的“赫勒”(Helle)號。於1940年8月15日在愛琴海提諾斯島港口被義大利潛艇“海豚”(Delfino)偷襲擊沉。

  • 3 # 象眼觀天下

    晚晴時期,美國屬於新興國家,武器製造能力不夠強大。真正強大的是老牌的歐洲列強,比如英國、法國,以及新興的德國。晚晴時期,主要的軍事裝備主要是從歐洲列強買的,美國進口的武器主要是一些輕武器。

    比如清朝晚期的海軍軍艦,就主要是從英國和德國採購的,從德國採購的有:鐵甲艦“定遠”、“鎮遠”及鐵甲巡洋艦“濟遠”、“致遠”和“靖遠”;從英國採購的主要有:巡洋艦“超勇”、“揚威”,鐵甲巡洋艦“經遠”、“來遠”。

    輕武器主要是槍支和火炮,清政府除了英國和德國購買外,還向很多國家採購。比如清末淮軍採購槍支有英國的馬梯尼、士乃德、法國的哈乞開司、德國的老毛瑟、美國的林明敦和黎意;火炮有英國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魯森式和德國的克虜伯式後膛炮。

    清政府從美國採購的主要是各種槍支。

    比如1874年李鴻章就為淮軍從美國採購了十幾挺加特林機槍:

    還採購過諾登費多管排列機槍:

    清政府和地方軍閥還採購過不少美國的雷明頓步槍:

  • 4 # 94310417小云

    晚清的軍工機械艦船多出於當時的英國和德國,,它們武器先進,,價格也合理,,從美國進口槍支彈藥是一種平衡術,,多為大炮和步槍子彈類的,,美國在北洋水師滅亡後,,也一度憐憫大清從道義和技術實物上關照了風雨飄搖的晚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坦廠補課真的那麼好嗎,你是怎麼看待的?